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薪族

曬薪族是指網友在網上曬薪水,曬單位的讓人玩味的一族人

簡介

曬薪族曬薪族

曬薪是箇中性且讓人玩味的辭彙,其對個人關注度極高的隱私又露又隱地表達方式,與中國人含蓄的氣質相一致。這個詞語在過往的一兩年里頗為光火。

所謂“曬薪族 ”,就是指將自己薪水條中的全部明細項目如數公布在網上。登錄各大入口網站和知名論壇,從“董事長女秘書的工資條”到“碩士畢業6年被老婆罵的工資條”,公布工資條的帖子比比皆是,而且點擊量和人氣都極為可觀。

現狀

曬薪族曬薪族

曬薪水和大庭廣眾之下曬內褲的心理有些相似:把本是隱私的東西拿到公開場合說事,一方面要想方設法證明確有其事,一方面又得謹小慎微避免暴露真實的個人信息。乍看來,這是件很奇怪的事情。
一個職場人樂顛顛地曬工資,那是愛好;一堆人曬工資,那就成了集體浮躁;數以千計萬計的職場人士毫不遮掩地曬工資,那就是歇斯底里的癔症,姑且以“曬薪癖”概括。從危害程度上講,曬薪癖聽上去不寒而慄,於人於己卻有副作用,並且這種副作用更多地表現為心理上的戕害。

四種類型

這年頭曬啥的都有,並且曬啥都有目的、講回報,倘若最不該暴露的被曬出來了,這裡面的機關或許也就最深。從不同目的,我們將曬工資的典型人群進行了區分。

哭窮抱怨型

央視主持人阿憶在2006年開曬工資以哭窮的先例,2007年模仿之風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絕地淹沒了網路。哭窮抱怨型的曬薪癖們對工資的微薄、福利的匱乏、所受職場尊重的稀缺,表達了憤慨。這類曬薪癖容易受大環境的影響。城市權威部門每次發布職工平均工資標準,這類露薪癖就會群起而懷疑之、抱怨之、攻擊之;CPI的季度數據公布出來,他們也會在網路上聯動,再一次聲討物價上漲對生活帶來的壓力。他們有時候因為官方高層的表態而歡欣鼓舞,認為可以不再做低薪一族;有時又會對紅頭檔案嗤之以鼻,然後繼續抱怨。
易感人群:不少白領每月的可支配收入在1000-2500元之間,他們中的憤憤不平者是哭窮抱怨型曬薪癖的中堅力量。他們對收入並不滿意、對職業發展的前景表示憂慮。他們出入高級寫字樓,並不缺少與不少企業高管或是行業精英打交道,如果這些因素沒能在正方向上鼓舞他們,便只能從反方向激發他們曬薪的決心。

炫耀找抽型

月薪七八千動輒1萬、2萬以上,公司好像他家開的、年終獎動不動翻幾番的帖子,一般出自炫耀找抽型的曬薪癖。炫耀的內容往往還附加著交通餐飲通信等福利補貼的範圍和金額(怎一個多字了得)、自有住房的數量和地理位置(大城市在一二環之內、小城市在市中心)、帶薪或公派旅遊次數及目的地(說不準就有巴黎、夏威夷)等等。因為炫耀,所以找抽。網友們對這類曬薪癖的的口誅筆伐在網路上隨處可見,調侃戲謔的俯拾皆是,殺氣騰騰的更是不在少數。
易感人群:有意無意間,外企白領或金領、壟斷行業從業者容易成為炫耀找抽型的曬薪癖。他們有時候哪怕只是不經意地客觀展示,都會招來網民們的狂轟濫炸。當然,其中一部分人確實因為優越意識、精英意識而在網路上大秀一把,卻沒想到他們純屬自討苦吃。

鳴冤辯護型

對政府職能部門、壟斷行業企業的薪酬進行批評和炮轟之後,鳴冤辯護型的曬薪癖們被激發,開始在網路上大行其道。工資、補貼、雙薪、年終獎、考勤獎、計畫生育獎等等,都會在額度上有新的數字披露,數額往往是減少,在發放規則上則有更多新的解釋,總的趨勢自然是趨嚴。這類曬薪癖還有一個重要特點,會義正詞嚴地“打假”,強調那些把本行業、企業、部門薪水說得高得離譜的曬工資行為是“擾亂視聽”、“唯恐天下不亂”,有的時候還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網路發帖秩序做一番感言。
易感人群:電力、菸草、石油等壟斷行業企業的職員和公務員,構成了鳴冤辯護型曬薪癖的主體。如果說那些把“薪水說得高得離譜”的工資條可能是不平分子的假託之作,那么鳴冤辯護工資條出自高工資福利的實際受惠者,一般是沒有太多疑問的。真理越辯越明,工資越變越高,這一部分曬薪癖或當好自為之。

研究總結型

研究總結型曬薪癖分為兩類。一類是個體,往往是準備跳槽者。發了自己的工資條後,再換上不同的馬甲論壇里炒作一番,吸引更多的曬薪癖主動曬工資,他自能好好總結一下行業薪情,為自己的跳槽做準備。一類是將薪水視作重要商務信息的團體,主要是薪酬研究方面的項目組或者獵頭機構等等,他們先是試探性發帖,進而引導大家曬工資來實現科研或者商業目的。不少薪水調查報告的數據收集,事實上出自曬薪癖們的貢獻。
易感人群:在一些人力資源的專業網站裡,研究總結型曬薪癖活躍在其中的BBS里。這些網站的瀏覽者不像入口網站那樣龐雜,曬工資的信息往往及時準確,能夠滿足研究總結型曬薪癖的需要。

古今案例

眼下人們都在熱議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據說這起源於240年前的瑞典。中國古代沒有這一制度,但不乏各具特色的“曬薪族”。
蘇東坡曬肚皮,曬出一肚皮的“不合時宜”;蘇東坡“曬薪”,曬出一肚皮的哀怨淒涼。他晚年被貶海南時,所有財產只剩下一所透風漏雨的“桄榔庵”,連吃飯都成了大問題,於是寫信向友人發牢騷,說朝廷還欠他三年的俸錢共兩百貫錢幣,按京都幣值計算也有一百五十貫。真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天性樂觀的蘇大學士,這時也苦惱得像被欠薪的民工。
蘇東坡最羨慕的人當屬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我似樂天君記取,華顛賞遍洛陽春”。白詩人一生相對安逸,他可謂古代最著名的“曬哥”,喜歡曬情史,更喜曬工資———“俸錢萬六千,月給亦有餘”,這是他剛參加工作任校書郎時的工錢,科級幹部水準;“俸錢八九萬,給受無虛月”,這是他最後升為太子少傅時的薪酬,部級領導待遇,相比第一份工資,已狠狠漲了近十倍。不難看出老白在曬薪之時,帶有一份滿足甚至炫耀心理,這在現代某些官員眼裡有些不可理喻。更難能可貴的是,白居易曬薪時還流露出一些慚愧之情———“月慚諫紙二千張,歲愧俸錢三十萬”;“厚俸將何用,閒居不可忘”……因此與其說老白在炫耀,不如說他以此警誡自己:不要辜負了自己所拿的俸祿,為官要盡職盡責,對得起國家和“納稅人”

與此相仿的是蜀國丞相諸葛亮,他借“曬薪”來表達自己鞠躬盡瘁、精忠報國之志。他晚年時在《自表後主》中寫道:“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在給友人李嚴的信中,他還“曬”出這樣的細節:“吾受賜八十萬斛,今蓄財無餘,妾無副服。”一代名相的老婆連件像樣的換洗衣服都沒有,這不知要讓多少官員為之汗顏!不僅如此,諸葛亮還對他的“身後清廉”作出保證:“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還別說,有些官員的財產就屬於死後被“曬”的,其中既有清官也有貪官。海瑞去世後,御史王用汲開出海瑞的遺產清單:俸銀10餘兩,綢緞兩匹、麻布一匹……更讓人唏噓的是,臨死這天,這位“傻傻”的老兄竟然還很精明地算出兵部給他多發了六錢銀子的柴火錢,吩咐他的老僕一定要送回去。
與海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曾與他同朝為官的宰相嚴嵩,對這個大貪官的抄家工作竟然前後持續了二十餘年,當時專門編了一本書《天水冰山錄》來記錄其被抄財產,其中,有金13171.65兩,淨銀2013478.9兩,各式金銀器皿、玉器、首飾、家具和珍貴字畫、珍貴書籍數千件,房屋宅基地57所,田地山塘27161.819畝……真是“太陽一出冰山落”,人性的貪婪可見一斑。

各方觀點

要講一點“曬德”、“露德”
在中國,一個單位的薪水事實上是個半透明的東西;而如果跨行業審視,這薪水有時就是參不透的偈子。同時考慮到崗位、關係鏈、企業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職場人對曬薪癖的評定確實大相逕庭。
專家 :不負責任的曬薪易誤導
人力資源專家表示,曬薪癖雖然主要活躍在網路上,但也應該對自己的言論負責。國家人事部中國人才研究會常務理事、廣州市韋博俊傑人才顧問公司總經理鄭惠忠表示,在一些知名網站,不少曬工資主帖的跟帖數以萬計,影響力不小,不少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也確實會在這些帖子裡發掘信息,那些不負責任的曬薪癖將會對他們產生誤導作用,讓沒有經驗者對行業、企業、崗位產生錯誤認識。
廣州南粵人才市場總經理魏福樹提醒說,求職者不要以網上所曬工資標準向企業提出薪酬要求,因為這些數據無法甄別,就算數字本身是真的,也缺少地域、企業文化及盈利能力等必要參照,所以不具備指導性。
經理人:非職場人的職業行為
智聯招聘(廣州)市場部相關負責人符靈莉女士表示,一部分人在網上曬工資其實是在抱怨,這不是一個職場人士的職業行為,對職業經理人這個層面的職場人來說,這種做法尤其不妥。
在經理人層面,反對曬工資的觀點並不少見。曾在港資企業供職的職業經理人龍行女士表示,工資往往是個人勞動價值最直接的體現,如果從業者認為公司給予的工資標準不符合自身的價值,職場人士可以與公司商談。如果沒有調薪的可能,職場人要么選擇離開公司,尋找能夠給予價值體現的新公司,要么就堅持著呆下去,調試心態,尋找新的機會,曬來曬去沒意義。
白領:曬是一種發泄
在國內一家紐西蘭培訓公司工作的白領岳女士在接受記者MSN線上採訪時表示,曬工資能起到激勵自己、刺激別人的作用,某些時候能讓自己更自信。據她介紹,外國同事雖然一般不會曬工資,但對別人的工資條還是有一定的興趣。
騰訊一位白領則表示,年輕職員自己拿得少,有不滿情緒,找一個地方發泄一下,其實是挺好的方式和渠道。這位主管表示,和那些炫耀找抽的曬薪癖相比,這種曬薪癖為減壓所做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