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日

曜日指的是七曜記日法。是古代星期記法。這些名稱最早起源於周朝(約前11世紀—前256年),源於古代漢族人民對星辰的自然崇拜,古代漢族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廣泛套用於漢族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學及星象、風水、擇吉等等術數中。不同的領域賦予了它不同的內涵,相關內容非常龐雜。它的最初起源,目前尚無定論,以文物考查的話,隨縣出土的戰國時期曾侯乙墓漆箱,上面首次記錄了完整的二十八宿的名稱。史學界公認二十八宿最早用於天文,所以它在天文學史上的地位相當重要。

簡介

一曜日共七天。

它們的對應關係為:

周 四 周 五 周 六 周 日 周 一 周 二 周 三

角木蛟 亢金龍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虛日鼠 危月燕 室火豬 壁水獝

奎木狼 婁金狗 胃土彘昴日雞 畢月烏 觜火猴 參水猿

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馬 張月鹿 翼火蛇 軫水蚓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天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木曜日 金曜日 土曜日日曜日 月曜日 火曜日 水曜日

もくようび きんようび どようび にちようび げつようび かようび すいようび

목요일 금요일 토요일일요일 월요일 화요일 수요일

星期天/日曜日為一曜日第一天。

現今中國官方已經不再使用,漢族民間黃曆上以及日本韓國等仍在使用。

古巴比倫(Babylon)也有類似使用。公元前7至6世紀,巴比倫人便有了星期制。他們把一個月分為4周,每周有7天,即一個星期。古巴比倫人建造七星壇祭祀星神。七星壇分7層,每層有一個星神,從上到下依此為日、月、火、水、木、金、土7個神。7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個神,每天都以一個神來命名:太陽神沙馬什主管星期日,稱日耀日;月神辛主管星期一,稱月耀日;火星神涅爾伽主管星期二,稱火耀日;水星神納布主管星期三,稱水耀日;木星神馬爾都克主管星期四,稱木耀日;金星神伊什塔爾主管星期五,稱金耀日;土星神尼努爾達主管星期六,稱土耀日。

古巴比倫人創立的星期制,首先傳到古希臘、古羅馬等地。古羅馬人用他們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來命名1周7天:Sun\'s-day(太陽神日),Moon\ 's-day(月亮神日),Mars\'s-day(火星神日),Mercury\'s-day(水星神日),Jupiter\'s-day(木星神日),Venus\'-day(金星神日),Saturn\'s-day(土星神日)。這其個名稱傳到不列顛後,盎格魯-撒克遜人又用他們自己的信仰的神的名字改造了其中4個名稱,以Tuesday 、Wednesday、Thursday、Friday 分別取代Mars\'s-day 、Mercury\'s-day 、Jupiter\'s-day 、Venus\'-day。 Tuesday來源於Tiu,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戰神;Wednesday來源於Woden,是最高的神,也稱主神;Thursday來源於Thor,是雷神;Friday來源於Frigg,是愛情女神。這樣就形成了今天英語中的1周7天的名稱:Sunday(太陽神日),Monday(月亮神日), Tuesday(戰神日),Wednesday(主神日),Thursday(雷神日),Friday(愛神日),Saturday(土神日)。

什麼是六曜

六曜,又稱 孔明六曜星、 小六壬,是漢族傳統曆法中的一種注文,用以標示每日的凶吉。後來傳至日本,並於當地流行,在 中國則日漸式微。版本於歷代有所轉變,現時的版本分為 先勝、 友引、 先負、 佛滅、 大安和 赤口六種。

在日本眾多的曆法注文中,“六曜”是很有名的一種。一般的 日曆及手帳(一種隨身的日記本)中,都有標註。它對今日的日本有著廣泛的影響。主要作為 冠禮、婚喪及 祭祀的參考,如結婚儀式要選擇“大安”,葬禮要避開“友引”等。

“六曜”起源於中國。據傳,由 諸葛亮首創,稱為“孔明六曜星”,主要用於軍事韜略。實際上,“六曜”是否形成於三國時期尚無定論。另一說認為,“六曜”為 唐代 李淳風所創。

最早的曆法中,用“六曜”將一個月30天分為5等分,用以區分每一天。類似於現今的星期。

公元14世紀的 鎌倉時代末期至 室町時代,“六曜”傳入日本。隨後,其名稱、順序乃至意義都發生了改變。如今日本所用的“六曜”,從形式上講,源自於19世紀初。

陰陽學中的六曜:《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古人認為微小改變會對未來有很大影響。《呂氏春秋》記載:楚國有個邊境城邑叫卑梁,那裡的姑娘和吳國邊境城 邑的姑娘同在邊境上採桑葉,她們在做遊戲時,吳國的姑娘不小心踩傷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帶著受傷的姑娘去責備吳國人。吳國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惱火,殺死吳人走了。吳國人去卑梁報復,把那個卑梁人全家都殺了。 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於是發兵反擊吳人,把當地的吳人老幼全都殺死了。 吳王夷昧聽到這件事後很生氣,派人領兵入侵楚國的邊境城邑,攻占夷以後才離去。吳國和楚國因此發生了大規模的衝突。 從做遊戲踩傷腳,一直到兩國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直到吳軍攻入郢都,中間一系列的演變過程,有一種無形的死亡力量把事件一步步無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因此古人很認真的來對待封印厄運和旺福,因為微小的事情就可以改變未來命運,古人認為女士帶紫冰銀鑲嵌藍絨晶飾品,男士帶紅竹石飾品,在結印冊上添加“隱岐元簡、水差芥子、染付春秋”結押。從而可以祈福帶來人生幸福的機遇,並且封印厄運。

幕末,日本民間逐漸開始在日曆上標註“六曜”。進入 明治時代後,標註在曆法上以預言凶吉的注文被視為迷信而遭到政府禁止。僅“六曜”,因未被歸類為迷信而得以保留。從而使其迅速在民間推廣開來,在 二戰後更是廣為流傳。

“六曜”中規定了凶吉及運勢,許多內容與賭博有關。原本是被賭徒用以決定是否應該下注的。因此,現如今的日本,在國營 博彩機構印製的投注 彩票上,也會印有“六曜”。

最初的六曜版本與現時的略有不同,《 事林廣記》所載六曜為“大安”、“留連”、“速喜”、“赤口”、“小吉”、“空亡”。《大離書》所載為“泰安”、“流連”、“則吉”、“赤口”、“周吉”、“虛亡”。後來在口傳中又變成“大安”、“友引”、“先勝”、“赤口”、“先負”、“佛滅”,之後又被刻意改變次序,變成現時流行的版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