李宇翔[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李宇翔[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李宇翔[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宇翔,四川人,1925年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城市雕塑設計師。40年代入國立藝專,師從潘天壽先生學國畫,並受林楓氓、趙無極等大師指導。曾任《新疆解放軍畫報》編輯,生產建設兵團建築設計院建築藝術組組長,中央農墾部出版社美術編輯,解放軍建軍30周年美展特約編員、編輯,山東省工藝美術研究所工藝雕刻家。中央建工部建築裝飾藝術公司壁畫雕塑研究所研究員。其作品《烏魯木齊近郊》(油畫),曾入選全國青年美展,並獲獎。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25.8—2009.12) 四川潼南人。擅長雕塑。1943年入國立重慶師範美術科,學習西洋美術及中國畫。1945年入國立藝專,獲得了潘天壽、林風眠等國內藝壇大師的教導,中、西畫均有了良好的基礎。1947年分科進入雕塑系,1950年畢業(畢業時該校改名為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畢業後自上海前往新疆軍區,參加了新疆的生產建設工作,一面與戰士同勞動,一面畫了近千張勞動現場的速寫及水彩畫等。油畫《烏魯木齊近郊》(全國青年美展展出)、年畫《團結建設新新疆》等在自治區獲得獎勵。同時為十月拖拉機集團公司做了新中國第一座建築雕塑《毛澤東》及《史達林》(該像曾獲蘭州軍區金獎,現仍在該單位院內)、為軍區醫院作《白求恩》(獲自治區金獎)、為人民劇場作的《彈唱》及《舞蹈》更是常作為新疆的標誌在電視等媒介上出現。 1956年至1960年在北京,先後在解放軍總政治部軍史美展編輯部、軍事博物館、農墾部等處工作,塑造了軍事博物館中央大廳的《毛澤東》及《遵義會議期間的毛澤東》(與程允賢合作)、人民大會堂新疆廳的浮雕《各族人民大團結》。雕塑《學撒種》及《摘棉花》均載入了《解放軍畫報》及美展專輯上。為在北京展出的《南泥灣---天山》大展創作了大型中國畫《慶豐收》(該畫曾被《中國農墾》雜誌作為封面)。 1960年後去青海省,為當時的總後貴南軍馬場做有《奔馬》、西寧交通工人俱樂部做有《白毛女》、《紅色娘子軍》等雕塑,並用獨特的油畫手法繪了數年的電影廣告畫,在西寧有很大的影響。 1974年離開青海,在濟南及北京間往返,作有雕塑《別怕》、《李白與杜甫》、《試新衣》、《織女》等人物像、並為1988年在奈良舉辦的“絲綢之路博覽會”複製敦煌佛像千餘件(因其酷肖原作,深受讚揚),1992年後幫助中國石雕公司為荷蘭做了一批漢白玉仿希臘建築雕刻,並參與了泰安市的城市雕塑,除作有《老有所學》外還與學生侯勇合作了《張仲景》、泰山大橋橋頭噴泉的《三小孩》、花崗岩石雕《女教師》、《育幼》、《奔馬》等。

李宇翔[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李宇翔[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1989年後因身體不好,開始在濟南市家中寫小楷字。為保持長久書寫而不枯燥,選擇了整本抄書,天天不停,歷時數年,寫了數百萬字。

1996年移居西安,閒居簡出,畫中國畫及練書法,並整理一生末完的作品,間或搞些雕塑,如《魯班》、《江蘇省五位桌球世界冠軍》銅像、《車祖希仲》小銅像等。

部分作品

白求恩小稿 白求恩小稿
舞蹈 舞蹈
摘棉花 摘棉花
車主奚仲 車主奚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