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陽城遺址

曲陽城遺址

曲陽城遺址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曲陽鄉城南村西的北小嶺南。曲陽城自西漢始為東海郡曲陽縣縣治。城址略呈長方形,南北長260米,東西寬200米。1987年,南京博物院、連雲港市博物館考證為漢代曲陽縣城遺址。城址略呈長方形,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300米,城垣保存完好。出土漢筒瓦、板瓦、瓦當、陶尊、銅鏡、軍假司馬銅印等文物。1995年4月公布為江蘇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3日,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曲陽城遺址曲陽城遺址
《漢書》記載,西漢曲陽為東海郡轄縣,東漢為曲陽候國,屬下邳國,城東北90里有朐山(今海州錦屏山),北60里有羽山(今東海縣羽山),曲陽城所處地理位置及城內出土文物時代與文獻相符,曲陽縣地名也保存至今。即漢于吉得道教經典《太平青領書》的曲陽(《後漢書·襄楷傳》,〈李賢注〉),又是太平道教起源於連雲港市境內的歷史見證。

1987年,南京博物院、連雲港市博物館考古工作者考證為漢代曲陽縣城遺址。

文物遺存

遺址略呈長方形,城系夯土板築而成。夯層、夾眼接清晰可見。城形制略呈長方形,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300米,城垣保存好,城基寬15米,殘高5-5.5米,東西北三面各有原城門的豁口,長50米、寬40米。城外未見壕溝遺蹟,城內地面多漢陶片,俯首可拾。歷年來,這裡還出土過漢筒瓦、板瓦、瓦當、陶尊、銅鏡、“軍假司馬”銅印等文物。

遺址保護

1995年4月公布為江蘇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3日,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