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系統開發

會計信息系統開發是按照系統設計模型,詳細確定系統的結構、功能,即設計出系統流程圖、子系統流程圖,系統設計說明書等技術資料。系統的設計應主要考慮四個方面的內容:即系統的效率、系統工作的質量、系統的可靠性、系統的可變更性,在達到系統要求的功能和指標外,應儘可能實現更完備的功能。現代會計信息套用系統是基本遵循會計制度,模擬手工記賬核算方法實現的。因此,在系統開發的各個階段,應制定相關的項目檔案,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計算機功能的發揮,主要依靠套用系統程式的設計。

一、套用系統設計主要步驟

(一)業務需求書。根據業務部門對系統應達到的目標,在調研的基礎上,了解會計業務處理流程。以期達到按照會計制度實現業務核算方法,收集手工處理的賬簿、表冊格式,收集有關的業務統計數字,分析業務處理過程。

(二)系統設計。在研究用戶業務需求書的基礎上,確定系統功能,設計系統結構流程圖,提出系統實現方案,形成系統設計規格書。並進一步做好對業務需求書的研究;設計數據輸人、輸出格式、賬頁報表格式;設計數據檔案的結構;設計作業流程,確定程式功能。

(三)程式設計。根據程式處理流程,編製程序,調試系統,形成程式說明書。其主要工作是研究系統流程功能,設計詳細邏輯框圖,編寫程式。

(四)系統實驗。全面檢查系統功能結構,驗證系統是否達到設計目的,形成實驗報告。主要工作是模擬實驗環境和實驗數據,檢查實驗結果並修改系統錯誤。

(五)系統驗收。系統功能經測試達到預期目的,即可形成驗收報告。主要工作是對系統進行各種功能的測試,驗證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精確性。

會計信息系統的設計工作在技術和專業上都有內在的設計原則和方法,應根據會計系統的特殊性進行分析、設計、實現、測試系統。如會計信息系統包含一個自身生存周期,而系統的生存周期,可分為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的階段。即系統的計畫、開發、維護三個階段。對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及明確可選擇的系統方案,可為系統開發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

二、系統工程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要成功地開發一個套用系統,就必須遵守一定的原則。即系統應遵循正確性、可靠性、簡明性、易讀性、易維護性、堅固性和穩定性原則。正確性指要對系統進行認真的調查和分析,將用戶的需求與系統設計目的有機地結合起來。可靠性指通過對系統輸人檢測程式,運行各種指標,對系統從量上進行評價;通過輸人錯誤數據,檢測系統的容錯、排錯能力,對系統的可靠性從質上進行評價。簡明性指系統要區分內、外性態,簡化模組接口。易讀性指系統應採用結構設計方法,由頂向下的模組化功能。通用性指系統設計規範、處理流程要標準化及選單驅動,使不同用戶有可選擇的餘地。易維護性指系統具有出現錯誤後,經校正得以改正的能力,不斷完善適應的能力。堅固性指系統某一部分出現誤差,並不影響其他部分的功能處理。採用結構化設計即可有效提高系統的容錯能力。穩定性指對系統某一部分修改,不至於系統總體功能削弱。這要求系統應層層控制,注重縱向的穩定性。

總之,若使一個系統擁有完善的功能、穩定的運行效率和及時的回響速度,應注意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要準確反映系統的設計現狀及實現的功能。

(二)將一個複雜的問題分為若干較小、相對較易解決的問題,即結構化分析方法。(三)將複雜的問題逐層分解,從而使問題簡化,即“黑箱法”,系統設計中常用的模組局部化,就體現了抽象和隱蔽的原則。(四)用數據流程圖精確表達系統設計要求,且在軟體開發中明確定的、規範的形式表達出來。(五)要建立周密的計畫,如項目實施計畫、系統質量計畫、測試計畫。軟體質量度量是國際化標準組織用來指導系統開發,對產品進行驗收的標準。旨在通過某種方法使會計系統的操作流程、功能實現進一步趨於完善。可以採用與會計人員調研,使系統輸人、輸出及系統檔案更加完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