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蓓薇

朱蓓薇

朱蓓薇,女,江蘇宜興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957年出生於陝西省楊凌區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由於父親在楊凌農業技術學院工作,少年時的朱蓓薇就對農業科學實驗產生了興趣。1982年大連工業大學(原大連輕工業學院)食品工程系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學士;2004年日本岡山大學食品化學專業,獲博士學位。現任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

基本信息

教學及研究經歷

朱蓓薇朱蓓薇

近三十年來一直從事食品科學與加工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食物資源的開發

與利用以及水產品的精深加工基礎理論研究和套用。成果在遼寧、山東、吉林、內蒙、新疆、西藏、四川、湖北等省實現了產業化,培育了多個國家、省級馳名商標和知名品牌,創直接經濟效益超過30億元,間接經濟效益超過50億元。

學術社會兼職及榮譽: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食品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遼寧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遼寧省營養學會副會長、中國焙烤食品與冷凍食品協會理事、遼寧省食品飲料協會理事;海洋食品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遼寧省海洋食品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遼寧省水產品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遼寧省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大連市農(水)產品深加工技術研發中心主任。 2005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8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遼寧省“攀登學者”,2009年大連“科學與技術功勳獎”獲得者;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全國“星火科技先進工作者”、遼寧省海洋與漁業科技先進個人、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遼寧省三八紅旗手、遼寧省巾幗發明金獎、遼寧省優秀教師、遼寧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項榮譽和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編著主要教材

1.《方便食品加工工藝及設備選用手冊》(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2.《飲料加工工藝及設備選用手冊》(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3.《實用食品加工技術》(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4.《食品工藝學》(副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5.《海珍品加工理論與技術的研究》,科學出版社,2010

6.《水產品加工工藝學》(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科研項目

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承擔國家“973”、國家“863”、國家“十一五”、科技部國際合作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縱向科研項目以及校企合作項目100餘項,涉及海參、牡蠣、鮑魚等水產品及大豆、蘋果等農產品。

承擔主要國家項目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項目(863計畫):貝類及其副產物?值化加工及諾瓦克病毒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究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海洋食品生物活性高效製備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範

國家科技部農轉資金項目:海洋活性多糖技術成果轉化及套用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前期研究專項:海參深加工中生物學關鍵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

國家科技部國際重大合作項目:海珍品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海參自溶酶酶學性質及其過程機理的研究

國家科技部農轉資金項目:海參自溶酶技術在提升即食海參品質的套用

國家外國專家局計畫項目:鮑魚多糖提取產業化的研究科研成果及獎勵

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在內的各種科技獎勵16項。

獲獎成果

1.“海參自溶酶技術及其套用”2005年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何梁何利基金,2008年

3.“貝類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2009年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4.“牡蠣生理活性物質的分離、製備及產品開發”2006年獲遼寧省技術發明二等獎

5.“山羊奶深加工?羊初乳、羊胎盤功能性食品的開發”2005年榮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6.“即食海參食品及其製備方法” 2005年榮獲大連市發明專利金獎

7. “一種海參酶解液系列產品加工方法”2003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8.“海參及其功能食品的開發”2003年榮獲遼寧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9.“山羊奶深加工?羊初乳、羊胎盤功能性食品的開發”2003年榮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11.“一種海參酶解液系列產品加工方法”2002年榮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12.“蘋果、海藻深加工的新技術開發?醋酸發酵新菌種的培育及套用”2002年榮獲遼寧省技術發明二等獎

13.“富碘、硒海藻保健品研製開發?蘋果、海藻醋酸發酵飲料”2001年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14.“多肽營養豆奶”2000年榮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1年榮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所獲專利

作為第一發明人,申報發明專利52件,其中國際發明專利3件,中國發明專利49件,已獲授權30件。

國際發明專利:

1.蝦夷貝多糖的提取工藝,專利申請號:PCT/CN2006002649

2.鮑魚多糖的提取方法,專利申請號:PCT/CN2006002650

3.一種海膽營養食品及其製備方法,專利申請號:PCT/CN2008/073093

國內授權

1. 一種海參酶解液系列產品及其加工方法ZL 99113247.5

2. 海參粘多糖的製備方法ZL 02132846.3

3. 牡蠣膠囊食品的製備方法ZL 02132843.9

4. 一種海參全粉食品的製備方法ZL 02132845.5

5. 即食海參食品及其製備方法ZL 02132777.7

6. 鮑魚食品原液的製備方法ZL 02132844.7

7. 松仁多肽飲品及其製備方法ZL 01138933.8

8. 鮑魚食品及其製備方法ZL 200410054771.5

9. 鮑魚食品及其製備方法ZL 200410054768.3

10. 鮑魚食品及其製備方法ZL 200410054770.0

11. 富含海參粘多糖食品及其製備方法ZL 200410054772.X

12. 海參粘多糖的製備方法ZL 200410054773.4

13. 富含海參粘多糖食品及其製備方法ZL 200410069576.X

14. 一種牡蠣抗氧化、抗衰老製品及其製備方法ZL 200410092089.5

15. 蝦夷扇貝多糖提取工藝ZL 200510047410.2

16. 鮑魚多糖的提取方法ZL 200510047409.X

17. 肚臍螺多糖及其製備方法ZL 200510047411.7

18. 扇貝內臟活性成分的製備方法 ZL 200610073085.1

19. 貽貝多糖及其製備方法ZL 200510047412.1

20. 一種酸溶性魚皮膠原蛋白及其製備方法ZL 200510047408.5

21. 河蟹仿生食品及其製備方法ZL 200410020444.8

22. 功能性速溶小米粥ZL 200410050251.7

23. 河蟹調味料及其製備方法ZL 200410020445.2

24. 功能性雞腦營養品及其製備方法ZL 200410097702.2

25. 一種木耳多糖的提取方法ZL 200410020591.5

26. 羊胎盤功能性食品及其製備方法ZL 200310104854.6

27. 人參果果醬製備方法ZL 00110551.5

28. 富碘蘋果海藻醋酸發酵飲料ZL 97116076.7

29. 食用葫蘆食品及其製備方法ZL 97117291.9

30. 利用芫根製備具有抗缺氧、抗疲勞功能的產品的方法ZL200710090934.9

成功背後

2006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來自全國各界的科技精英同台受獎。在以男性占大多數的領獎者中,一位身穿淺色套裝的女性格外引人注目。當國家領導人李長春親自將紅彤彤的獲獎證書遞到她的手中時,她激動不已,因為她深知,此次獲得的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來之不易。這位獲獎女士就是大連工業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副院長朱蓓薇教授。

更讓朱蓓薇感到興奮的是,此次獲得的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是國內農產品加工領域獲得的國家級最高獎項。中國食品界幾位老前輩在頒獎會後高興地向她表示祝賀,並稱讚她為食品界爭了光。

在談到此次獲獎的感受時,朱蓓薇說:“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也是大連輕工業學院乃至中國食品界的榮譽,更重要的是表明我國食品領域海洋生物方面的研究水平經過幾代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研究成果開始得到國家的認可和重視,並實現了產業化,技術水平已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從黃土高原到渤海之濱

高中畢業後,朱蓓薇作為知識青年下鄉務農。在這3年裡,她更加深了對農業的感情。同時,艱苦的農村生活磨鍊了她的意志。國家恢復高考後,朱蓓薇1978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大連輕工業學院食品工程系。這是她人生的一個新起點。她從黃土高原來到渤海之濱,開始了系統的大學本科學習,這為她後來在大學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朱蓓薇大學畢業,因品學兼優被留校任教。她所去的教研室食品學科是我國高校同類專業中成立較早的一個,那裡聚集了許多資深專家、教授,這使她如魚得水,有了向老教授們學習、共同工作和搞科研的機會。

從那時起,每當完成教學任務之後,她就到實驗室做實驗。剛開始,實驗儀器和設備缺少,可這絲毫阻擋不了朱蓓薇搞科學研究的信心。多少年來,她始終埋頭於科研第一線,做大大小小的試驗不計其數,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結出了累累碩果。

根據國內外食品工業迅速發展的要求,朱蓓薇及時調整科研方向,提出充分利用地方資源,解決農產品後續加工問題;發展海洋食品,突出大連特色;關注大眾健康,樹立科學的營養觀念等新目標。與此同時,朱蓓薇積極承擔了許多與農產品加工緊密相關的課題,並採用高新技術手段,開發出多種符合市場需求的食品。在開發成功的“海藻蘋果醋酸飲料的研究”、“大連地區特色水果保鮮”等20餘個項目中,“多肽營養豆奶”、“山羊奶深加工——羊初乳、羊胎盤功能性食品的開發”等成果,分別榮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些成果提高了產品附加值,並帶動了養殖業、加工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憑著這些出色的成績,1997年,40歲的朱蓓薇被破格提升為教授,成為當時大連輕工業學院最年輕的教授。

自主創新

海洋生物技術是海洋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的交叉領域,已被科學家視為海洋高新技術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環節,成為世界各國開發海水養殖、海洋環保、海洋天然物等新一輪技術競爭的熱點。朱蓓薇正是在這一領域裡潛心鑽研十幾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系列成果。獲得2005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海參自溶酶技術及其套用”項目,就是其中一項填補國內海參深加工領域空白的重大成果。

在食品深加工課題上取得的成功,更加激發起朱蓓薇搞科學研究的興趣,這種興趣成了她後來不斷探索海洋生物科學的內在動力。在進行課題調研時,她敏銳地覺察到,在眾多城市的旅遊食品中居然沒有大連的獨特產品。由此,朱蓓薇萌發了將科研重心轉向開發特色海參珍品的想法。

海參是高級海味之最,體內含有豐富的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刺參體內還含有抗腫瘤物質,極具開發潛力。可是,海參是一種自溶能力很強的海洋生物,在一定的外界條件刺激下,往往會出現破皮、吐腸、溶解等現象,多年來人們苦惱於它的貯存和加工之難。

朱蓓薇告訴記者,當今海洋生物開發被稱為“鑽石工程”,世界各國競相開發。遼寧是水產大省,大連更是具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但海產品資源的開發遠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她一直有個信念,“我們要擁有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就是通過努力改變我國食品企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依賴國外的現狀”。正是這種信念,激勵著朱蓓薇不懈地探索海參自溶的奧秘。

朱蓓薇提出開展海參自溶現象的課題研究,在同行中引起了爭議:海參不易保存,實驗難度很大,而且成本很高,再提高它的附加值,還有人買嗎?朱蓓薇卻認為,隨著人們對海參營養價值認識的提高,會有更多的人開始食用,而且更有意義的是,加大對海產品的深加工,是發展海洋經濟的一大趨勢。在已開發國家,海產品深加工占海產品總產值的90%以上,而中國還不到30%。如果海參深加工研究獲得成功,將具有極其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可觀的經濟價值。

朱蓓薇毅然而堅定地開始了海參深加工的實驗準備工作。為了找到實驗用的儀器和關鍵設備,她帶著裝滿海參的保溫桶多次南下尋求廠家協助,可各廠家都說沒生產過這種設備。無奈之下,她只好委託廠家專門定做。從設備運回學校實驗室的那天起,朱蓓薇就幾乎不回家了。海參在實驗過程中需要不停地換水,反覆地蹲下、起來,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迫使她必須臥床休息。此時,實驗正進行到攻堅階段,她就在實驗室一角支起了一張木板床,平時就平躺在床上指導實驗。在一年365天裡,朱蓓薇幾乎沒有星期天和節假日。她的母親癱瘓在床,可她抽不出時間去照料,公婆家裡更是六七年都沒去探望,對此,她一直心懷歉意。

在實驗最緊張的階段,朱蓓薇還堅持在日本岡山大學攻讀農學博士學位。學習期間,她仍經常往返於日本校園和大連的實驗室之間。

通過對海參自溶過程的無數次試驗和精心研究,朱蓓薇最終揭示:海參自溶,是其自身存在的海參自溶酶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海參自溶酶是具有蛋白酶、纖維素酶、果膠酶、澱粉酶、褐藻酸酶和脂肪酶等多種酶活力的複雜酶系。在實驗過程中,通過控制溫度、時間、pH值等條件,並使用酶抑制劑、金屬離子及射線照射等手段,實現了對海參自溶過程的發生、進行和終止的有效控制。以此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海參自溶酶技術,開闢了一條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海產品加工新途徑。採用海參自溶酶技術製備海參粘多糖,與傳統的鹼法相比,具有產品活性高、得率高、對環境友好、成本低等優點;採用海參自溶酶技術生產的即食海參製品具有理想的外形、硬度和彈性。朱蓓薇在探索海參奧秘的征途上邁出了堅實而可喜的步伐。

創新提升

朱蓓薇搞科研的追求目標是把每項科研成果都轉化為生產力。她說,科技成果只有成功運用到生產實際中,才能體現出它的真正價值。

朱蓓薇常常奔波於工廠和農村。在大連市、遼寧省,乃至整個東北地區以及內蒙古、山東等農產品和海產品深加工產業中,都傾注了朱蓓薇和同事們的大量心血和汗水。同時,他們又不斷套用海參自溶酶技術開發出海參肽功能產品、海參粘多糖和即食海參等高附加值新產品。這些成果已經在大連多家企業實現產業化,並在威海、煙臺、盤錦等地進行推廣套用,一些沿海城市的水產品加工企業也陸續將這項技術套用到生產中。截至2005年,已累計創造產值超過3億元。

十幾年來,朱蓓薇不僅圓滿完成了教學和培養人才等工作,而且靠著超人的付出,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到目前為止,她已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推廣計畫項目、省市攻關課題等20餘項,校企合作課題40多項,創造產值近8億元,實現經濟效益上億元。她獲得的國家級和省市級獎項10餘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33項,授權11項。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及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60餘篇,主編及參編著作、教材10部。她還先後獲得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優秀教師、優秀科技工作者、十佳科技女傑、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選、巾幗發明金獎以及大連市勞動模範、十佳科技工作者、跨世紀人才、“巾幗建功”標兵和女性人才一等獎等獎項,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在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依託大連輕工業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的研究實力,先後成立了大連市農(水)產品深加工技術研發中心、遼寧省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遼寧省水產品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由朱蓓薇擔任中心主任。她用自己的科研經費購置了大量中試設備,不僅為企業搭建起良好的產業化平台,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而且提高了成果的轉化率,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投資風險。

在談到今後的打算時,朱蓓薇充滿信心地說:“獲得國家級獎勵,這不是終點,只是另一個起點。2006年,我和課題組將進行海參自溶機理更深層次的研究,從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的層面上分析海參自溶的機理,從而實現對海參品種和養殖技術的改進。”朱蓓薇未來的計畫是:把自溶酶技術用在鮑魚系列產品的深加工上,攻克鮑魚多糖研究,把具有生理活性的鮑魚多糖系列產品奉獻給大家;利用建立在學校里的省市水產品深加工中試平台為更多的企業提供服務;科研成果產值在未來3年內預計超過5億元。

朱蓓薇,每天依然從早到晚地忙碌著:教學、查閱文獻、科學實驗、深入企業……在從事海洋生物研發的征途上,朱蓓薇正繼續堅韌不拔地攀登著新的科學高峰!

朱蓓薇已經升任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原大連輕工業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的院長,並主持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