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柄石韋

有柄石韋,消炎利尿,清濕熱。用於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繫結石,支氣管哮喘,肺熱咳嗽。方出《全國中草藥彙編》。

基本信息

有柄石韋
【別名】石韋、小石韋長柄石韋、石茶、獨葉草、牛皮草、金瓢羹、金茶匙、小尖刀
【來源】本品為水龍骨科植物有柄石韋 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Ching,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收,去淨泥土,曬乾或陰乾。
【性味歸經】苦、甘,寒。
【功能主治】消炎利尿,清濕熱。用於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繫結石,支氣管哮喘,肺熱咳嗽。
【用法用量】 1~3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圖片簡介:
有柄石韋(Pyrrosia petiolosa)
為多年生常綠植物,植株高6~17厘米,被星狀毛。根狀莖細長,橫走,密被棕褐色卵狀披針形鱗片,邊緣有鋸齒;鬚根多數。葉遠生,二型,葉片厚革質,乾後邊緣多反卷,營養葉片與葉柄近等長,卵圓形至長卵形,長3~4厘米,寬5~20毫米,鈍頭,全緣,基部下延至葉柄,上面綠色,無毛,有排列整齊的小凹點,下面密被灰色星狀毛;孢子葉短於葉柄,葉片卵狀橢圓形,長3~12厘米,通常捲曲成圓筒狀,下面密生深褐色的孢子囊群,無囊群蓋。
生於山地裸露岩石上或岩石縫內陰濕處。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和長江中下游各省區。
採收加工 夏、秋採收全草,除去泥土及雜質,曬乾。
藥材性狀 植株高6~15厘米。葉遠生,葉柄被棕色星狀毛,葉片較厚,扭曲,皺縮,捲曲成筒狀;葉展平後為卵圓形、長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3~12厘米,寬1~4厘米,全緣,上面灰棕色,有黑色圓形小凹點,下面密被灰色星狀毛及孢子囊群,中脈明顯,在下面突出;葉柄較細,近圓柱形,有縱溝。氣微。味微苦澀。以身乾、葉多而大、革質而完整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 苦,寒。消炎利尿,清肺退熱,止咳化痰。用於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繫結石,肺熱咳嗽,支氣管哮喘。常用量3~9克。
附註 本品與廬山石韋Pyrrosia sheareri(Bak.)Ching及石韋Pyrrosialingua(Thunb.)Farwell.的全草均作石韋用。(參見本圖集第一冊20頁)另據文獻記載,石韋的根狀莖煎湯作茶飲,可治手顫。
功用: 消炎利尿,清肺退熱,止咳化痰。用於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繫結石,肺熱咳嗽,支氣管哮喘。常用量3~9克。
性味: 苦,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