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而卻步

望而卻步

望而卻步,漢語成語,指的是遠遠望見了就嚇得直後退,不敢前行。卻:停止、後退。 卻步:不敢前進,向後退。

基本信息

成語典故

望而卻步望而卻步
【出處】:明·徐光啟《復周無逸學憲》:“且以裕蠱所為,思之痛心,望之卻步。”
【示例】:李劼人《天魔舞》第17章:“使你自然而然望而卻步。”
對於中國小生來說,背誦一些古典詩詞是必要的,不能因為難就望而卻步。
清·李漁《李笠翁曲話·結構第一·立主腦》:“作者茫然無緒,觀者寂然無聲,無怪乎有識梨園望之卻步。”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七卷:“今藏園、甌北兩才子詩,斗險爭新,余望而卻步。”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三卷:“蹈揚湖海,一發無餘,是(陳)其年短處,然其長處亦在此。蓋偏至之詣,至於絕後空前,亦令人望而卻步。”。形容遇到危險或困難就退縮,不敢前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