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骨無菌性壞死

月骨無菌性壞死又稱Kienbockk病,好發於20—30歲之青年人,是骨的慢性損傷。

疾病名稱

月骨無菌性壞死

疾病概述

月骨無菌性壞死又稱Kienbockk病,好發於20—30歲之青年人,此時骨骺已閉合,故不屬於骨骺的慢性損傷,而是骨的慢性損傷。
臨床表現:1.緩慢起病,腕關節脹痛、乏力,活動時加重,休息後緩解。隨疼痛加重,腕部漸腫脹、活動受限而無法堅持原工作。2.體檢,腕背輕度腫脹,月骨區有明顯壓痛,叩擊第3掌骨頭時,月骨區疼痛。腕關節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背伸最明顯。3.X線片早期無異常.數月後可見月骨密度增加.表面不光滑,形態不規則。骨中心有囊狀吸收。周圍腕骨有骨質疏鬆。4.放射性核素骨顯像可早期發現月骨處有異常放射性濃聚。
治療:1.早期可將腕關節固定在背伸20~30°位。固定時間,以定期X線或核素骨顯像檢查.直到月骨形態和血供恢復為止,通常需1年左右。過早去除固定物,病變易復發。2.月骨已完全壞死、變形者,可行月骨切除或人工假體植入術。若橈腕關節骨關節病已嚴重,應考慮橈腕關節融合術

疾病別名

Kienbockk病

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

疾病描述

月骨無菌性壞死又稱Kienbock病,好發於20—30歲之青年人,此時骨骺已閉合,故不屬於骨骺的慢性損傷,而是骨的慢性損傷。

症狀體徵

1、緩慢起病,腕關節脹痛、乏力,活動時加重,休息後緩解地隨疼痛加重,腕部漸腫脹,活動受限而無法堅持原工作。
2、體檢,腕部輕度腫脹,月骨區有並且壓痛,扣擊第3掌骨頭時,月骨區疼痛。腕關節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背伸最明顯。
3、X線片早期無異常,數月後可見月骨密度增加,表面不光滑,形態不規則,骨中心有囊狀吸收,周圍腕骨有骨質疏鬆。
4、放射性核素骨險象可早期發現月骨處有異常放射性濃聚。

疾病病因

月骨位於近排腕骨中心,活動度大,穩定性較差,其血供主要依靠橈腕關節囊表面小血管和腕骨間韌帶內小血管,對腕部活動頻繁者,尤其是某些手工業工人,風鎬、振盪器操縱者,長期對月骨產生振盪、撞擊、使關節囊、韌帶小血管損傷,閉塞,導致月骨缺血,而缺血的月骨骨內壓力又增高,進一步使循環受阻,產生缺血性壞死。

病理生理

月骨位於近排腕骨中心,活動度大,穩定性較差,其血供主要依靠橈腕關節囊表面小血管和腕骨間韌帶內小血管,對腕部活動頻繁者,尤其是某些手工業工人,風鎬、振盪器操縱者,長期對月骨產生振盪、撞擊、使關節囊、韌帶小血管損傷,閉塞,導致月骨缺血,而缺血的月骨骨內壓力又增高,進一步使循環受阻,產生缺血性壞死。

診斷檢查

結合勞累後損傷部位疼痛及X線表現可診斷。

治療方案

1、早期可將腕關節固定在背伸20度—30度位,固定時間,以定期X線或核素骨顯象檢查,直到月骨形態和血供恢復為止,通常需1年左右,過早去除固定物,病變易復發。
2、月骨已完全壞死,變形者,可行月骨切除或人工假體植入術,若橈腕關節骨關節病已嚴重,應考慮橈腕關節融術。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