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斧

木斧

木斧,原名楊莆,回族,出生四川成都,祖籍寧夏固原。中共黨員。1949年畢業於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套用藝術科。歷任《指向》詩刊主編,廣漢縣團委書記,四川省團委科長,綿陽地區文教局辦公室主任,《綿陽報》組版組長,四川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1946年開始發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汪瞎子改行》,長篇小說《十個女人的命運》,詩集《醉心的微笑》、《美的旋律》、《綴滿鮮花的詩篇》、《鄉思鄉情鄉戀》、《我用那潸潸的筆》、《燃燒的胸襟》、《木斧詩選》、《書信集》,童話集《故國曆險記》,評論集《詩的求索》、《文苑絮語》、《詩的橋磴》、《揭開詩的面紗》。詩歌代表作《獻給五月的歌》、《春蛾》、《過三峽》等。《木斧詩選》獲全國第三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獎、四川省第二屆文學獎和四川首屆少數民族文藝基金獎最佳獎,短篇小說《孤獨》獲四川省首屆少數民族優秀作品獎,詩《那一年》獲1996年中國作家協會抗戰文學徵文獎,組詩《孔繁森的形象》獲第二屆《大家》紅河文學獎詩歌獎。詩集《我用那潸潸的筆》獲《海東杯》九十年代優秀詩集二等獎,詩集《書信集》獲首屆龍文化金獎。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筆 名:木斧

木斧 木斧

原 名:楊莆

曾 用 名:穆新文、牧羊、寒白、洋漾

出生日期:1931—

職 業:作家、詩人

性  別: 男

民  族: 回族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祖 籍:固原縣

出 生 地:成都

個人經歷

第一首詩《沉默》發表在1947年2月22日成都《光明晚報》文藝副刊《筆端》上,在青年學生中產生較大影響;

1946年開始發表作品;

1948年參加革命,任地下黨成都市委領導的《學生報》文藝版編輯;

1949年與人合作,出版詩文集《路與碑》;

1949畢業於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套用學校(四川美術學院前身);

1979年復出後,發表了大量詩作,《一封寫給田野的情書》曾轟動詩壇。

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91年離休;

2001年加入中國戲劇家協會。

手稿 手稿

名譽稱號

“跨代文學家”勳章

中國當代傑出民族詩人詩歌獎

歷任職位

《指向》詩刊主編

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廣漢縣委書記

四川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

精選詩歌作品

《傷心》

最怕從背後射來的

箭!——

《岳陽樓賞湖》

岳陽樓高懸在洞庭湖上

洞庭湖是岳陽樓的倒影

我坐在岳陽樓的亭閣上飲酒

洞庭湖是我腳下的太空

洞庭湖無邊無際煙波浩淼

岳陽樓只是湖中的一隻小舟

醉眼朦朧往外觀望,怎么

洞庭湖到處飄搖著岳陽樓

忽聽得哄然一聲嘆息___

有人掉進千年前的畫中去了

《七弦琴——給王國平》

口撥琴弦 當琴弦繃緊時

暴風驟雨般的聲音急促而且清脆

喝令三山五嶽開道 石破天驚

泉水淙淙之時 琴聲順流而下

從三千若水到今日的路口

都能搜尋到琴歌的音緣

琴歌之類之外還有非

再抹上一點兒橡皮幽默

這七弦琴便有鹽有味喲風有情了

作品匯總

詩作被收入《中國新文學大系》、《中國新文藝大系》、《中國四十年代詩選》、《中國現代經典詩庫》、《中國當代十家民族詩人詩選》等選本。

作品 作品

小說

中短篇《汪瞎子改行》

長篇《十個女人的命運》

詩集

《醉心的微笑》

《美的旋律》

《綴滿鮮花的詩篇》

《鄉思鄉情鄉戀》

《我用那潸潸的筆》

《燃燒的胸襟》

《木斧詩選》

《車到低谷》

《瞳仁與光線》

《書信集》

《一百五十個詩人的畫像》

童話集

《故國曆險記》

評論集

《詩的求索》

《詩路跋涉》

《文苑絮語》

《詩的橋磴》

《揭開詩的面紗》

雜文集

《木斧短文選》

漫畫集

《木斧戲裝自畫像》

戲、詩文集

《百醜圖》

獲獎作品

詩集《書信集》獲首屆國際龍文化金獎二等獎;

詩《那一年》獲1996年中國作家協會抗戰文學徵文獎;

短篇小說《孤獨》獲首屆四川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

長篇小說《十個女人的命運》獲第二屆四川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 ;

詩集《木斧詩選》獲全國第三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獎;

詩集《我用那潸潸的筆》獲“海東杯”90年代優秀詩集二等獎;

《木斧戲裝自畫像》獲《中國電影百年書畫展》佳作獎;

組詩《戲說紛紜》獲2005年詩人節新國風詩歌大獎。

組詩《孔繁森的形象》獲第二屆《大家》紅河文學獎詩歌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