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廟

曹娥廟

曹娥廟位於上虞百官鎮曹娥江西岸。東漢漢安二年(143)五月,曹娥為救父,投江而死。元嘉元年(151),縣令度尚葬娥於江南道旁並立碑。宋元八年(1093),由江東移至西岸。今廟為民國23年(1934)於原址重建,坐西朝東。中軸線上有門樓、大殿、後殿、重樓;北軸線上有曹娥碑、雙檜亭、曹娥墓;南軸線上有山門、戲台、土谷祠、東嶽殿。殿內枋柱雀替及門窗多為鏤空細雕,十分精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江南第一廟”。

簡介

曹娥廟曹娥廟
曹娥廟位於百官鎮西岸的孝女廟村,被譽為“江南第一廟”。曹娥,時人稱為“孝女”,為頌揚其投江尋父而修建此廟,始建於東漢元嘉元年(公元151年),宋代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擴建。後幾度毀壞,幾經重建。目前的曹娥廟是1925年修建的。廟內主要建築有山門正殿後殿曹娥墓飲酒亭土谷祠沈公祠東嶽殿閻王殿戲台等,占地面積7000餘平方米。其規模之宏大、壯麗輝煌,且以眾多的雕刻和名人書贈的匾額而聞名於世。

建築藝術

曹娥廟曹娥廟
曹娥廟除很有氣魄的建築外,廟中的雕刻和書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雕刻與書法藝術,加上曹娥廟的建築渾然一體,曹娥廟猶如一座藝術陳列館。 曹娥廟有近兩千年的文化積澱,藝術品位相當高。如雕刻、壁畫楹聯和書法“四絕”飲譽海內外。 曹娥廟的雕刻以質地分,有木雕石雕、磚雕,以技法分,有圓雕、透雕、浮雕,雕刻技藝精湛,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曹娥廟的壁畫以置之連環畫的形式敘述了曹娥生前及死後傳說的全過程,線條圓潤流暢,構圖簡括,極具表現力,對研究民國繪畫史極具價值。 曹娥廟的楹聯數量之多,為其它廟宇所罕見。並且,楹聯作者層次頗高,于右任、居正、劉春霖、熊希齡、王震、李生翁、馬一浮、鄧散木等都屬民國文壇盛名人物。從這個意義而言,稱曹娥廟楹聯近集民國文壇大成不算為過。 曹娥廟的第四絕是蔡卞書的宋碑,碑書為行楷體,筆法靈動,神采飛揚,被譽為宋代行楷的典範。此碑歷經千年,堪稱鎮廟之寶,歷代書壇名流視作瑰寶。

歷史沿革

曹娥廟始建於公元151年,發展到今天,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大的發展階段。一是有近六百年歷史的江東廟。《後漢書.曹娥傳》:“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於江南道旁,為立碑。”這一階段廟宇雖也幾度興廢,但囿於“鐵面曹江”作祟,規模上沒有大的發展。二是北宋元祐間廟西遷現址。據清光緒《上虞縣誌》載:“曹娥廟在十都曹娥江西岸,舊在江東,屬上虞,後以風潮齧壞,移置今處,隸會稽。”廟宇西遷後規模有所擴大,但也僅建正殿五間。三是南宋嘉定年間,郡守汪綱擴建了曹府君祠及朱娥祠五間,另在正殿北首建雙檜亭。四是民國18年廟遭大火後,鄉紳任鳳奎募民資重建。這次修建不但進一步擴大了正殿範圍,而且還添建了飲酒亭、戲台等,奠定了現有廟宇布局嚴謹、錯落有致、氣勢恢宏的基調。鑒於年久失修,加之“文革”人為破壞,廟宇瀕臨坍塌,1984年浙江省、上虞市人民政府撥款,在文物部門主持下,鳩工庀材,歷時三載修葺廟宇,使這處古老的建築重新煥發出青春。[2]

故事傳說

曹娥廟曹娥廟
早先,曹娥廟很小,廟裡只有一個曹娥娘娘的神位。 一日,有人躲到曹娥娘娘的神位下,聽到外面追趕的腳步聲,嚇得連聲祝告:"娘娘菩薩救救,保佑我躲過難關,日後出山之日,一定重建廟宇。" 這人說完,聽得外面人聲遠去,心裡安定下來,朦朧進入夢鄉,夢見曹娥娘娘說:"脫去我的內衣,去某當鋪當二百兩銀子,日後上京,萬事大吉……" 一夢醒來,天已五更,這人不敢多留,就照娘娘夢中吩咐,脫了她的內衣,走了。 這個小伙子,名叫沈宏奎,本地人,從小父母雙亡,討飯過日子。這天撩人家曬著的衣裳,想換碗飯吃,被人發現追趕。當日他到那爿當鋪當內衣,朝奉一陳驚訝,原來他也得一夢,竟與眼前的事實一樣,便問要當多少銀子,沈宏奎說"二百兩",朝奉並無二話,依言照付。 沈宏奎到了京里,正逢皇上限期捉拿十八大盜。已捉到十七個,還缺一個。捕快正愁交不了差,一見沈宏奎這個衣衫襤褸的外地人,也就不管是非,抓去抵了數。 第二天,一道聖旨:午門問斬。沈宏奎被剝去上衣,綁到午朝門外,口口聲聲念叨:"娘娘呀娘娘,是你叫我上京,今朝我受冤枉,怎么不來救我?" 當時,看熱鬧的人很多,其中一個看台上掛著竹簾,簾內坐著御妹娘娘。聽見有人叫娘娘,撩起帘子一看,不覺笑出聲來,原來犯人個個赤脯,而沈宏奎臉孔金黃,身子雪白,恰好與她相反,她是臉孔雪白,身子金黃,算命先生說她是"玉蓋金瓶",照這么說,這犯人是"金蓋玉瓶"了。 監斬官聽得沈宏奎口叫娘娘救救,而御妹娘娘竟掀起帘子來看他,猜其中必有緣故,何況他是最後抓來充數的,忙叫留下沈宏奎,把此情上奏皇上。恰好太后也得到訊息,就以"一笑定姻緣",把沈宏奎招了駙馬。 沈宏奎招了附馬,想起曹娥廟裡的心愿未還,心裡著急。有個老臣給想了個辦法。這日一早,御妹哭奏皇上,說駙馬欺侮她。皇上見御妹頭髮散亂,衣裳被撕破,龍心大怒,下旨立斬駙馬。眾大臣說:"夫妻床上相罵是家常小事,再說斬了駙馬,以後娘娘……"皇上聞言,改判充軍。充軍充到哪裡?又有大臣說:"充他到東關曹娥,去凍煞、關煞、饞(讀曹)煞、餓煞!" 皇上順水推舟,沈宏奎就帶足金銀,到了曹娥,大興土木,擴建娘娘廟。
一年半載後,御妹想念駙馬,坐了龍舟來曹娥看望。沈宏奎正在釣魚,聽說御妹娘娘龍舟到岸,高興得丟下釣竿,趕到埠頭,一腳跳上舟。船上衛士見是個平頭百姓,大喝一聲,一刀將他殺死了。等御妹娘娘走出來,已經來不及了。
沈宏奎死後,曹娥人為了紀念他的功德,在娘娘廟的偏殿旁為他蓋了個"沈家台門",至今還在。

旅遊攻略

交通

交通:從上虞城區過汽車大橋,坐三輪車前往。

相臨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