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玉

李保玉1951年9月5日出生於內蒙古開魯縣,1997年白求恩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8月分配北京世紀壇醫院工作,同年11月被任命為病理科主任。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李保玉1951年9月5日出生於內蒙古開魯縣 1958~1964開魯縣麥新鎮先鋒國小

1964~1968開魯縣大榆樹中學

1968~1972開魯縣麥新鎮知青

1972~1976吉林醫學院醫療系學生

1976~1994吉林醫學院病理教研室教員、講師、副教授、副主任(1988年獲浙江醫科大學醫學碩士學位)

1994~1997白求恩醫科大學病理學博士研究生

1997~2009北京世紀壇醫院(北京鐵路總醫院)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病理科主任、科教處處長、科研處處長

主要經歷

李保玉同志1997年白求恩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8月分配北京世紀壇醫院(北京鐵路總醫院)工作,同年11月被任命為病理科主任。病理科擔負著醫院的臨床病理診斷、屍體解剖診斷、科研和教學任務。

上任後,他首先抓科室建設,制訂了各項規章制度,詳細規定了病理科診斷程式中的各個環節以及評估標準,杜絕醫療事故和差錯。建立了技術人員培訓規章制度,規定各級醫務人員業務水平要求,為人才梯隊的培養創造了良好條件。重點抓了診治水平的提高,提出集體閱片,個人負責、專家指導的診斷程式,使每個人有責任感。成立了全路會診中心,提高了診斷準確率,擴大了影響,培養了人才,增強了科室發展後勁,擴大了免疫組化種類,滿足了臨床要求。通過多年的努力工作,科室的診治水平、技術能力、設備更新及管理等各方面都有了明顯提高。

1998年病理科被醫院評為重點專科,在他的帶領下,全科同志科研意識明顯提高,全科近十年在國核心心期刊上發表論著近百篇,獲鐵道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局級成果獎3項;在1996-2000年的科技大會上被評為科研先進集體。1998年被確立為吉林大學碩士研究生培養點,2000年被確立為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培養點,醫院形態學研究中心。逐步實現他“要培養一批醫院用得上、留得住的層次高的病理學人才梯隊”的目標。

他本人有較強的科研能力,主持的課題“"缺血缺氧性心肌損傷的間質重構及其調節機制的研究"”獲1999年鐵道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克山病病理學研究" 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參加完成"八五"攻關課題1項,主持省部級課題多項。

完成課題有:"變態反應性肺泡炎導致肺纖維化的機理"、"牛磺酸抗肺纖維化作用的研究"、"心臟自泌激素對心肌間質重構的影響"、"缺血缺氧性心肌損傷的間質重構及其調節機制的研究"、"細胞外間質及其受體在皮膚淋巴瘤發生中的作用"、"原發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基因表達譜分析"、"XBP-1在B細胞淋巴瘤發生中的作用"、“規律間斷性低壓低氧對人體機能的影響”等。近5年在中華病理學雜誌,中國病理生理雜誌,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誌,基礎醫學與臨床等雜誌發表論著20餘篇。

他曾兼任:中國鐵道醫學會病理分會主任委員、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誌編委、中華現代醫院管理學雜誌常務編委、北京市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專家。

在完成他主持的課題的同時,還協助其他科室完成多項科研課題工作,為醫院科研工作作出了貢獻。

他常說病理科是為腫瘤診斷提供準確證據的科室,不僅僅要看標本,還要到臨床觀察患者;不僅要看鏡下形態,還要進行分子化學、免疫化學等多項檢查。病理學的檢查主要是為腫瘤診斷、治療、預後提供證據,被稱為腫瘤診斷的“金標準”。李保玉生前從事腫瘤病理研究工作已經有30年時間。他領導的北京世紀壇醫院病理學科的優勢主要在於淋巴造血系統的腫瘤病理、婦產科腫瘤的病理診斷、肺臟腫瘤病理、胃腸道病理診斷等領域。

李保玉同志突出的特點,是腳踏實地、埋頭苦幹,除每天參加讀片會、查資料搞科研工作、參加臨床外檢工作,帶頭做又髒又累的屍檢工作,不僅完成了本院任務,還承擔了北京市衛生局委託的屍檢工作。李保玉主任常說“現在,我們稱病理學診斷為腫瘤的最終診斷,是具有法律效應的診斷證據。要發展醫院的腫瘤治療為中心的模式,病理科非常重要。”“目前,全國所有的腫瘤病理技術,我們也都能開展。目前科室擁有電子顯微鏡、超微顯微鏡等先進設備,可以開展快速病理、免疫病理、細胞學病理、分子病理、腫瘤耐藥監測以及腫瘤的預後檢查。”

李保玉主任曾指出,病理科最後對腫瘤的確診,不僅僅要看實驗室病理標本的結果,還要親自去病房了解患者的情況,綜合病人的年齡,性別,腫瘤的活動度等特徵,最後的診斷是綜合所有證據後分析的結果。

主要成就

他的學者風範營造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培養了人才梯隊,他的學科帶頭人的睿智和能力,規劃和實現著科室發展的藍圖;他的管理者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全面改變著科室的面貌;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醫院各級領導和同志們的尊敬。1999年被我院評為優秀學科帶頭人,優秀科主任,部直屬機關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

世上有險灘、有礁石、有泥沙。走在從醫的路上,我們要衝過險灘、繞過礁石、濾盡泥沙,以純潔和驍勇的姿態邁入為患者服務的海洋。正是象李保玉這樣熱心的人,讓我明白了,從醫是一條河,一條美麗的河,一條需要珍惜、懂得愛心、蘊涵著無限生機的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