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綠背鸕鶿

暗綠背鸕鶿

暗綠背鸕鶿也叫斑頭鸕鶿,為大型水鳥。夏羽黑綠色而富有光澤。分布於太平洋東海岸和海島,暗綠背鸕鶿主要以魚類為食。暗綠背鸕鶿在我國種群數量較稀少,不常見。

基本信息

名稱及分類

拉丁目名 PELECANIFORMES

中文目名 鵜形目

拉丁科名 Phalacrocoracidae

中文科名 鸕鶿科

拉丁屬名 Phalacrocorax
中文屬名 鸕鶿屬

拉丁種名capillatus

英文名 Temminck's Cormorant

中文名 暗綠(背)鸕鶿 Temminck's Cormorant

俗名 斑頭鸕鶿, 特明氏鸕鶿, 丹氏鸕鶿

命名人(Temminck et Schlegel, 1850)

原始屬Carbo

原始文獻

in Siebold, faun. Jap., Aves: 83

模式產地

日本

生境

棲息於寬闊的水域, 如池塘、湖泊等, 築巢於海邊的懸崖峭壁的岩石間

概述

暗綠背鸕鶿暗綠背鸕鶿
暗綠背鸕鶿也叫斑頭鸕鶿,為大型水鳥。夏羽黑綠色而富有光澤。嘴長直而尖,較粗壯、呈圓錐形,先端彎曲成鉤狀。嘴、眼先和眼周裸露無羽。尾較長而圓,尾羽14枚。翅較寬長,初級飛羽11枚,第2枚初級飛羽最長。背、肩和翅上覆羽暗綠色,頰後方、後頭和後頸雜有自色絲狀羽,兩脅各有一大的白斑。

虹膜綠色,嘴暗角褐色,下嘴基部、眼區裸露皮膚和喉囔橙黃色,眼後頰部白色。腳粗短而強壯,黑色,內側綴有黃色。四趾向前,較扁平,趾間具全蹼。冬羽和夏羽相似,但頰後、頭後和後頸無白色絲狀細羽,脅亦無白斑。

大小

大小量度為:體重2500克,體長800—840毫米,嘴峰60—71毫米,翅300-380毫米,尾127-195毫米,跗跖58-65毫米。
描述:體大(81厘米)的黑色鸕鶿。似普通鸕鶿但兩翼及背部具偏綠色光澤。繁殖期成鳥頭及頸綠色具光澤,頭側具稀疏的白色絲狀羽,臉部白色塊斑比普通鸕鶿大,腿也具白色塊斑。冬季黑褐色,頦及喉白色。嘴基裸露皮膚黃色。幼鳥胸部色淺。
虹膜-藍色;嘴-黃色;腳-灰黑色。
叫聲:繁殖期外通常無聲。

繁殖

繁殖期4-6月。通常幾對在一起成小群繁殖,亦有單對孤立繁殖的。營巢于海岸和海島岸邊,通常置巢於人類難以靠近的懸岩岩石上或突出於海中的懸岩上。也有在離海岸2—3公里遠的針葉樹上營巢的。通常在4月中旬至4月末開始營巢。巢由枯草和海草構成。每窩產卵4-5牧。卵的大小為60-64×38-43毫米、平均63×40毫米。卵的顏色為白色。

幼鳥

幼鳥似成鳥,但翅上覆羽和三級飛羽略灰色,具黑褐色羽緣。背暗褐色。頦、喉和臉的兩邊暗白色,下頸黑色,羽毛基部白色。上胸白色。綴有黑色斑點,下體中部白色,兩脅和尾下覆羽黑褐色,臉部裸露皮膚和喉囊黃色。嘴灰色,嘴峰黑色,腳和趾亦為黑色。

分布

分布於太平洋東海岸和海島。北到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南部海岸和鄰近島嶼、薩哈林島、千島群島,往南到朝鮮、日本、北海道和我圍東部沿海及其鄰近島嶼。冬季可以進一步往南到日本九洲、伊豆群島、琉黃群島,小笠原群島、琉球群島和我國南部沿海及台灣。我國主要繁殖於遼東半島、河北、山東煙臺和青島。冬季遷徙到福建、雲南和台灣等地。
分布範圍:繁殖於朝鮮日本、庫頁島及薩哈林島;冬季南遷經過沿海海域至中國東南部。
分布狀況:罕見及不定期的冬候鳥見於台灣福建沿海。迷鳥有至雲南南部。夏候鳥在遼寧、河北及山東有記錄。

習性

喜峻峭岩崖。幾乎完全為海鳥。常被漁民養來捕魚。
棲息於東太平洋溫帶海洋沿岸和鄰近島嶼及海岸上,冬季和遷徙期問也見於河口及鄰近的內陸湖泊。性喜集群。常成群生活。
暗綠背鸕鶿主要以魚類為食。
多數為留居型鳥類,在最北部繁殖的種群冬季亦多在繁殖地附近不凍的海域越冬。亦有少數往更南的海域遷徙或遊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