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人

書·畫·人

《書·畫·人》是由2006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勞倫斯,譯者是畢冰賓 。

基本信息

內容摘要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類歷史就是不同文明交融的過程。“洋經典”系列為讀者推薦了一批小巧玲瓏的外國文化好書。小巧的篇幅容納了文明的博大,精緻的文字表達出了智慧的深沉。本書為叢書之一,是200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庫切的作品。它以小說和講座的形式討論了尊重動物尊嚴與權利的問題。本書內容涉及人類學、動物學、哲學和宗教學,不同的知識背景共同營造了一個異常廣闊的文學與學術交相輝映的天地。 本書是英國頗受爭議的作家D.H.勞倫斯的一部關於文學和繪畫的隨筆集。這本批評集當年反響不大,但隨著後人對勞倫斯研究的深入,這本隨筆集漸受重視,被譽為“現代文學批評中少有的傑作之一”。

作者簡介

D.H.勞倫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英國作家和詩人。生於礦工之家,畢業於諾丁漢大學學院師範班,當過工廠職員和國小教師。自幼習畫,練習寫作。在短短20年的寫作生涯中,出版了12部長篇小說、50多篇中短篇小說、多部詩集、大量的散文隨筆和一些翻譯作品,舉辦了畫展,出版了繪畫集,是英國現代文學藝術領域內罕見的文藝通才。其小說寫作風格跨越了寫實主義和現代主義兩個階段,並均有建樹,而在後現代主義理論觀照下,亦彰顯新意,成為文學的常青樹。其散文隨筆鞭辟入裡,汪洋恣肆,激情四射,頗具可讀性。

畢冰賓,生於1960年,河北保定人,1984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英語系並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資深翻譯。以筆名黑馬出版勞倫斯作品譯文十餘種,包括《虹》、《袋鼠》、《戀愛中的女人》、《勞倫斯文藝隨筆》和《勞倫斯中短篇小說集》,並完成了《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的翻譯(未出)。著有長篇小說《孽緣千里》和《混在北京》,散文隨筆集《心靈的故鄉》、《情系英倫》和《名家故居仰止》等。《混在北京》改編成同名電影后獲第1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編輯推薦

書只是玩具——思想的玩具嗎?

這本書的出版使讀者認識了一個瘋狂自白的勞倫斯,得以欣賞勞倫斯的散文文體,領略了他的批評精神。

——畢冰賓

圖書目錄

作畫

牆上的畫

直覺與繪畫

書話

霍桑與《紅字》

麥爾維爾的《白鯨》

達納的《兩年水手生涯》

《戀愛中的女人》自序

《三色紫羅蘭》自序

為《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一辯

陀思妥耶夫斯基

高爾斯華綏

富蘭克林

愛倫·坡

惠特曼

書·畫·人·講答問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各位大朋友、小朋友:

晚上好!

書·畫·人·講·答·問 書·畫·人·講·答·問

“SAWADEEKA”(做一個雙手合掌,指尖頂著鼻的動作)。這個動作和這句泰國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我在泰國公司工作,見到泰國人他們都會說這個:“三碗豬腳(潮汕話音)”,是你好的意思。現在教給大家,以後見到泰國人可以用潮汕話說“三碗豬腳”(笑聲)。聽不懂的也要學。國語說起來就是“三碗豬腳”。這句話一定要學好,因為學一句等於同時學會泰國話和潮汕話;更重要的是第二層意思,就是拜託大家今晚一定要口下留情喔。本來想兩個小時一直講完,但學生會不同意,說要留一個小時給學生提問題。現在已收集了同學們提的189個問題,而且大多是很尖銳的。我看了以後滿身大汗。(笑)大家都知道,汕頭大學是一所非常美麗的大學,是中國名校中最美的校園之一,它的建築非常好,也非常科學。但是剛才我們的主持人一介紹,我就覺得這裡的門有問題,太小了。因為等一下我走不出去,因為頭太大了,我現在已經找不到北了。大家把我捧得那么高,頭都大了,等一下我要找個木工來把門鋸大一點我才能走出去。

現在做什麼都要交稅,但吹牛是不用上稅的。(笑)等一下我會繼續吹,不停地吹。“班門弄斧”這詞大家都熟悉的,今天真是來班門弄斧了。也好,弄斧就要在班門前,因為要請魯班來指點是很難的,在魯班門前擺弄一下,他一看不順眼就教你幾招,那不就學到東西了嗎?所以今天晚上是專門到班門前弄斧的。本來我跟書記說我是不是應該戴一頂頭盔,以策安全。他說,放心,李總,汕頭大學的學生非常友善,也特別文明,你的頭盔就免了吧。所以我今天不戴頭盔來,(笑)希望今天大家多多關照,口下留情。

好了,我們來講正題。

首先我介紹一下正大集團。大家都知道中央電視台播出的正大綜藝節目。很多人曾經和我說過,“我是看著正大綜藝長大的”,我一聽就樂了。(笑)正大集團在中國確實是家喻戶曉的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到現在已經有87年的歷史了。2006年,我們謝國民董事長被美國《福布斯》雜誌評為全世界50位最具影響力的企業領袖之一。我們潮汕人出了兩位這樣的企業領袖,一位是李嘉誠先生,一位是謝國民先生。

那么正大是做什麼的呢?可能在座的不大清楚,但應該知道以前有一家店叫正大萬客隆,前一段時間叫易初蓮花,最近又改名為卜蜂蓮花。(笑)大家一笑,我就得解釋一下。正大萬客隆是跟荷蘭合作的,它的業態是半倉儲式的,半批發半零售。後來我們希望發展得快一些,結果合作雙方的發展理念不一樣,所以我們把萬客隆的股權買過來了,改為易初蓮花。為什麼叫易初蓮花呢?因為謝國民的父親叫謝易初,用他的名字來做店的名字。後來,我們再三商量,決定改為卜蜂蓮花。因為第一,正大是國際化的,在世界各地都用“卜蜂”這個名稱;第二,謝老的名字決定以後只用於集團捐建的醫院、學校等慈善公益事業,所以中國的門店就改名為卜蜂蓮花。

泰國正大集團最優秀的業務是生產人類能源,我們的養蝦業,全世界Number one;我們的養豬業、養魚業、養雞業等等,這些產業都排在世界前列,所以說我們生產人類的能源。汽車在馬路上行走,要是沒有汽油,它就會停下來,人要是沒有食物,就無法生存。我們的主業是做這個,當然也不只這個,房地產、商業等等都做。今天我把我們的集團介紹給大家,我也把我們的團隊——卜蜂蓮花粵東地區的整個團隊帶來了,特別是,我們的人事部經理也來了,今天我來演講,同時我們也來招工,希望有汕頭大學的英才成為我們的同事。請我們的團隊站起來,讓同學們認識一下我們的團隊。(掌聲)

謝謝,大家對你們非常歡迎。

講完正大集團,下面來講一下淡浮院。你們看到布告欄上寫的是硯峰山人李聞海,李聞海是什麼樣的,硯峰山人又是什麼樣的?今天我想跟大家說明一下。淡浮院蘊含著道家、儒家、佛家的精神,但它不是宗教的建築物,它代表一種文化,是一座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博物館,也是展現中泰文化交流的一個場所。現在已經初具規模,位於潮州硯峰山森林公園上。淡浮院還設有一個書院,叫硯峰書院。有人說,它是迄今潮汕地區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一個文化景點。那裡經常舉辦一些學術研討活動。我們也跟汕頭大學一樣,請一些名人來講學,比如饒宗頤先生、文懷沙先生。我們最近也準備請余秋雨先生來演講。主要是講一些有關文化學術方面的內容,商業的內容比較少。大家看到兩個名字,一個是硯峰山人,一個是李聞海。什麼意思呢?汕頭大學隗芾教授為我的畫冊寫的序中說到,在商海用名“李聞海”,在學海用號“硯峰山人”。今天我第一次透露個秘密,我大約在20年前,發現我有一個崇拜者,一個偶像,這是誰呢?是李叔同。(喔!全場附和)李叔同年輕的時候,風流才子;老的時候,一代宗師。他出家以後叫弘一法師。他的偉大在什麼地方呢?一輩子當兩輩子用!他本來是雄心勃勃地想留學日本,然後回來拯救中國。結果失敗了,一氣之下,出家了。我想,他既入世,又出世。一個和尚一生下來就當了和尚,那他知道社會上的事情嗎?不知道;一個老是在社會上混的人,他也不知道佛家裡面的一些道理。李叔同就兼而有之了,於是,一個人變成兩個人,一輩子變成兩輩子。我偷偷地學他,我當然沒有他的學識,也不是生活在他那個年代,但我想,“人生”有三層樓。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就是宗教。能否也像他一樣,既能對藝術、對儒、釋、道進行研究,同時也管理好我的企業。有些人會問,這會不會矛盾?不會矛盾。我在正常上班的時候準時上班,繼續做好我正大集團的副總裁;業餘時間好好研究釋、道、儒。所以我想:能把短暫的人生分成兩世,那該多好啊!

工作上的事情,我會交給李聞海處理;遇到事業發展瓶頸或者工作難題時我會交給硯峰山人去思考。硯峰山人思考解決方法之後,就交給李聞海去實踐。我覺得這樣不錯,很多事情因此而事半功倍。

今天演講的第一個題目是“書”,“書”是指讀書,其實我是最沒有資格站在這裡講讀書的。為什麼呢?因為我7歲讀國小一年級,就爆發文化大革命,那時候讀書,每天就是整老師,給老師起小名,其他的事情都不記得了。讀到高一的時候,父親怕我下鄉當知識青年,就幫我找工作,我就到了一家區辦廠當車床工。嚴格地說,我從國小一年級到國小畢業從來沒有上過一堂正式的課,所以我在這裡講讀書是最沒有資格的。後來為了裝出有文化、有知識的樣子,就去申報職稱,終於評了一個高級經濟師。當時還挺年輕的,30多歲就拿了一個高級經濟師。每年高級知識分子開會的時候,我就混在裡面。有人老是說,你走錯路吧?其他人都六七十歲,哪來一個高級知識分子這么年輕啊?後來又去“一塔湖圖”的北京大學哲學系讀書。為什麼叫“一塔湖圖”呢?北京大學有三個最招牌的標誌,在座的汕頭大學圖書館館長也是北京大學的學生。一個塔,博雅塔,一個湖,未名湖,還有一個中國高等學院最大的圖書館,所以是一個塔,一個湖,一個圖,(笑)在“一塔湖圖”的北京大學讀哲學。我沒有跟你們一樣,有那么好的命,能好好地讀書,所以你們千萬要珍惜啊!

我來講一講我的讀書體會,雖然我沒有機會讀書,但我對讀書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講給大家聽,如果不對的話,你們就批判。這就是為什麼我要戴著頭盔呢?就是怕講得不對大家砸啊。(大笑)我讀書很現實,一定要讀了有用的,讀了沒用的書我不看。若是有人對我說某本書某個章節非常好,好在什麼地方?在商業上,或者對人生的感悟上是有啟發的,我就拚命地看,看不懂也看。我恨不得要把它吞下去,慢慢的把它消化掉。那些無關緊要的書我就不看,連摸它的想法都沒有。有位高人跟我講,書是四方形的,如果你沒有讀活,沒好好去運用,你越讀頭腦就越四方。所以一定要活學活用。毛澤東曾說過:從有字之書搬學問,不如從無字之書搬真理。我想書本是別人寫的,智慧是別人的,你看得再多,也是別人的,只有消化了才是自己的。我永遠記住一句話“知識永遠不等於智慧”。你們一定要好好修完學業,把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智慧,知而獲智,智達高遠,不然這書就白讀了。

很奇怪,我們潮汕這些大的企業家,像李嘉誠先生,我們的謝國民董事長,很多很多企業巨擘,為什麼他們的學歷都那么低,但成就卻那么高。我肯定他們有獨特的讀書方法,他們讀的是社會大學的書,讀的是實用學。我每次看到好的書,都儘量把書上的知識化為自己的,而且我會儘快地把學到的知識拿去實踐,試試看這個方法是否可行?也許不可行,不可行就把它扔掉;可行的話,這個方法就會終身陪伴我。

有句話說,大道無常,迷時師度,悟時自度。這個大道是無常的,講不清道不明。當你迷失方向的時候,老師來引導你。但是最後要化為自己的智慧,還是要靠自己感悟的。最好用的知識往往是別人教不了你的。

我從國小到中學,一直沒機會好好讀書,但我喜歡畫畫,喜歡音樂,而且我的選擇都非常特別,都是最接近心靈的。今天在這裡給大家講,我沒有華麗的詞語,我只是把心裡真實的東西,捧出來和大家交流。

我選擇的樂器是什麼?是笛子。為什麼呢?因為笛子離心最近,就象說話一樣,用心用心氣吹的。其它樂器呢,鋼琴也好,其他的也好,它們離心遠一點,這是第一;第二呢,吹笛子時是看不見手指的,只能憑感覺。你熟練了以後,每次吹笛子,都已經忘記手在動了。而是用氣、用心在吹,在敘說心裡話。這是我選擇這種樂器的原因。當然了,更重要的原因,是買不起其他樂器。我買的第一支笛子是一塊三毛半,我記得已經是全力以赴了。看別人彈鋼琴我流口水,連摸都摸不到。

我畫畫也一樣,沒有老師教,方法都是自己琢磨出來的,的確與眾不同。我不追求任何的線條與技法,只把心裡的想法畫出來。我工作也一樣,全心全意地工作,一點花俏的事情都不做;讀書講話都一樣,不會也不喜歡用華麗的詞語、誇張的線條,因為這樣會不真實。我想這就是我讀書的感悟。

今天向大家透露一個秘密,我首次公布的,一直以來,我都想把硯峰山人和李聞海拆開。拆開以後怎么走呢?我還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該好好走下去。力爭用智慧丈量人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