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兒開

木棉花兒開

出版社: 正文語種: 筆者是重慶知青,是“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運動的親歷者。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雲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黃平
正文語種: 漢語
字數: 150000
ISBN: 9787222055056
產品尺寸及重量: 20.6 x 14.2 x 1.2 cm ; 222 g
定價:18.00

內容簡介

《木棉花兒開》主要內容:男主人公唐衛是川東支邊青年,支邊後當了生產隊長。一次因爭鬥橡膠林地與當地山民發生衝突,他不聲不響解決了糾紛,場長知後請他吃飯。在場長家他認識了場長的女兒小芳。小芳在接觸中對他產生了愛慕。唐衛參軍後當了偵察連代理連長,分區司令員的女兒與之偶遇,在交往中也對唐衛產生了愛慕。唐衛參加了自衛反擊戰,受傷後被俘,交換戰俘後回到部隊,部隊以他違反戰場紀律給予他降職處分,他不服,便轉業回到家鄉,安排在一鐵器生產合作社當工會副主席。合作社破產後生活無著落,去找政府時與當年的知青戰友妹妹相遇。戰友們將他推上三兄公司寶座。他由於心中牽掛小芳,始終沒結婚。當了大老闆的唐衛重返邊疆找到小芳,小芳一直獨身等著他。

編輯推薦

《木棉花兒開》是一部催人淚下的反映知青題材的中篇愛情小說,講述男主人公唐衛這位川東支邊青年和膠林地場長女兒小芳的愛情故事,經歷了人生的風雨後,50多歲年過半百的兩位戀人再次重逢,一對情人終成眷屬……

序言

曾幾何時,一些知青揮毫潑墨將自己的知青歲月,以及在那個年代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以回憶錄、報告文學、傳記、詩歌、散文、小說等文體方式,紛紛出版,於是,就有了“知青文學”這一中國當代文學的界定。其中不少作品雖然客觀地敘述了一些知青在上山下鄉運動中的不幸遭遇以及在農村、在邊疆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但總體上還是持豁達樂觀、積極進取、催人向上的態度,所以才有了知青們常掛在嘴邊的新名詞——“青春無悔”。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之社會輿論缺乏正確的引導,又有個別的作品把農村、邊疆寫得一團漆黑,仿佛人間地獄。在這些作品中,知青的歷史幾乎每段每頁都是“聲聲淚,字字血”(這樣的描述多了,人們又不分青紅皂白地把“知青文學”籠統稱為“傷痕文學”)。如此一來,在曾經的一代人心中再次罩上一層陰影。尤其返城後工作、生活、家庭、子女上學等都不盡如人意的知青,更是怨聲載道,聚在一起時不時牢騷滿腹,更有甚者聲淚俱下地仿佛控訴“萬惡的舊社會”,他們將今天的艱辛和苦澀,幾乎都歸罪於那段知青的歷史,就不自己問問自己,自己是不是奮鬥過、努力過……如此下去,怎么構建和諧社會?
筆者是重慶知青,是“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運動的親歷者。由內陸城市奔赴南疆的生產建設兵團(1974年又改為農場),在那裡戰天鬥地五年半有餘,1976年被農場推薦上了大學(我的父輩是林場工人,親屬中也沒有位高權重者,沒有資格和能力請客送禮開後門,能被農場推薦讀大學,完全靠自己腳踏實地勤奮學習和努力工作,才取得了農場廣大職工以及組織的信任)。雖說沒有“善始善終”參與知青運動的全過程,但在邊疆農場那兩千多個日日夜夜的往事,至今歷歷在目。
我所在的農場,上至場長、書記,下至普通老工人,許多都是我的良師益友,他們不僅手把手教會了我乾農活,更重要的是,他們言傳身教教會我如何做人,把我從一個無知的少年(剛到農場時我還不滿17歲),一步步送上連隊領導崗位,又把我送進知識的殿堂——大學,對此,我終身難忘。大學畢業後分配在省城,但我對那片故土一樣的地方有著難以釋懷的情結,多少次攜家人、陪當年的知青戰友回到農場,再返那塊讓我魂牽夢縈的紅土地。2006年,農場建場五十周年大慶,我和數百名北京、上海、重慶、昆明的知青戰友收到農場的邀請函,心中是不甚的感慨:農場的親人沒有忘記我們。
我們一行十多人從省城駕車馬不停蹄地趕往農場的時候,老同志們早就在家門口翹首企盼著*到來,一見面大家都激動萬分,緊握的雙手誰都不願主動收回。尤其讓我銘刻在心的有兩件事:一是場部衛生所當年的老所長,已是70歲高齡,無數次地從家裡跑到場部門前的小橋把我們守候,我們開著小車駛近他大約還有兩三米,他看見我們後急忙衝上前向我們揮手,不料想身後一輛急駛的機車將他撞翻在地。由於頭部著地,當即昏迷過去,那一刻,我們怒不可遏,恨不得將那騎車的小伙子撕個粉碎!一是已經退休的老工會主席和現任的副場長,多次拉著我們幾十位北京、上海、重慶、昆明的知青到他們家做客,一時間小院壩里人頭攢動,私家酒宴擺得滿屋滿院,他們端著農場自己釀造的美酒,硬要和我們知青一一碰杯,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各自盡情地敘說著幾十年前的友情,以及分別後不盡的思念……那激動人心的場面,沒有親身經歷的人是難以想像和體會的。我們離別時,那些御任的、在任的領導們,一生無職無權而今已退休的老工人們,送我們時是一送再送,久久不捨;有的女同胞,又像當年返城告別農場時一樣,淚眼婆娑,泣不成聲……這一切的一切,你能說當年的我們是生活在人間地獄嗎?這一切的一切,你能聽到“聲聲淚,字字血”的控訴嗎?那一幕幕感人的場面,你能說是虛情假意嗎?
汽車駛出好遠好遠,我還幾度回首,心中暗暗地想:老了退休後,若是有條件,一定要回來小住,盡情地嗅那泥土的芳香,看那白淨如雪的膠乳,聽那橡膠果聲聲的炸響(橡膠果成熟後會自動炸裂,發出炒豆般噼哩啪啦的聲響),賞那鮮紅如血的木棉花。
在我的同學和戰友中,好些人返城後依靠自身的努力,百折不撓地奮力拚博,有的成了公司經理或單位負責人,有的還身居要職,有的成為高級警官或高級法官……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沒有讓人驚嘆的政治背景,有位高級警官的父親,一生從事的是鍋爐工職業,有位法官的父親退休時依然是一個中學“敲鐘打鈴”的校工。他們常常自豪地說:知青歲月里*青春沒有白廢,*年華沒有虛度,那個歲月的磨鍊,老工人樸實無華的教誨,是我們這代人獨有的財富。今天想來,曾經的知青生活,讓我們終身受益,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青春無悔!
參加慶典回來後,我一直想寫點什麼歌頌邊疆、歌頌農場、歌頌我當年的良師益友,讚揚回城後自強不息的知青戰友,可苦於才疏學淺,幾次提筆又放下,終不能成文,後又幾經反覆構思,終於決定以小說的形式寫篇拙文,以示對農場新老同志深深的敬意,借小說男主人公之口(男主人公視女主人公的父母為爸爸媽媽),說出我深埋心中三十多年的“感謝”。
謝謝農場,謝謝農場的各級組織,謝謝農場諸多老領導、老同事。祝願農場日新月異!祝願邊疆的山山水水更加絢麗多姿!

文摘

西邊的太陽透過曼龍山濃密的橡膠樹葉,星星點點灑在新建的流沙江大橋上。金杯麵包車越過千山萬山,賓士1700多公里,穿過夕陽的餘暉,終於跨上了這座現代化的大橋。過了大橋 就是攀枝花地區景川農場總場所在地——景川縣城。車上的這些當年的知青們,雖然在此無畏地耗去了寶貴的青春年華,然而對這塊土地深深的眷念又一次將他們召喚了回來。
三十多年前,他們在這裡與同學好友揮淚話別,分赴自己的分場和生產隊,幾年以後,他們又在這裡送別或頂替返鄉、或參軍上學、或病退回城、或遠嫁他方的同學和戰友。橋對面小城中心廣場上,他們曾在那裡用淚水刻下一段悲哀淒楚的歷史,成千上萬的男女知青舉著“我們要見華主席、鄧副主席”的橫幅,齊刷刷跪在布滿灰塵的泥土地上,沒有口號,只有淒涼的泣哭,用他們悲愴的哭聲向上級領導傾述著苦難的歲月和一個人的小小乞求。三十年了,不知廣場還在否?廣場旁的汽車站,曾經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悲歡離合、生離死別的現代人間悲劇。為了回城不被拖累而找到一份賴以生存的工作,有的已生兒育女的女知青無奈地拋下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血脈,有的男女知青相擁最後一別,活生生摘下蓓蕾中的愛情之花,與沾染著鮮血的淚水默默地埋進灰濛濛的土地,扔進滔滔不息的流沙江水。他們來時還是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離時已是鬍鬚千絲,滿臉滄桑,帶走的是不滅的記憶和累累傷疤,留下的是不堪回首的歲月,追尋的是虛無飄渺的未來。他們不知日後的人生之路在何方。但是,路還得走下去。回城後,他們又重新回到人生的起跑線,再次描寫自己的歷史,憑著當年在這塊土地上練就的意志和身板,依靠自身智慧和力量,憑藉親友、同學、戰友的相助,開拓了嶄新的人生之路。是輝煌,是平凡,還是苦難,那就靠自己的本事和能耐。今天的他們,已不再有怨氣和懊悔……
聆聽著橋下陣陣的濤聲,打開了記憶的閘門,應該說,流沙江水東逝去,難忘舊事滾滾來才是他們此時此刻的心境。
唐衛手握方向盤,放慢了車的速度,在橋上緩緩行駛,後面一大串汽車按著喇叭發出陣陣的催促聲,他卻充耳不聞,仿佛沒有聽見,依然慢騰騰地駕著汽車像老牛破車般的搖晃著。他的頭不時的偏向窗外,不知他此時是否思緒萬千,在追憶三十多年前的往事,還是在欣賞餘暉中翻騰的江水……
“唐總,攏個平坦的路你啷個慢騰騰的,開快點嘛!過了大橋就是主城區,右轉沿江邊路開幾百米就到了老橋,過了老橋就是原來的師部醫院,最多5分鐘就可以到農場景川大酒店了。”同車的餘明去年在農場子弟中學建校四十五周年時受邀重返過這第二故鄉,因為他曾在這裡當過短暫的幾天體育老師。他就像當地人般的熟悉路徑,得意地自詡為“革命”的指路人。
金杯車終於跨過了大橋,唐衛將車停在橋頭的臨時停車處說:“三娃子,你來開,我有些累了。”
三娃子大名叫張建中,日久天長,很多人只知三娃子而不知真名了。三娃子自返城後也是第一次重返這塊土地,此時他正貪婪地遙望窗外這座今非昔比的邊陲小城。雖然車未進城,但城邊新建的江邊花園、花團緊簇,熱帶花卉絢麗多姿,千姿百態,不是仙境,勝是仙境。沿江兩岸一排排腰身粗的棕櫚樹和翠綠的風尾竹,在晚風的吹拂中微微搖擺著枝葉發出沙沙的聲響,像在《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歌聲中翩翩起舞的農家少女,讓人陶醉,心曠神怡,仿佛置身於人間天堂。他自言自語:“當年要是這般美麗,哪個龜兒子還回城……”正在興趣盎然,浮想聯篇的他沒想到唐衛叫他來開車,一時鬼火冒,沒好氣地從最後一排座位上站起來,邊向駕駛座走來邊說:“你龜兒子開了二十多分鐘就累了。怕是心累了吧!是不是觸景生情想起了古場長的千金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