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賢

朱啟賢(1911-1968) 單縣孟寨鄉人,早年就讀于山東省立六中,1927年加入國民黨。1929年入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就讀,創辦《教育短波》雜誌。論著有《前進的教育與反動的教育》《文學、哲學與玄學》《論科學與民主》等。

基本信息

生平

1935年任山東省第三民眾輔導區主任。他積極主張抗日,任全國戰時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兼總幹事。1938年赴延安出席教育座談會,受到毛澤東的接見。1940年任四川科學教育館員兼成都華西大學教授,並主編《中國教育》,發表了一些進步文章,出版了專著《文學、哲學與玄學》。1942年5月再赴延安,參加中共中央召開的文藝座談會,再次受到毛澤東的接見。之後,他努力為抗日民主教育事業奔走呼號,在《新華日報》上發表了《戰時教育改造計畫》等文章多篇。由於積極擁護中國共產黨,受國民黨迫害,遂於1943年赴美國,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學習,1949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留校任教授。在美期間,他組織進步團體,成為當時留美學者中的重要人物。受中國民盟總部的委託,組織民盟美國支部,開展反蔣活動。董必武代表中國解放區赴美參加聯合國大會期間,他參加了聯絡和保衛工作。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朱啟賢在美國組織慶祝會,公開發表擁護共產黨的主張。他的行動受到美國政府的限制並處以大量罰金。1950年被驅逐出境,經香港回國,受到毛澤東等領導人的接見和慰問。回國後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68年含冤而死。1978年給予平反。論著有《前進的教育與反動的教育》《文學、哲學與玄學》《論科學與民主》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