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慮夕

朝不慮夕

朝不慮夕,成語,主謂式;作謂語;形容形勢危急或境況窘迫。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麼樣子或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出自晉·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基本信息

釋義

朝不慮夕朝不慮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麼樣子或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出處

晉·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示例

這位老人病勢垂危,已經氣息奄奄

近義詞

朝不謀夕

反義詞

高枕無憂

語法

主謂式;作謂語;形容形勢危急或境況窘迫。

成語故事

晉武帝統一全國後,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啟用西蜀尚書郎李密,就下詔書任命李密郎中。李密不願出來做官,就寫《陳情表》上書,說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祖母的日子朝不保夕了,待伺候祖母后再出來做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