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行動

“朝霞行動”教育支援聯盟簡稱“朝霞行動”,是由電子科技大學發起的,川渝多所高校加盟的大型公益教育支援聯盟,其前身是2010年成立的“同心同語”實踐隊。朝霞行動長線助學計畫旨在支教隊伍完成支教任務後,通過遠距離長線持續交流,使意願堅持學習的孩子鼓起學習的勇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讓他們感受到關愛並得到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上的建議。朝霞行動暑期支教活動去往川渝少數民族地區國小。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對我國教育及長期發展有重要影響,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因為其基數大資金少,基礎差等諸多因素限制,有關部門雖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少數民族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留守學生群體龐大,教師水平不足、受待遇不高,教學設施落後,學生教育難度大,親職教育缺失等問題仍普遍存在。

概況

朝霞行動 logo朝霞行動 logo

“朝霞行動”教育支援聯盟簡稱“朝霞行動”,是由電子科技大學發起的,川渝多所高校加盟的大型公益教育支援聯盟,其前身是2010年成立的“同心同語”實踐隊。2011年,由電子科技大學學生楊庭堅策劃,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成功組建支教聯盟,朝霞行動招募令很快得到回響。川師大、西南民大等校的學生紛紛報名加盟,並各自在學校舉行愛心募捐和義賣活動,為支教計畫籌集資金。自2011年成立以來,朝霞行動以暑期支教為切入點,重點關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主要為川渝地區)中小學生的教育,生活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等問題,取得了一系列不錯的成果。2013年,朝霞行動的規模進一步擴大,熱心的學生們志願用自己的一份力量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帶來更多光明。

活動回顧

實踐概況

“朝霞行動”是一支有四年支教歷史的隊伍。2010年,朝霞行動的前身——“同心同語”實踐隊成立,我們進入大山之中,在高原之上進行了難忘的支教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山區教育發展的滯後。在活動結束的時候,孩子們送別我們時流露的真情讓在場的每一個志願者為之震撼。

因此,我們在2011年發起“朝霞行動”。2011年“朝霞行動”從3月開始準備,前後共聯繫7所大學參與,最終確定和西南民族大學,四川師範大學合作推進,並與5月確定聯想公司作為贊助企業,提供該次活動中捐贈的4台桌上型電腦、4套校園廣播設備。全隊共65名志願者,支教行動從7月9日開始 到8月1 日全部結束。

2012年,“朝霞行動”三度起航。2011年12月份開始招入新隊員,通過長達7個月的準備,我們最終與西南交通大學、四川外國語學院成都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三所高校合作,去往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慧遠國小、四川省九寨溝羅依鄉國小、重慶市巫山國小幫助三所國小的貧困學生。全隊共67名志願者。支教行動從7月9日開始到8月31日全部結束,前後歷時50天。

2013年“朝霞行動”仍在繼續,西南財經大學和四川農業大學已經加入聯盟,於2013年暑期赴甘孜州,阿壩州,涼山州三地四所國小進行支教和捐助。

獲得榮譽

2012年“朝霞行動”電子科技大學分隊支教成果:

電子科技大學推薦三個優秀學生髮展項目之一(社會實踐及志願者服務類);

電子科技大學暑期社會實踐一等獎;

10人獲校級優秀實踐個人;

2013年“朝霞行動“電子科技大學分隊支教成果:

英特爾公益獎;

四川省優秀團隊;

校級優秀實踐個人10人。

其它活動

“朝霞校園行”主題宣講活動

2011-2012年5-6月,“朝霞行動”老隊員多次前往聯盟內各高校進行招新宣講和培訓活動,向各校同學宣傳“朝霞行動”的理念,獲得了積極的反響。2013年,在往年的基礎上,朝霞行動不斷拓展新的高校加入聯盟,以老隊員組成宣講隊,前往有意向合作的各高校進行普及宣講,廣泛傳播“朝霞行動”公益支教的理念。

“愛與夢想同在”募捐活動

2012年6月,在電子科技大學舉行大型募捐活動,通過海報,傳單等方式多途徑進行宣傳,結合網路等宣傳方式,達到了良好的效果,收集到文具,書籍,玩具等物資十餘箱。

高考文具募捐活動

2011和2012年6月,“朝霞行動”的隊員在成都樹德中學、川大附中12中、成都7中三所高考考點進行考生文具的募捐。在隊員們的積極宣傳下,現場考生紛紛慷慨捐助,用行動支持了我們的募捐活動。

“騰訊微愛校園行”活動

2012年12月參加騰訊舉辦的微愛校園行活動,通過微博上的大力宣傳,使更多的人了解到朝霞行動,了解到大學生公益支教並且參與其中。

“朝霞愛心圖書室”

在往年捐助圖書的基礎上,朝霞行動利用募捐以及後期專門購買的書籍,結合支教學校的實際情況,幫助當地國小建立規範化的“朝霞愛心圖書室”,達到捐贈書籍的利用最大化。

“朝霞愛心橋”定向幫扶活動

針對往年支教活動中捐助目的性不強的問題,與支教國小溝通,了解當地師生的需求,以“朝霞行動”為平台,開展一系列定向的募捐和募集活動,實現定向幫扶、高效幫扶。

“朝霞愛心檔案”圓夢行動

通過支教過程中的調查,發現有強烈求學意願但無力承擔學費的貧困學生,借用“朝霞行動”的宣傳平台和各類公益網站,為其尋求長線資助,助其完成求學夢想。

“我手畫我心”和“我手寫我心”系列活動

2013年5月,朝霞行動組織了“我手畫我心”和“我手寫我心”系列活動,讓同學們通過繪畫和寫明信片的形式表達對貧困山區兒童的關愛和祝福,並選出優秀繪畫作品將其繪畫在衣服上和明信片一起贈送給山區兒童。同時在展出優秀作品的同時進行愛心募捐,為山區兒童帶來物質上的幫助。

支教活動總結

農村,特別是山區,其基礎教育對我國教育的長期發展有重要影響,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出於其基數大,資金少,基礎差等諸多因素限制,有關部門雖做出了巨大努力,但農村教育中留守學生群體龐大,教師水平偏低,受待遇不高,教學設施落後,學生教育難度大,親職教育缺失等問題仍普遍存在。少數民族地區更是由於對教育認知程度的不同,受教情況更為不理想。雖然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對農村教育硬體設施的改善工作成果顯著,但在軟體建設上並沒有明顯提高:師資隊伍總量不足、能力偏低、隊伍不穩定、學科不配套等問題嚴重阻礙學生自身的發展。

作為當代大學生,高素質的教育人才,我們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高效的教學方法帶進山區,以優秀大學生的身份為當地學生樹立榜樣。短期支教之後,我們還將在大學生和農村孩子之間建立長期聯繫,也會及時將我們的經驗與大家分享並由我們大學生自己進行公益支教。在此過程中,我們將盡力讓每一位孩子體驗到先進教學的豐富多彩。我們是能夠吃苦耐勞並能充分認識基層現狀的新時代大學生。同時,我們將通過長期持續的努力,探索並完善支教計畫,建立長線助學體系,通過社會宣傳引起更多人對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問題的關注與思考,不僅讓大學生關注偏遠國小的教育問題,也通過聯盟的形式讓社會參與其中,讓社會中的每份子儘量為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並產生長久的社會效應。

架構與運作模式

基本組織構架

組織構架圖如下

朝霞行動朝霞行動

構架簡介

整個構架由三大體系構成。最高層為高校支教聯盟委員會,執行組處於中層,下屬各高校支教隊伍,各層次簡介如下:

高校教育支援聯盟委員會

由贊助商或基金會負責人和各高校隊伍指導老師組成,為最高決策層,決定聯盟的發展方向和重大活動安排,同時保持各高校支教隊伍之間的協調與聯繫。

執行組

由各高校支教隊學生負責人組成,協調安排由委員會確立的活動及事務,確保各支教隊伍日常事務的進行,一定程度上協調各高校隊伍之間的詳細分工。並將常務工作的問題進行討論和協商,反饋給高校支教聯盟委員會。

各高校支教隊伍

由各高校支教隊伍所有成員組成,支教聯盟基層執行團隊。完成高校內的各項活動和日常事務。發現、整理、商討執行中的各種問題並反饋給執行組。

核心成員

2010-2014年 指導老師:馬明達

2011年 隊長:楊庭堅

2012年 隊長:羅傑男

2013年 隊長:李晏冰

副隊長:張晉雄、崔明良

2014年 委員會:周疏影、陳凱悅、魏巍

2015年指導老師:匡鵬舉

2015年主席:霍達 副主席:江生沛,馬澤宇,於佳文

013年朝霞行動

朝霞行動公益創業——以愛的名義集結

大學生公益創業行動簡介

大學生公益創業行動(National Collegiat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簡稱NCSE)是一項公益項目。2008年8月,為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踐行社會企業責任,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策略性研究諮詢服務公司之一的零點集團在全國大學生中提出並開展了“大學生公益創業行動”。這一項目旨在通過為大學生公益創業團隊提供創業資金、能力培訓和諮詢指導等支持,鼓勵大學生開展社會公益創業實踐,探索大學生公益創業的可行模式。

聯合政府、企業、公益組織、高校、媒體等多方資源創建大學生公益創業的支持平台,通過提供啟動資金、培訓、指導、諮詢、評估、資源連結、社會傳播等多方面支持,讓大學生更多地了解公益、參與公益,甚至使有公益理想者以公益為自己未來的職業志向。

大學生公益創業行動背景及意義

大學生公益創業行動,就是鼓勵“有公益理想或公益興趣的大學生在就學期間自發組建團隊或組織,立足自身的專業、愛好、興趣、特長,整合各類社會資源,提供能夠增加社會價值的服務或活動。”大學生公益創業從一個公益項目的設計開始,通過組織化的運作,使大學生在公益項目運作過程中學習和掌握公益項目的操作技能,成為具備專業知識、技能和實踐經驗的公益專門人才。

關於“朝霞行動”公益創業

大學生公益創業並不要求一定要到社會上去創業,而是在就學期間從一個公益項目的設計開始,成為具備專業知識、技能和實踐經驗的公益專門人才。通過大學生公益創業行動可以幫助大學生提前完成職業選擇和職業準備,解決大學生社會化不足和就業難的難題。同時,為公益領域挖掘和培養各種類型的公益人才。”

而且,大學生公益創業並不是看到創業就一定要賺錢,而是,創業實際上只是開創一項事業,創建一個非營利組織也是創業。

如今大學生支教實踐行動執行時間短,力量微薄。短短期、薄弱的大學生支教實踐活動對當地教育的發展幫助甚微。“朝霞行動”致力於大學生支教活動的組織化,規範化,大型化,實用化,並充分發揮各個大學精英學子的專業特長、共享志願行動經驗。

朝霞行動全新視覺——關注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

朝霞行動暑期支教活動去往川渝少數民族地區國小。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對我國教育及長期發展有重要影響,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因為其基數大資金少,基礎差等諸多因素限制,有關部門雖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少數民族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留守學生群體龐大,教師水平不足、受待遇不高,教學設施落後,學生教育難度大,親職教育缺失等問題仍普遍存在。

我們將利用地域特點,以成都為中心輻射川渝少數民族地區,以大學生的實踐熱情和專業技能將現代化教育手段帶人少數民族地區。通過我們的支教活動,吸引更多媒體和愛心企業的關注。邁出少數民族地區教育改善的第一步。

朝霞行動長線助學——大愛行動傳真情

朝霞行動長線助學計畫旨在支教隊伍完成支教任務後,通過遠距離長線持續交流,使意願堅持學習的孩子鼓起學習的勇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讓他們感受到關愛並得到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上的建議。同時作為支教團體,我們會積極聯繫社會上各個愛心企業和公益組織,為品學兼優的貧困生爭取到一定的資金援助。

書信相通,電話傳情

作為大學生,礙於時間原因,我們不能進行長期的支教活動,而短期支教的弊端就在於支教效果的持續性得不到保障。所以支教結束後,我們會與當地學生通過書信和電話等方式保持聯繫,時刻關心他們的生活,關注他們的學習,使他們得到我們持續的關愛與幫助。

尋找公益援助

除了對於知識重要性的認知度不強,阻礙貧困地區學生上學的另一個因素是資金。在支教過程中,我們會收集貧困學生的家庭信息,在支教結束後通過媒體平台求助,同時我們將主動與熱衷公益的企業和公益組織聯繫,爭取得到他們的資金援助。

學習情況跟蹤

在支教結束後,我們會定期與當地學校和老師取得聯繫,主動了解孩子們的思想學習狀況。根據老師提供的信息作為部分參考來分配學生的資金資助。

尋找長期志願者

依靠企業、基金會的贊助,通過網路平台尋求一些長期志願者。讓社會將我們的愛心延續下去。

朝霞行動電教下鄉——知識朝霞灑村小

本次行動,我們會以贊助和回收的形式為孩子們帶去一些多媒體設備(因為本次行動的村小都在貧困山區,所以沒有實現網路連通),並提前下載好大量符合孩子們年齡的電子圖書以及優秀教學視頻等,將網路圖書館的理念也作為孩子們圖書館建設的一部分,給孩子們帶去全新的感受和知識。支教國小的孩子們生活在鄉村,他們的童年少了很多本應該有的快樂。所以行動前,我們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為孩子們收集優秀卡通片,希望動畫可以給村小的孩子們帶去一份童年的快樂。

合作歷史

2011年 與聯想公司合作,資助支教國小4台電腦、4台校園廣播及其他物資;

2011年 受到四川電視台、四川日報等多家媒體的追蹤報導;

2012年 成都傳媒集團捐贈圖書一批;

2012年 民族網、四川新聞網、CTA中華支教與助學信息中心、阿壩新聞網、天府社區、九寨溝電視台等8家媒體對我們的活動進行了報導;

2013年 已經與四川人民廣播電台、CTA中華支教與助學信息中心、華西都市報等媒體明確達成合作關係。同時也在聯繫更多媒體與贊助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