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恭枵

朱恭枵

朱恭枵 (1580--1644) 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滅國   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十一世孫,周端王朱肅溱嫡長子。

朱恭枵
朱恭枵(1580--1644)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滅國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十一世孫,周端王朱肅溱嫡長子。萬曆十七年【1589】受封世子,天啟元年【1621】,襲封周王。在位二十四年。在位期間,明朝統治風雨飄搖,農民大起義爆發,聲勢浩大,震動中原。崇禎末,李自成曾率領起義軍數次攻打開封,但都受阻於城外。崇禎十四年【1641】,李自成率大軍渡過黃河,攻占洛陽,殺福王常洵,震動朝野。最後一代周王朱恭枵,親自拿出庫金五十萬,餉守者軍士,並懸下賞格,殺一賊給五十金。他還自己出資來加築開封城,以防禦起義軍。當李自成功城時,守城者投以火,賊被燒死者不可勝計,乃解圍。明年正月,崇禎下詔褒獎,曰:“此高皇帝神靈憫宗室子孫維城莫固,啟王心而降之福也。”但此時人心向背已很明顯,恭枵此舉收效不大。清軍入關後,恭枵第五子紹烿、從子紹焜等人投降清廷,以求“恩養”,但不久都被清廷以“私藏金銀印信,圖謀不軌”的罪名殺死。十六年【1643】,李自成果然再攻開封,此時正值雨季,黃河水泛濫,淹沒了開封城,“城中樵採路絕。”九月,“賊決黃河灌城,城破“。李自成利用泛濫的洪水,攻陷開封。恭枵和他的王妃、王子、一部分宗室和部分王府官員在洪水和起義軍攻城的喊殺聲中狼狽逃離開封,一路逃遁。在風雨中躲藏於開封郊外的樹林中數日。李自成攻占開封后不久,被趕來救援的明軍擊退。援軍來到河北,以船來迎,總算逃脫。崇禎知道後,賜書慰勞,並賜帑金文綺,命寄居彰德。李自成雖然撤走了,但開封城內已被大水泡的一塌糊塗,王府、宮殿都被淹沒,恭枵等人只好暫時寄居到彰德府【今河南安陽市】。經歷此劫,年逾六旬的恭枵已心力交瘁。不久,恭枵便病死。“王薨,贈謚未行,國亡”。其孫南走,後被清兵所殺,死於廣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