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油

杉木油

杉木油為杉科植物杉的木材所瀝出的油脂。中國,長江以南廣泛用之造林,長江以北也有不少地區引種栽培。杉木油除可以做為醫用以外,還可以做為化工原料來代替香精香料。由酸性和中性基岩,特別是由板岩、頁岩、沙頁岩、片麻岩、花崗岩或由坡積、崩積母質發育來的土壤,只要富含腐殖質、深厚、濕潤而排水良好,均屬上等土壤條件。從局部地形看,山窪、谷地及陰坡等地方,一般日照短,濕度大,溫差小,風力弱,土壤深厚肥沃,是杉木生長的適宜環境;而山脊、山坡的上部、陽坡,因日照長,溫差大,濕度小,風力強,土壤肥力低,杉木生長差。

基本信息

簡介

杉木油杉木油

製法

《經驗廣集》:用紙糊碗面,以杉木屑堆碗上,取炭火放屑頂燒著,少時火將近紙,即用鐵箸抹去,燒數次,打開碗看,即有油汁在碗內。

植物形態

常綠喬木,高達30m,胸圍達2.5-3m。幼樹樹冠尖塔形,大樹樹冠圓錐形。樹皮灰褐色,裂成長條片脫落。大枝平展,小枝近對生或輪生。葉在主枝上輻射伸展,在側枝上排成二列狀,條狀披針形,革質,微彎,堅硬,長2-6cm,邊緣有細齒,上面中脈兩側有窄氣孔帶、下面沿中脈兩側各有1條白粉氣孔帶。雌雄同株;雄球花圓錐狀,簇生枝頂;雌球花單生或2-4個集生枝頂,卵圓形,苞鱗與珠鱗結合而生,珠鱗先端3裂,腹面具3胚珠。球果近球形或卵圓形,長2.5-5m,徑3-4cm,苞鱗三角狀寬卵形,宿存。種子長卵形,扁平,長6-8mm,寬約5mm,暗褐色,兩側有窄翅。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

生境分布

主要產於

中國,長江以南廣泛用之造林,長江以北也有不少地區引種栽培;此樹在土層肥厚,氣候溫暖多雨,排水良好的山地或河堤生長迅速

環境條件要求

杉木油杉木油

杉木分布區內的年平均溫度為15~20℃,1月平均溫度1~2℃,極端最低溫度-1

7℃,極端最高溫度40℃,年降水量800~2000毫米。但杉木生長最適宜的氣候條件為:年平均氣溫16~19℃,極端最低氣溫-9℃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300~1800毫米,且需分配均勻,無旱季或旱季不超過3個月。杉木較喜光,但幼時稍能耐側方蔽蔭。對土壤的要求較高,最適宜肥沃、深厚、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而嫌土壤瘠薄、板結及排水不良。產區主要土類為黃壤、紅壤在邊緣地區為黃棕壤、磚紅壤性紅壤等,以黃壤條件較好。由酸性和中性基岩,特別是由板岩、頁岩、沙頁岩、片麻岩、花崗岩或由坡積、崩積母質發育來的土壤,只要富含腐殖質、深厚、濕潤而排水良好,均屬上等土壤條件。礦岩類、碳酸鹽岩類及殘積母質發育來的土壤,因土壤淺薄及保水保肥能力弱,第四紀紅粘土、下蜀系黃土等因缺少有機質、土壤粘重板結,均不適於杉木生長。從局部地形看,山窪、谷地及陰坡等地方,一般日照短,濕度大,溫差小,風力弱,土壤深厚肥沃,是杉木生長的適宜環境;而山脊、山坡的上部、陽坡,因日照長,溫差大,濕度小,風力強,土壤肥力低,杉木生長差。從較大範圍的地形而言,連綿的群山和丘陵與孤山相比,前者氣候較濕潤,土壤也較肥沃,更適合於杉木生長。中國一些著名的杉木產區,和杉木的一些高產林分,幾乎都分布於群山山地,如南嶺山地、雪峰山區等。杉木的耐寒性大於其耐旱力。故對杉木生長和分布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水濕條件,其次才是溫度條件。杉木為速生樹種之一。

種類

【功用主治-杉木油的功效】《綱目拾遺》:治一切頑癬。

先用穿山甲刮破,甩羊毛軟筆蘸油塗上,甚加疼痛,停半日再塗,癬自結痂而愈;如已破者,不

杉木油杉木油

必刮。

杉木油除可以做為醫用以外,還可以做為化工原料來代替香精香料。

杉木油現今市場分為清水杉木油、杉木焦油、杉木炭焦油

清水杉木油:主要利用蒸汽法,使用專業設備提煉而成,該油不含焦,色澤清亮,有乳白色結晶體。

杉木焦油:含焦量約在15%-30%,有明顯焦味,沒有結晶體,呈黑紅色。提煉過程中有污染。

杉木炭焦油:含焦量100%,又黏稠度,黑色,有明顯焦味。提煉過程周有污染。

杉木種類杉木種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