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咽逐瘀湯

會厭逐瘀湯是清代著名醫學家王清仁創立的治療痘疹飲水即嗆的名方。

會厭逐瘀湯是清代著名醫學家王清仁創立的治療痘疹飲水即嗆的名方。我父親在王氏會厭逐瘀湯的原方基礎上加減運用治療梅核氣,效果滿意。
梅核氣是外感風邪引動肺胃積熱上升,侵襲咽喉所致,由於熱毒雍積,加之心情不暢,長期積鬱氣滯血凝而成。患者感覺咽喉有物梗阻,初如棗皮,繼而自覺有如腫塊,且不適感逐漸加重,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但吞咽正常。
二十年前家人因服用人參蜂王漿不當,引動肺火上炎,加之心情不好,導致肝胃不和,久之氣滯血凝,患了梅核氣。先後服過六神丸等藥,只有短效,後請過十多個大夫看過,服了四五十劑中藥,療效仍不十分明顯。後來,翻閱父親留下的醫書,發現在《傅青主女科》的空頁上寫著:“梅核氣是由氣滯血凝而成,用王清仁會厭逐瘀湯加行氣活血化瘀藥方可治癒——非其方無效,因其他藥物達不到會厭處。” 我茅塞頓開。於是用王清仁《醫林改錯》中會厭逐瘀湯加減,令其連服兩劑後病癒。此後,我用此方治好30多位梅核氣患者,均有顯效。
會厭逐瘀湯方中桃仁、紅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配合當歸、生地活血養血,使瘀血去而不傷血;柴胡、枳殼疏肝理氣,使氣行而血行;元參治喉部結毒壅阻,清利咽喉;桔梗根載藥上行,使藥力達到胸喉之會厭處;再加川朴、香附、烏藥、栝樓、薤白,進一步增強行氣、止痛、破瘀、消腫、化結作用,使邪氣自去,結毒消除。
【來源】《醫林改錯》卷下。
【組成】桃仁15克(炒) 紅花15克 甘草9克 桔梗9克 生地12克 當歸6克 玄參3克 柴胡3克 枳殼6克 赤芍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呃逆,慢喉喑,喉痹等屬氣滯血瘀者。
【各家論述】《江蘇中醫雜誌》(1984;6:28):本方由《傷寒論》四逆散以枳殼易枳實,合桃紅四物湯去川芎加玄參、桔梗而成。四逆散能調氣血,利升降;桃紅四物湯為養血活血方。去川芎者,因其辛溫性燥,恐傷陰津;增入玄參,意在助生地以滋養柔潤;桔梗乃利咽聖藥,能升降肺氣,並佐柴胡、枳殼升降氣機,引活血祛瘀藥上達病所。
【臨床套用】 聲帶小結:王某某,男性,35歲,1982年9月11日初診。訴咽部乾燥不適,聲音嘶啞已2個月,被宜春地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診斷為"聲帶小結"。經用四環素、喉片、北豆根片及清熱利咽中藥治療近月,效果不佳。證見形體壯實,口乾咽燥,聲音嘶啞,大便乾結,脈緩,舌苔薄黃,舌質稍紅,辨證為陰虛喉痹,瘀血內阻。治以養陰清熱,活血化瘀之會厭逐瘀湯加味:桃仁10g,紅花10g,當歸10g,生地10g,赤芍12g,桔梗12g,甘草5g,玄參21g,麥冬15g,柴胡10g,枳殼10g。每日1劑,水煎2次分服。15劑後,咽乾聲嘶明顯好轉,經耳鼻喉科檢查聲帶小結已見縮小。方已中病,囑續服15劑,經間接喉鏡檢查:聲帶小結已消失,回校任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