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光

朱晨光

朱晨光1935年生於揚州的書香世家,祖父朱天目是詩人,父親朱少目是畫家。 受家庭及古城文化的濡染和薰陶,他自幼喜愛藝術,早在50年代初,就開始在上海、北京和各地的報刊上發表美術作品。

基本信息

人物簡歷

1959年朱晨光從上海外國語學院畢業後到廣西大學任教,1972年調至廣西工藝美術研究所從事工藝美術研究工作和中國畫教學工作,並擔任《廣西工藝美術》主編。

在廣西生活了20年,他擁有了一生中最大的收穫,優美而奇特的桂林山水給了他極大的創作欲望和靈感,使得他在中年時期創作了《灕江紅帆》、《美麗的桂林山水》、《桂林象鼻山》及《灕江奇峰》等一系列深受人們喜愛的彩墨畫。

朱晨光1979年旅居紐約,先後擔任《美洲華僑日報》副刊主編和紐約倫理文化進修學院中國畫教授,並發表有《淺淡剪紙藝術》、《朱晨光畫集》、《王少陵》、《晨光讀畫隨筆》、《摺疊法剪紙藝術》等書。

個人畫展

他的個人畫展和作品先後在紐約州立巴甫羅大學畫廊、紐約國際中心、紐約曼哈頓社區畫廊、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康州中心大學、紐約聖若望大學、紐約林肯中心國家畫廊、美國國會圖書館、紐約曼哈頓社區學院畫廊、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紐約蘇士比畫廊、上海美術館、廣西博物館、河南省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以及劉海粟美術館等處展出。

他的桂林山水彩墨畫先後在美國著名的13電視台藝術藏品拍賣節目中被介紹出來,並均被收藏家高價購藏。紐約拉爾夫·蔡特畫廊總裁阿倫·蔡特在電視節目中高度評價了他的桂林山水彩墨畫,還讚譽他是當代的畫蝦大師。

紐約國際中心、美國羅徹斯特藝術博物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國安徽省博物館和河南省博物館等均收藏了他的作品。

講學活動

作為知名的中國旅美藝術家,朱晨光經常應邀在美國的大學和博物館進行講學和活動。1981年,華盛頓美國國會圖書館民間藝術部主任從紐約時報上看到朱晨光在紐約進行有關中國剪紙藝術的學術報告的訊息,就趕來紐約參加,聽了報告後,不但購買收藏了朱晨光創作的一套桂林山水的剪紙作品,而且還請他參加華盛頓國會圖書館民間藝術部舉辦的剪紙藝術的學術報告會,並作首席演講,他從而成為中美建交後第一個在該館作學術報告的中國藝術家。

1984年夏,應中國全國包裝裝潢設計委員會邀請,朱晨光精心策劃組織並率領美國紐約商品裝潢設計教授講學團前往中國的桂林、北京、南京、上海等地進行講學活動,此舉對中國大陸商品包裝裝潢設計的革新和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當朱晨光率團抵北京講學時,鄧穎超在中南海親切會見了他。

1986年,朱晨光被廣西藝術學院聘為客座教授;1996年,又被江蘇常州技術師範學院工業美術系聘為客座教授。此外,他還曾應邀到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福建師範大學美術系和江蘇常州技術師範學院工業美術系等進行講學活動。

1988年,朱晨光和夫人李素行等在紐約創建了以宣揚中國文化藝術和促進中美文化交流為宗旨的“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現為該中心主任。10多年來,該中心成功舉辦了“中國新年晚會”、“中秋晚會”及“謝申畫展”、“楊之光畫展”、“關玉良畫展”、“中國中青年知名畫家作品展”、“中國攝影家作品展”、“中國名家書畫展”等各種形式的文藝活動數十次,並先後為著名畫家楊之光、著名民歌作曲家王洛賓、著名作家葉文玲等頒發了“傑出成就獎”,為旅居紐約的著名作家董鼎山、著名詩人彭邦楨等頒發了“終身貢獻獎”。十多年來,中心組織接待了許多中國大陸著名的文藝家、出版家和教育界人士赴美參觀、訪問和考察,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藝術、開展中美文化交流、加強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架起了一座橋樑。

成就

鑒於朱晨光在文化藝術和學術上的成就,1999年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他為終身會員,他的名字被永遠記載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名錄上。

台灣園神出版社曾經出版過一本叫做《當代百位名家的改變一生的一句話》的書。在這本書中,朱晨光被錄入的“一句話”是:“勤於藝術甘淡泊,出了作品似神仙”。這,便是他作為一位藝術家,在藝術道路上的執著追求和樂觀精神。

家族史

朱晨光是大學者朱熹第29世孫。祖父朱天目,早年曾留學日本,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著名的詩人和言情小說家,是上世紀20年代上海文壇名噪一時的“鴛鴦蝴蝶派”作家之一,並且還曾被譽為揚州六才子之一,著作有《情海歸槎記》、《四美記》、《光陵花譜》以及《憐心集》等。父親朱少目,是著名畫家黃賓虹的弟子,上海晨光美術研究會成員,中國漫畫界先驅之一,和徐悲鴻、齊白石、劉海粟、傅抱石、豐子愷等都有交往。這些,無疑是朱晨光一生取之不盡的巨大財富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