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暾

朝暾

語出:《隋書·音樂志下》:“ 扶木 上朝暾, 嵫山 沉暮景。” 唐 孟郊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監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縝評事》詩:“明明三飛鸞,照物如朝暾。” 明 劉基 《為杭州鄭善止題<蓬萊山圖>》詩:“ 鐘山 燭龍在其北,兩眼燁煜如朝暾。”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每見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

詞義

初升的太陽初升的太陽

解釋:形容初升的太陽,陽光明亮溫暖。亦指早晨的陽光。

出處

《隋書·音樂志下》:“ 扶木 上朝暾, 嵫山 沉暮景。”

唐 孟郊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監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縝評事》詩:“明明三飛鸞,照物如朝暾。”

明 劉基 《為杭州鄭善止題》詩:“ 鐘山 燭龍在其北,兩眼燁煜如朝暾。”

清 沈

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每見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

布封 《天鵝》:“他們又說,人們可以聽到這種歌聲,是在朝暾初上、風浪既平的時候,甚至於有人還看到許多天鵝唱著自己的輓歌,在音樂聲中氣絕了。”

例句:

1. 紅牆黃瓦,畫棟雕梁,金碧輝煌。殿宇樓台,高低錯落,壯觀雄偉。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間仙境。

2. 她雖然生在女子還沒有靈魂的時代,她卻是一個靈魂,是一個紫紅色的比火更燦爛、比朝暾更鮮艷的靈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