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待何時

更待何時

更待何時,漢語詞目。 注音:gèng dài hé shí。 釋義:指不必再等待,已到了該說該做的時候。

詞語

更待何時

拼音

gèng dài hé shí

出處與詳解

更:再,復。指不必再等待,已到了該說該做的時候。

1、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臨濟玄禪師法嗣》:“我將手向伊面前橫兩橫,到這裡卻去不得,似這般瞎漢不打更待何時?”

2、明 施耐庵《水滸》第六十五回《托塔天王夢中顯聖 浪裏白條水上抱冤》:“兄弟!你不回去,更待何時!”

3、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八回:“殺我親兄,此冤不報,更待何時!”

4、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官兵三英戰呂布》:俺哥哥斬了華雄,不就這裡殺入關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時?

5、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回:既到這裡,不殺天子謀大事,更待何時?

用法

作謂語;指不必等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