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厝垵家庭旅館

曾厝垵家庭旅館

曾厝垵,廈門現存最完善的也是唯一的原生態漁村。

基本信息

曾厝垵家庭旅館多重文化的交織

它的多重文化、它的多種信仰,它的歷史多變,以及它的城鄉定位……
總之,每當從它身旁路過時,都無法在腦海里快速地浮現出一個準確的辭彙來形容它:是農村,還是城區,抑或是城鄉結合部?似乎都不是。也許,這是一個農村的城市化進程在某個時段的狀態,是一個有過輝煌歷史的鄉村投影在這個時代的背影。也許在十年之後,它已經如同廈門其他片區一樣,找不到原本的鄉村氣息了。
就在半個月前,曾厝垵片區已經被列入了改造範圍,在它被變成一個社區之前,就讓文字和圖片來記錄它現在展示給世人的一切吧。

如煙往事

歷史上的曾厝垵一直是作為農村而存在的。那裡的人們以打漁和出租房子為生。曾厝垵的村民“男漁女耕,男人出去打漁,女人留在家裡耕田帶孩子。
漁村的形成,大抵是因為依山傍海的緣故吧。背靠高山,面朝大海,漁村的日子一開始過得自由而愜意。明初,廈門城建起來之後,身處廈門港南部的曾厝垵也成了軍事要衝。清代更是設水師駐守於此,辛亥革命後國民黨的“海軍航空處”和飛機場也在這裡。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後,曾厝垵軍事要塞的區位作用漸漸失去。
九十年代初,曾厝垵人還喜歡把抗日戰爭和兩岸對峙時期的事情掛在嘴邊。日本人從五通上岸後,對曾厝垵村進行殘忍的屠殺,至今仍是老人們心頭的抹不去的痛苦回憶。而兩岸對峙時期的故事,則顯得有些無厘頭:農民在海邊勞作,冷不防地有顆炸彈飛過來,停在腳邊,幸運的便逃過一劫,如果運氣不好,就“壯烈犧牲”了。雖然離奇,但從曾厝垵人的嘴裡說出來,又是千真萬確的。
曾厝垵的奇聞絕不都是沉重的,1929年,曾厝垵飛機場曾迎接了“中國第一個單人駕機飛越歐亞大陸的飛行員”陳文麟飛機的降落。陳文麟的“廈門號”飛機從倫敦起飛,途徑歐亞十幾個國家,行程1.5萬多公里,在5月12日飛抵廈門。當年這個事件,成為海內外媒體的熱談,更別說親眼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的曾厝垵村民。
嘆歲月如歌,往事如煙,這裡的一切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如今,曾厝垵被列入城區改造範圍,規劃建設成為廈門東南海濱的文教、療養、旅遊、居住區,建設安置房、片區市政道路、公建配套、集中綠化景觀等。而曾厝垵的自然村歲月,只能留在人們的回憶里了。

僑村風采

走在曾厝垵,隨處可見當年華僑遺留下來的痕跡。建築是最直觀的展示,當年華僑建造了大量紅磚古厝和南洋風格的“番仔樓”,至今仍有所保留。較大的住宅群甚至綜合兩種建築風格為一體:古建築的前面兩“落”的屋頂為馬鞍脊或燕尾脊,最後一“落”卻是南洋風味的“番仔樓”。如今,這些華僑房屋由華僑的後代或親戚居住、管理。只是它們現在也像鼓浪嶼的老建築一樣,正在一步一步地沒落了。
除了建築外,路旁散落的建築構件都在提醒著你,華僑經濟曾經對這個自然村產生的影響,斷殘的龍柱、來自呂宋的鐵花、台灣日據時代生產的瓷磚等等。
村里最有名的華僑,是曾國辦先生。曾國辦先生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在1927年和弟弟曾國聰一起投資建設了廈門思明電影院,但是,作為一個有遠見的投資者,他對廈門的貢獻並僅僅在於此。
早在1920年代,曾國辦就投資了當時的環島路(曾厝垵到鎮北關的一段鄉村公路,現在因城市建設已經發生變遷了),三、四十年代又合股投資了廈門到同安的海上運輸。改革開放之後,這位華僑已是年邁的老人,儘管他在曾厝垵的多數產業早已經毀於日寇手中,但是他在菲律賓再次表示委託子孫回家鄉投資。遺憾天不遂人願,他不久後就去世了,一切獨資、合資、合作也就煙消雲散。
現在,村里路邊的一塊石碑還記錄著他的事跡。
戰爭的遺蹟也充分表明華僑與曾厝垵血脈相連的關係。村裡的老人說,抗戰期間村里比較好的房子都被日本鬼子燒毀,小洋樓首當其衝。老人們猜測日本鬼子縱火“番仔樓”,是對閩南華僑泄憤。
後來由於多種原因,一個特殊的階級——閩南華僑從這個自然村漸漸淡出了。

家庭旅館

因為是個小漁村,直到十年前,這裡的客棧才開始發展,當地人並沒有太大的經營思路。因為得不到許可證,所有的客棧都是以家庭旅館的性質經營。頭幾年。數量還不多,就了了幾家,什麼“夢旅人”,“守望者”,“藍色小屋”。可以說是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吧。至到近幾年,新的家庭旅館不斷出現,比如“花田厝”“星願客棧”“252”“彼岸”,廈門星月客棧,“藏馬”,“童年小築”等。這些客棧各有特色,有的主人非常好客,待你如家人,有的環境好,可以看到海,有的主題鮮明。
廈門星月客棧、花田厝客棧、城果客棧還有童年小築、天泉客棧座落在曾厝垵這個廈門現存唯一的原生態漁村,這個小漁村就在環島路邊上,這裡可以看美麗的日出,呼吸新鮮空氣。
走出村子走到對面就是海。晚上可以去聽海聲,還可以在沙灘上奔跑,感受軟綿綿的清新。
一路上有許多風景,書法廣場(文房四寶),音樂廣場(藝術性與紀念性,知識性為一體),椰風寨(黃金海岸),廈大白城(美麗的沙灘),南普陀寺閩南文化淵源流長),廈門大學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的起始點與終點)。

環島路

曾厝垵就在環島路邊上,環島路可是很漂亮的路,每年的國際馬拉松賽(3月)都在這裡舉行,可以坐公車到國際會展中心(每年都舉行貿易洽談會),整個環島路很長,走路要走3個小時左右,打的很不方便,一般的士是不會來這裡閒逛的,到這條路的公車也不是很多.
晚上可以去逛廈門最繁華的中山路.坐到輪渡下車,看見麥當勞,那裡就是進口.晚上的中山路在燈光照耀下非常漂亮,整條街都是步行街,一直走到有公車的地方就走完了.
特產:廈門餡餅最有名.建議去大超市買,那裡便宜又新鮮.其他的海產可以根據需要到大超市買,廈門的大超市很多,沃爾瑪兩家,家樂福一家,好又多很多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