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坤生

曾坤生

曾坤生,男,漢族,1956年1月出生,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82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政治系,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長期在高等學校從事經濟學、管理學科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後擔任過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碩士生導師。現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企業管理專業碩士生導師。

學術兼職: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理事、中國市場學會理事、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教育經濟研究會理事、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理事等職。

主講課程

經濟學類:區域經濟學、消費經濟學、制度經濟學、教育經濟學、企業理論。

管理學類:現代管理理論、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學。

研究方向

區域經濟發展與管理、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現代管理理論。

主要貢獻

多年來致力於區域經濟發展與管理、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現代管理理論等經濟管理類方向的研究,並取得了多項重要的科技成果。期間,擔任多個學術兼職,國內外發表的科技論文達100多篇。

主持課題

1.主持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湖南省產業集聚與園區發展研究”(2003—2005);

2.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西部大開發與湖南省空間組織模式的調整與最佳化研究”(2000-2001);

3.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西部大開發與湖南省產業組織模式的調整與最佳化研究”(2001-2004);

4.湖南省教育廳課題:“中國高新技術企業人力資源的有效和有序流動研究”(2001-2004);

5.國家郵政總局課題“郵政電子商務中若干網上郵政業務資費策略研究”(2000);

6.湖南省軟科學課題:“湖南省教育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展望”(2000);

7.湖南省軟科學重點課題:“教育產業發展的障礙與對策研究”(2000);

8.湖南省軟科學課題:“高新技術企業人才流動與智慧財產權保護研究”(1999);

9.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課題:“西部鄉鎮企業發展研究”(1993);

10.湖南省“九五”社科規劃課題“區域經濟論”(1996)。

11.湖南省社科規劃課題“湖南省經濟空間推移與區域調控對策研究”(1998);

12.湖南省教育委員會科研課題“消費者經濟學”(1998)。

著作

1. 人力資源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2.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高等教育產業發展.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年3月版.

3.區域經濟論——市場經濟與中國區域經濟.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版.

4.動態協調發展——邁向21世紀的中國區域經濟.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1998年5月版.

5.教育產業發展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7月版.

6.現代市場行銷學.企業管理出版社1993年出版.

7.形象設計.廣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論文

1. 高新技術企業人才流動的主要因素及模型分析.廣西社會科學2004(3).

2. CITISTATE理論與區域經濟管理體制重構.中國管理科學2003(專輯).

3. 企業績效、小企業擴張和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南方經濟2003(5).

4. 論湖南工業發展中的小企業戰略.湖湘論壇2003(3).

5. 國產化規則、TRIMS協定和提高汽車產業競爭力.廣西大學學報2003(5).

6. 教育產業發展呼喚範式革命.民辦教育發展動態2003(3).

7. 論高等師範教育財政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4).

8. 企業集群中的企業創新行為分析.國際經貿探索2003(5).

9. 論區域經濟動態協調發展.中國軟科學2000(4).

10.西部大開發戰略對中西部結合地帶產業經濟發展的政策效應分析.產業經濟專題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p404-415.

11. 堅持市場主導性原則發展中國高等教育.中國軟科學2000(11).

12. 加入WTO與中國高等教育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概述.經濟學動態2000(7).

13.西部大開發戰略對中西部結合地帶的政策效應分析.改革與戰略2002(9).

14. 信息技術革命與企業行銷管理.電子與信息化2000(1).

15.論高等教育收費政策的公平與效益問題.高教發展與教學管理模式探索.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3.p27-46.

16. 網路條件下的農產品市場行銷初探.農業現代化研究2000(4).

17. 網路時代的農業:全球化擋也擋不住.農民日報2000-08-05(8).

18. 我國中小企業現階段不宜多角化經營.中國流通經濟1998(2).

19. 論西部大開發與湖南產業經濟發展戰略研究.產業經濟專題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p393-403.

20. 西部大開發與湖南省區域產業經濟空間組織模式的調整與最佳化.產業經濟專題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p467-507.

21. 網路時代的農產品行銷:任何一個網民都是目標顧客.農民日報2000-09-09(8).

22. 綠色消費與糧油產品行銷,糧食與油脂2000(5);

23. 加入WTO與中國高等教育產業發展,後發與先聲——我國加入WTO後,湖南面臨的機遇、挑戰與對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6.

24. 加快發展中國高等教育產業的若干對策.青島大學高教研究2000(1).

25. 跳出傳統觀念,明確戰略重點.長沙晚報2000-5-9(10).

26.加快西部地區大開發的人力資源發展戰略問題.教育產業發展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p239-251.

27.論高校人才流動及其管理.教育產業發展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p272-281.

28. 論經濟空間推移與城市化建設.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2000(2).

29. 經濟空間推移與湖南城市化.城市經濟論壇2000(3).

30. 評《開放經濟學》.經濟學動態1998(2).

31. 西方空間結構理論的發展與評述.經濟學動態1999(10).

32. 佩魯增長極理論及其發展研究.廣西社會科學1994(2).

33. 湖南教育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社會藍皮書2001年:湖南社會形 勢分析與預測.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p270-298.

34. 美國零售商業行銷管理的新特點.中國流通經濟1997(5).

35. 論區域市場與全國統一市場的協調發展.北京商學院學報1998(3).

36. 生態旅遊資源開發中的外部性戰略芻議.生態經濟1998(1).

37. 論旅遊社區文化建設與旅遊消費發展.武陵學刊1998(1).

38. 當前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的基本趨勢.教育產業發展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p328-338.

39. 關於區域市場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幾個理論問題.改革與戰略1998(1).

40. 我國中小企業現階段不宜多角化經營.中國流通經濟1998(2).

41. 王夫之經濟思想初探.廣西社會科學1993(2).

42. 廣西區域產業結構轉換的問題與對策.改革與戰略1992(2).

43. 創建消費者經濟學的初步構想.學術論壇1993(4).

44. 再論創建消費者經濟學.廣西商業經濟1994(2).

45. 影響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運動的因素分析.消費經濟1993(1).

46. 中小企業危險管理問題初探.廣西經濟研究1993(9).

47.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質是消費者主體經濟.學術論壇1994(6).

48. 消費者是重要的市場主體.廣西日報1994-11-17.

49. 西方消費者顯示偏好理論述評.青年與未來1995(1).

50. CI戰略:現代企業管理新潮流.社會科學家1995(2).

51. 論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5(1).

52. 尹世傑消費者主權思想研究.尹世傑消費經濟思想研究.湖南出版社1995.

53. 從CIS看亞細亞商場.企業文化1995(2).

54. 服務市場及其行銷策略.青年與未來1993(春).

55. 試論斯密《國富論》中的消費經濟思想.廣西社會科學1996(1).

56. 論國際綠色消費與我國綠色行銷管理.廣西青年幹部學院學報1998(1).

57. 怎樣才能避免拖延時間(譯文).行為科學1993(6).

58. 論非自然要素的地域差異對區域市場形成的影響.廣西商專學報1996(1).

59. 怎樣才能成為優秀者(譯文).廣西共青團1993(2).

60. 走向幻滅的美國青年家庭夢想(譯文).青年與來1993(4).

61. 略論企業行銷中商品色彩的心理效應.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1).

62. 怎樣記住別人的名字(譯文).公共關係導報1992-12-8.

63. 怎樣培養孩子思考(譯文).基礎教育研究1992(3).

64. 全新的視野,可貴的探索 ─ 讀《中國小康水平研究》.廣西大學學報1996(1).

65. 怎樣與孩子談話(譯文).科學大觀1992(6).

66. 第二次轉移與共青團組織的發展.青年學研究1992(3).

67. 關於企業深化改革與共青團工作的幾個問題.青年與未來1992(2).

68. 關於公共關係與團組織發展的思考.廣西團訊1992(2).

69. 談談教師的公關意識及其培養.廣西教育1992(6).

70. 關於青年消費者抗逆能力的探討.青年與未來1992(1).

7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中小企業危險管理問題.廣西決策科學研究1993(秋).

72. 直復市場行銷的主要工具(譯文).青年與未來1995(3).

73. 規範股市運作和發行.改革導報1995-2-24.

74. 關於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若干問題.青年與來1996(2).

75. 中西部地區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問題與對策.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6(3).

76. 論我國消費需求與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問題.消費經濟1996(4).

77. 注意消費需求,把握增長速度和方向.廣西日報1996-8-1.

78. 對消費需求在經濟成長方式轉變中的作用的思考.廣西教育學院學報1996(3).

79. 加速發展國際保理業務 增強企業國際市場競爭能力.廣西大學學報1997(4).

80. 生態旅遊消費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改革與戰略1997(4).

81. 論生態旅遊消費.消費經濟1997(4).

82.論國際綠色消費與我國綠色行銷管理.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6).

83. 區域、區域關係與區域經濟發展.零陵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99(1).

84. “扶貧市場化”的一種思考.中國經濟時報1999-4-14.

85. 中國區域經濟成長機制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學報1999(4).

86. 中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廣西社會科學1999(4).

87. 消費者抗逆能力初探.廣西商業經濟1993(3).

88. 股市升溫:啟動內需的助推器.長沙晚報1999-7-4(6).

89. 加快推進國企改革,全面振興國有經濟.抓大放小十人談.李京文等著.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

90. 論國際綠色消費與我國綠色行銷管理.湖南師範大學學報1997(6).

91. 中部適度優先發展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廣西青年幹部學院學報1999(2).

92. 論我國消費市場假冒偽劣商品的問題與治理.消費經濟1999(4).

93. 論建立“優勢企業承包貧困縣(鄉)制度”.長沙社科1999(2).

94. 中國農村城鎮化的主要障礙與對策.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1999(1).

95. 中部五省適度優先展的戰略構思.廣西青年幹部學院學報1999(4).

96. 廣西少數民族地區鄉鎮企業發展戰略研究.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7增刊.

97. 企業網路資料庫行銷初探.電子與信息化1999(12).

98. 論生態需要與生態消費.生態經濟1999(6).

99. 論高校CIO與強化學校信息管理.教育產業發展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p405-412.

100. 論高等教育成本補償制度對教育公平的影響.教育產業發展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p122-131.

101. 湖南高中教育發展研究.教育產業發展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p195-209.

獲獎記錄

1.《區域經濟論》獲湖南省“五個一工程”一等獎(1999);湖南省第六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評比二等獎(2002.2)(排名第一).

2.《動態協調發展:邁向21世紀的中國區域經濟》,獲湖南省第六屆優秀社會成果評審三等獎(2002.2)(獨立).

3.《現代市場行銷學》,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五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996.12),全國青年幹部院校首屆優秀教材評選一等獎(1995.12)(排名第一).

4.《佩魯增長極理論及其發展研究》,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五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996.12);廣西第二屆青年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1996.6)(獨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