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鼓

更鼓

更鼓,又作更點。即指夜裡為報知時刻而於每更敲打大鼓。我國古代一般皆實行之,此法亦行於禪林。從黃昏至破曉為一夜,共分五更,每更皆由香司(叢林中,專司報時之職稱)司掌打鼓報時。

基本資料

詞目:更鼓

拼音:gēng gǔ

注音:ㄍㄥ ㄍㄨˇ  

基本解釋

1. [clapper's sound]∶報更的鼓聲。

默坐數更鼓更鼓啊,一聲聲這般急。——聞一多《深夜底淚》

2. [A kind of drums used to announce the watches]∶舊時報更所用的鼓。  

引證解釋

指報更的鼓聲。

宋 蘇軾 《次韻定國見寄》:“默坐數更鼓,流水夜自逆。” 清 陳維崧 《永遇樂·京口渡江用辛稼軒韻》詞:“一江燈火,隱隱揚州更鼓。” 聞一多 《深夜底淚》詩:“更鼓啊,一聲聲這般急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