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灌溉面積

農學術語,指一般年份可以正常灌溉的土地面積。

定義

有效灌溉面積(effective irrigation area):灌溉工程設施基本配套,有一定水源、土地較平整,一般年景下當年可進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積。在一般情況下,有效灌溉面積應等於灌溉工程或設備已經配備,能夠進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水澆地面積之和,它是反映我國耕地抗旱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灌溉與節水

在現代建築中,景觀是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每年的灌溉用水量是很大的一個數據。在綠色建築體系中,通過灌溉面積的控制,景觀物種的選擇,高效灌溉設備的使用等措施,大幅降低了灌溉用水量。

灌溉條件

目前農田灌溉普遍使用UPVC低壓灌溉管或軟水帶打孔輸送管,或者增加地膜覆蓋,更能有效達到灌溉面積,節水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我國有效灌溉面積居世界首位

新華網北京10月1日電 (記者姚潤豐)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從2.4億畝擴大到8.55億畝,占世界總數的1/5,居世界首位
據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司長王曉東介紹,中國以占全國耕地48%的灌溉面積,生產了占全國總產量80%的糧食和90%的棉花、蔬菜等經濟作物。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灌區是命脈中的命脈,灌區成為我國糧食安全保障的重要基地。”王曉東介紹說。1952年9月,新中國第一個大型電力灌溉工程——珥陵灌區正式開工建設,標誌著大面積電力灌溉的開始。自1996年開始,中國先後對393處大型灌區進行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92億公斤,增加節水能力105億立方米,灌溉水利用係數由改革開放初期的0.35提高到0.475。
與此同時,灌區灌溉方式、管理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大水漫灌、土渠灌溉等粗放的灌溉模式得到有效遏止,新型、高效的節水灌溉技術、渠道硬化防滲技術得到廣泛推廣。“農民用水戶協會”應運而生,“參與式管理”讓灌區水工程走上了良性發展軌道。供水設施越來越多,水資源利用效率越來越高。灌區成為支撐中國糧食安全的主要支柱。

水利部統計顯示

目前,中國已經建成設計灌溉面積超過30萬畝的大型灌區447個,1萬至30萬畝的中型灌區5967個。現有塘壩、小型泵站、機井、水池、水窖等獨立運行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2000多萬處,大中型灌區末級渠道、小型灌區固定渠道近300萬公里,固定灌溉管道約180萬公里,相應的配套建築物近700萬座,難以計數的田間工程幾乎覆蓋了所有的農田灌溉面積。

設計灌溉面積

根據《農田水利技術術語》規範,

設計灌溉面積

:按規定的保證率設計的灌區面積;

有效灌溉面積

:灌溉工程設施基本配套,有一定水源 ,土地較平整 ,一般年景可進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積

保證灌溉面積

:在灌溉工程控制範圍內!

主要節水灌溉技術

目前,主要的節水灌溉技術有:

1.地埋自動升降草坪灌溉技術

採用地埋自動升降草坪專用噴頭灌溉。這種噴頭安裝時埋藏在地下。灌溉時靠水壓將噴頭芯體從埋於地下的噴頭殼內頂出,實施灌溉。噴灌最適合於草坪灌溉。

2.微噴灌技術

採用射程、流量較小的微噴頭灌溉植物。適合於園林花卉,喬、灌木,地被等。
微噴噴頭出水量從數十升到數百升不等。噴灑射程通常小於10m。滴灌滴頭出水量一般小於10L/h。濕潤半徑一般不超過兩米。微噴灌屬於局部灌溉技術。而且微噴灌是利用微噴頭或噴水帶將灌溉水噴出,在空氣的作用下將水粉碎成細小的水滴灑落到土壤表面,以吸水方式濕潤土壤的一種灌水方法。用水效率高。

3.滴灌技術

採用滴頭,以滴水形式灌溉植物。滴頭的出水量很小,一般在1~10L/h範圍內。滴灌可通過管上滴頭,內鑲滴灌管,滴灌帶實施。管上滴頭常用於盆栽植物及喬、灌木灌溉。內嵌滴灌管常用於綠籬,花卉及喬、灌木灌溉。滴灌帶灌溉花卉、綠籬較好。
滴灌的最大優點就是用水效率高,可通過系統施肥提高肥效,易於滿足植物需水、需肥要求,易於自動化控制。
滴頭又可分為壓力補償及非補償兩種。
滴灌技術做的比較好的國家是以色列

4.湧泉噴灌技術

採用噴泉頭,以泉水噴涌的形式出水的灌溉技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