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痧

暗痧,病名。痧證之一。指痧證中之慢而輕者,或慢而重者。

相關

①郭志邃分析此病,常見“心中悶悶不已,欲食不食,行坐如常,……但漸漸憔悴,日甚一日,若不知治,亦成大害,此痧之慢而輕者也,放之即愈。亦有頭痛發熱心中作脹類於傷寒;亦有寒熱往來,似瘧非瘧,悶悶不已;亦有咳嗽煩悶,有似傷風;亦有頭面腫脹,兩目如火;亦有四肢紅腫,身體重滯,不能轉側,此痧之慢而重者也。誤服熱湯、熱酒、熱物,遂乃沉重;或昏迷不醒,或痰喘氣急、狂亂見凶。如遇是證,必先審脈辨證的確,果系何因,在表者刮,在中者放,在里者或、或、或煎劑,必須連進數服,俟其稍安,漸為調理。”(《痧脹玉衡·暗痧》)可選用寶花散、沉香鬱金散蒺藜散等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