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日三烈士

曾日三烈士,男,1927年又受國民黨右派影響加入中國國民黨,1928年先後參加了七溪嶺和攻打遂川縣城的戰鬥,在井岡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3年春先後調任福建省軍區政治部主任、軍區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37年4月犧牲。

出生於一個較富裕的職員之家。1919年考入衡陽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在校一心讀書,不過問政治,拒不參加進步學生髮起的學生運動。1922年畢業後,到宜章縣稅捐局當職員,不久辭職到城郊第一區高小執教,並被選為第一區學務委員。1926年大革命高潮中,曾支持妹妹上女子學校,但平日仍閉門讀書,游離於革命鬥爭之外。1927年又受國民黨右派影響加入中國國民黨。大革命失敗後任縣勸學署督學官員。在白色恐怖中,目睹革命者遭慘殺,逐漸對共產黨人產生同情,並曾暗中幫助共產黨員轉移到外地。1928年1月,朱德智取宜章時,在酒宴上與反動縣長一道被起義軍逮捕。次日經共產黨員吳仲廉出面說情,才予釋放,並被安排到宜章縣蘇維埃政府編印宣傳資料。不久,擔任工農革命軍獨立第三師師部秘書,曾到白石渡、梅田一帶發動農民參軍,開展土地革命。同年4月隨部上井岡山,曾任工農革命軍第四師二十九團團部秘書,先後參加了七溪嶺和攻打遂川縣城的戰鬥。經過革命鬥爭的考驗,很快堅定了革命信心,並在井岡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秋,任紅四軍警衛連黨代表。1929年初,任紅四軍軍部秘書,隨軍挺進贛南閩西,開闢革命根據地。1930年8月,紅一方面軍成立,升任紅一方面軍政治部秘書長。不久,與吳仲廉結為夫妻。年底,調任紅三軍政治部主任,協助黃公略率部參加了第二、三次反“圍剿”的戰鬥。在1931年9月的方石嶺戰鬥中,指揮八師炮兵連作戰,戰鬥白熱化時,率炮兵連參加衝鋒,終將敵軍擊退。軍長黃公略在轉移東固途中犧牲後,參與指揮全軍戰鬥,與周子昆一道先後率部參加了攻打贛州、漳州等重要戰鬥。1932年春末,調任紅軍總政治部秘書長,後任紅三軍團政治部副主任。在參加樂安、宜黃和建黎泰戰役後,於1933年春,先後調任福建省軍區政治部主任、軍區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在極端困難的環境裡,從事加強地方武裝的建設工作,參與組建紅十九軍。同年夏紅十九軍改編為紅三十四師,兼任師政委,並率三十四師協助東方軍作戰,相繼收復清流、寧化、歸化、連城各縣。8月,又率獨立第八、九團攻打上杭境內白砂團匪的土圍子,取得了俘敵200餘人的勝利。同年10月,出席中共福建省第三次代表大會,參與主編大會日刊。1934年1月出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代表大會,並參加大會主席團的工作。同年調任紅五軍團政治部主任。10月隨作為全軍後衛的紅五軍團參加長征。曾率紅三十七團在興國高興圩一帶阻擊敵軍,掩護主力行動。1935年5月,代理紅五軍團政委。7月紅五軍團改稱紅五軍後,繼任軍政委兼政治部主任。8月代表紅五軍參加毛兒蓋會議。隨後與董振堂率紅五軍作為左路軍前鋒進入草地。當張國燾命左路軍停止北上,企圖分裂黨和紅軍時,當場予以堅決抵制,並拒絕在部隊中傳達分裂黨和紅軍的所謂“阿壩會議決議”。因此被張國燾視為眼中釘,於同年底調往紅九軍任政治部主任。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隨部西渡黃河編入西路軍,進入河西走廊,先後參與指揮紅九軍進行了乾柴窪、古浪等戰鬥。在古浪一戰中,由於敵眾我寡,激戰3晝夜後失利,部隊遭受重大損失。同年12月下旬,在梅家林子召開的西路軍總部會議上遭到錯誤批評,並調任西路軍政治部組織部長。1937年3月,率300餘人,掩護經臨澤、倪家營子慘敗後的西路軍總部於黎園口突出重圍。3月16日,又以西路軍第三支隊(又稱幹部游擊隊)政委的身份率總部人員及傷病員東入祁連山區,在天寒地凍,缺醫少藥的情況下,堅持武裝鬥爭。1937年4月下旬,接黨中央通知前往新疆會合。途中攻打安西不克,撤至紅柳園時被敵包圍分割。為掩護傷病員和婦女突圍,帶領部分戰士用火力吸引敵人,直至彈盡糧絕,被俘後慘遭殺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