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博物館

博物館由地上“歷史之門”和地下“大地之痕”兩部分組成,建築面積約2300平方米,由主展廳、曹休墓室本體和地面歷史建築等組成。 洛陽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稱,由於曹休墓本體70%位於擴建高速公路的路基下面,博物館可建設用地是夾在連霍高速公路主體和上匝道之間,長約300米,寬約45米。 整個設計方案將以曹休墓的遺址本體保護為優先,將博物館的主要功能放在地下,充分突出曹休墓遺址本體在場地內的主導地位,重現曹魏時期“不封不樹”的歷史場景。

三國名將曹休之墓在洛陽重見天日。墓葬後室北側發現一枚2厘米見方的銅印,瓦鈕,篆書白文“曹休”二字。2010年5月16日,經專家認定,該墓葬的主人就是曹魏時期赫赫有名的大將曹休。在綜合專家和社會各界意見及網民投票結果的基礎上,洛陽市最終決定由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和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共同進行曹休墓博物館的規劃設計。
博物館由地上“歷史之門”和地下“大地之痕”兩部分組成,建築面積約2300平方米,由主展廳、曹休墓室本體和地面歷史建築等組成。洛陽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稱,由於曹休墓本體70%位於擴建高速公路的路基下面,博物館可建設用地是夾在連霍高速公路主體和上匝道之間,長約300米,寬約45米。此外,橋樑下面空間淨高度只有1.8米,如採用地面布置大型建築,勢必影響高速公路正常通行。因此,設計方案最終確定為地下博物館,通過下沉廣場組織遊客步行參觀。
整個設計方案將以曹休墓的遺址本體保護為優先,將博物館的主要功能放在地下,充分突出曹休墓遺址本體在場地內的主導地位,重現曹魏時期“不封不樹”的歷史場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