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赤紅

暴風赤紅

暴風赤紅是電影《環太平洋》里的中國機甲,重1722噸,高76米。戰鬥力極強,由魏氏三胞胎駕駛,是唯一一個可以三個人操控的機甲。駕駛員們必須做到“人神合一”,大腦之間彼此連結,共同分享記憶和意識,達到行動同步一致性。當巨型怪獸“尾立鼠”從海底衝出來,“暴風赤紅”第一個正面迎敵,其獨有的三臂設計是幾個機甲里最先進的。其實,作為一部好萊塢電影,結果不難猜到——美國機甲“危險流浪者”的兩位操控者才是最後的倖存者。

基本信息

簡介

電影《環太平洋》中,中國“獵人”機甲戰士赤紅暴風(Crimson Typhoon)。重1722噸,高76米,主要在香港戰場作戰,是片中唯一一個需要三人駕駛的機甲戰士。其外形出色,採用大獨眼造型,頭部具有變焦望遠鏡功能,頸部非常靈活。右臂配有雙拳,可以在肉搏戰時發揮效力,左臂具有生物識別功能,可鎖定怪物的骨骼進行精確打擊。作為五款機甲中最輕的一款,它的警惕性、攻擊性以及防守力都能得到極大的提升。

基本資料

機甲名稱:赤紅暴風(Crimson Typhoon)

機型:第四代機甲(Mark-4)

建造地:中國常州

電影《環太平洋》角色暴風赤紅海報 台灣版電影《環太平洋》角色暴風赤紅海報 台灣版

啟動日期:2018年8月22日

重量:1722噸

高度:76米

作業系統:“三陽”地平線閘道器(Thr-Sun Horizon)

動力核心:“午夜”環形處理核心 九(Midnight Orb 9)

格鬥風格:中國功夫、泰拳、過肩摔

必殺武器:手部鏇轉刀 “雷暴雲” (又稱雷雲)電磁炮(位於左臂 電影中未使用)

準乘人員:3人

作戰任務:中國香港戰場

性能與裝備

頭部為28-GO//三人並列式一體操作艙,全液晶面窗結構,具有變焦望遠鏡功能。

頸部為34R0111/sterno活塞位於操作艙底部,大大增強頸部連線的靈活性。

右臂為雙臂結構,液壓驅動,可發展雷雲陣型。

左臂為加密型多瓣葉電磁炮,具有生物識別功能,可鎖定怪物的骨骼。

足部為“阿基里斯”減震裝置,腳踝附有磁力流變學阻尼器。

參數設定(滿分10)

五款機甲官方剖面圖,還有“速度、能量、護甲”三項指標的對比參數。

速度:9

能量:8

護甲:6

“暴風赤紅”官方剖面圖“暴風赤紅”官方剖面圖

擊殺怪獸數:七(總戰績排名第二)

設計思路

“暴風赤紅”是所有31款機甲中唯一一個第四代產品(原本俄羅斯也是第四代,後期設定中被改為第一代老掉牙的產品),比美國的機甲還先進(第三代),略遜於澳大利亞的第五代機甲。成功保衛香港七次,被稱為格鬥能力最強的機甲。但片中最後在香港一戰與怪獸戰鬥了一小會兒腦袋就被擰了下來。

花絮

“暴風赤紅”頭部獨眼的造型來自於電影《2001太空漫遊》

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的HAL 9000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的HAL 9000

“暴風赤紅”身體行動風格來自於美國WBC、WBA中量級冠軍小梅威瑟,同時也融入了中國功夫。

由於電影中的設定,機甲駕駛員是採用多人共通性駕駛。駕駛員們必須做到“人神合一”,大腦之間彼此連結,共同分享記憶和意識,達到行動同步一致性。因此駕駛員之間要強調協調,身體機能接近。“暴風赤紅”的最初設定原本是四隻手臂,但華裔四胞胎實在太少,最後只能將左臂改成電磁炮,變成了三隻手臂。

扮演三位駕駛員的演員是來自加拿大的華裔三胞胎劉氏兄弟:劉智福、劉智滿、劉智堂(Mark Luu、Charles Luu、Lance Luu)。

網友評價

“暴風赤紅”駕駛員:華裔三胞胎劉氏兄弟“暴風赤紅”駕駛員:華裔三胞胎劉氏兄弟

雖然影片把機甲部隊的總部設立在中國香港,主戰場也在香港的維多利亞灣,但中國的機甲好像並不太爭氣。當巨型怪獸“尾立鼠”從海底衝出來,“暴風赤紅”第一個正面迎敵,其獨有的三臂設計是幾個機甲里最先進的。

可惜在與怪獸打鬥了不到三個回合,“暴風赤紅”的腦袋就被捏爆了,三兄弟也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打醬油”。

這一情節與片方大肆宣傳的中國機甲如何威武的口徑大相逕庭,惹來影院裡哀聲一片:“中國的機甲倒得也太快了吧!”

其實,作為一部好萊塢電影,結果不難猜到——美國機甲“危險流浪者”的兩位操控者才是最後的倖存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