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挽雕弓如滿月

會挽雕弓如滿月

會挽雕弓如滿月是中國青年出版社第一版的簡體中文書籍,講述的是主人公沈默官居一品後的經歷。作者是三戒大師,起點知名作家,原名楊浩。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三戒大師,起點知名作家,原名楊浩,山東青島人,屬狗的八零後,喜愛讀史,時常為明清時期我華夏之衰落扼腕嘆息。追本溯源,便找到了這個資本主義萌芽方興未艾,中西方交流熱切頻繁,也是中華帝國最後一次輝煌的年代,於是《官居一品》便誕生了,雖然於歷史無補,但希望在聊以自慰之外,能讓看官有所獲益。

內容簡介

《官居一品之7:會挽雕弓如滿月》主要內容簡介:沈默終於官居一品!與張居正、陳以勤一同進入內閣。一朝天子一朝臣,次輔高拱憑藉帝寵與徐階針鋒相對,一月的京城,京察和言官大戰同時拉開帷幕。首輔和次輔的決戰,最終以出人意料的結局收場,引來京城人事的大變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沈默為平息監生革去“皿”字號一事從東南歸來.卻聽到胡宗憲入獄的訊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那幕後的所圖,正是他沈拙言面對強大的敵人,沈默第一次毫無保留,像一頭巨獸,終於亮出了他的爪牙……一場巔峰之戰後,大明朝的官場,即將進入一個新的篇章……

目錄

一縷東風萬戶春

橫逸氣走風雷

黑雲壓城城欲摧

莫怕滄海起風波

不教胡馬度陰山

當局能肩天下事

忌我非是知武輩

霜重鼓寒聲不起

無欲常教心似水

謊紙當歸煙霧騰

一窗昏曉送流年

身不自由月影閉

寄愁心與明月

上窮青冥鳴冤屈

有或於世不虛生

事非經過不知難

萬卷古今消永日

天若有情天亦老

靜得風花雪月權

清風自可流萬年

出處

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①。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③。

酒酣胸膽尚開張④,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⑤?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⑥。

【注釋】

①黃:黃狗。蒼:蒼鷹。鷹和犬都是古人打獵時用來追捕獵物的。

②千騎:唐時行政長官也是軍事長官,率領大隊人馬出獵。

③為報傾城隨太守:為了酬謝滿城的人都隨同來看打獵的盛意。太守,一州的行政長官,作者自稱。孫郎:三國時的孫權。

④酒酣:酒喝得興致正濃的時候。胸膽開張:胸懷開闊,膽氣豪壯。

⑤持節雲中兩句:《史記·馮唐列傳》載漢文帝時魏尚為雲中太守。他愛惜士卒,優待軍吏,匈奴不敢侵雲中。但在一次戰績統計時出了差錯,多報了六個首級,於是被逮捕。馮唐認為邊將有戰功當重賞,這種處罰太重,他直率地向漢文帝陳述了自己的意見,漢文帝便派馮唐“持節”(傳達赦令的符節)赦免了魏尚的罪,仍使他擔任雲中太守。雲中:漢時郡名,在今內蒙古托克托縣一帶。作者在這裡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

⑥天狼:星名,主侵擾,指入侵之敵。

【賞析】

這首詞是蘇軾豪放詞中較早之作,作於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冬,當時蘇軾任密州知州。據《東坡紀年錄》:“乙卯冬,祭常山回,與同官習射放鷹作。”蘇軾有《祭常山回小獵》詩云:“青蓋前頭點皂旗,黃茅岡下出長圍。弄風驕馬跑空立,趁兔蒼鷹掠地飛。回望白雲生翠巘,歸來紅葉滿征衣。聖明若用西涼簿,白羽猶能效一揮。”其描寫出獵的壯觀場面及卒章所顯之志,與這首《江城子》類似。

蘇軾對這首痛快淋漓之作頗為自得,在給友人的信中曾寫道:“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蘇軾此詞一反“詩莊詞媚”的傳統觀念,“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拓寬了詞的境界,樹起了詞風詞格的別一旗幟。

蘇軾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響,歷來勤政愛民,每至一處,都頗有政績,為百姓所擁戴。密州時期,他的生活依舊是寂寞和失意的,鬱積既久,噴發愈烈,遇事而作,如挾海上風濤之氣。

這首詞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籠罩全篇,藉以抒寫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氣。“狂”雖是聊發,卻緣自真實。蘇軾外任或謫居時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況。如《十拍子》:“強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蘇軾時年四十,正值盛年,不應言老,卻自稱“老夫”,又言“聊發”,與“少年”二字形成強烈反差,形象地透視出、流露出內心鬱積的情緒。此中意味,需要特別體會。他左手牽黃狗,右手擎獵鷹,頭戴錦繡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獵裝,氣宇軒昂,何等威武。“千騎卷平岡”,一“卷”字,突現出太守率領的隊伍,勢如磅礴傾濤,何等雄壯。全城的百姓也來了,來看他們愛戴的太守行獵,萬人空巷。這是怎樣一幅聲勢浩大的行獵圖啊,太守倍受鼓舞,氣沖斗牛,為了報答百姓隨行出獵的厚意,決心親自射殺老虎,讓大家看看孫權當年搏虎的雄姿。上闋寫出獵的壯闊場面,豪興勃發,氣勢恢宏,表現出作者壯志躊躇的英雄氣概。

下闋承前進一步寫“老夫”的“狂”態。出獵之際,痛痛快快喝了一頓酒,意興正濃,膽氣更壯,儘管“老夫”老矣,鬢髮斑白,又有什麼關係!以“老”襯“狂”,更表現出作者壯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時代,國力不振,國勢羸弱,時常受到遼國和西夏的侵擾,令許多尚氣節之士義憤難平。想到國事,想到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處境,於是蘇軾借出獵的豪興,將深隱心中的夙願和盤托出,不禁以西漢魏尚自況,希望朝廷能派遣馮唐一樣的使臣,前來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這裡作者用了一個典故;據《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為雲中太守,抵禦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多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後來,文帝採納了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到雲中去赦免了魏尚)。其“狂”字下面潛涵的赤誠令人肅然起敬。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遼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畫,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下闋借出獵表達了自己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這首詞感情縱橫奔放,令人“覺天風海雨逼人”。從藝術表現力上說,詞中一連串表現動態的詞,如發、牽、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動形象。全詞表現了作者的胸襟見識,情感興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態橫生,“狂”態畢露;雖不乏慷慨激憤之情,但氣象恢弘,一反詞作柔弱的格調,“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滿陽剛之美,成為歷久彌珍的名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