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探索

《普通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探索》是由林向陽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8年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普通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探索

書名:普通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探索

出版社: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9月1日)

叢書名: 中國體育博士文叢

平裝: 22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4400293, 7564400293

條形碼: 9787564400293

商品尺寸: 23.2 x 15.4 x 1.6 cm

商品重量: 340 g

內容簡介

《普通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探索》主要內容:從我國高校體育教材發展史上看,教材與課程有著密切的關係,教材使課程計畫和課程綱要成為可供操作的依據,它不僅能夠使課程綱要中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轉化為可供教師和學生理解和操作的具體方案,而且其內容和編排體系也反映了一定時期社會對體育教育的影響和教材編制設計者一定的課程理念和教學理念。因此可以說,教材改革是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通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探索》作為體育課程的載體,它的編制一直頗費神思,同時又是期望最多、非難最多的一個工程。1985年以來,儘管高校體育教材編寫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終難有大的突破,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即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研究還不能夠為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實踐活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理論研究的滯後必然導致實踐的茫然和低效,因此,作為一個研究課題,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研究是一個長期性課題,它有待於體育教育工作者從不同視角、以不同方法進行深入持久的探索。基於此,《普通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探索》嘗試從體育教材編寫可資借鑑的理論入手,在分析和探討體育教育價值轉型的基礎上,重新確立高校體育教材目標,構建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框架,並對構成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理論框架的三個主要元素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最後,《普通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探索》對教材編制過程中的評價、高校體育教材編制現狀、教材多樣化進行了研究探討。本研究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期待能為後續者的研究奠定鋪路基石。本文創新之處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提出體育教育目標的分類和層次的確定是設計與編寫體育教材的核心問題,是不同學段教材內容銜接的關鍵所在。本研究根據學習理論將體育教育的五個領域目標分為認知、運動技能、情感態度三種學習類型;同時,根據教育目標分類理論將體育教育目標分成可以觀察和測量的不同層次,這就為教材內容的選擇與改造提供了依據,為教學結果的測量與評價規定了標準,為解決長期困擾人們的教材重複問題指明了方向。第二,從“體育教材內容選擇、組織、呈現”三個維度對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理論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整體研究,突破了以往體育教材理論研究較為零散、尚無系統的研究狀況。長期以來,體育教材內容的選擇依據幾條原則來選擇,實踐證明這些教材內容選編原則的功能是很有限的,在實際判斷和篩選具體教材時並不能成為一個實用的標準。本文提出了“任務分析”理論,為教材內容的選擇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方法途徑。在對高校體育教材組織結構的研究中,根據體育學科的特點,揭示了根據不同的組織要素來安排教材內容順序,教材可呈現出分離、線性、層次及網狀等多種不同的內容結構,體現出教材內容組織的多樣性,從而為體育教材多樣化提供了理論基礎。所構建的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理論框架對高校體育教材建設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所提供的方法和技術在編寫實踐中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第三,首次對“體育教材編制過程中的評價體系”進行研究,通過對教材編制不同階段評價目的、評價主體、評價過程和評價指標的研究,初步構建了體育教材編制評價的標準和框架,強調編制過程中的評價對提高教材編制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總之,本研究打破以往對體育教材編制研究的感性化、經驗化的研究方式,從理論層面入手,結合當前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實際需要,系統地闡述了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原則、方法和範式。

作者簡介

林向陽,男,漢族,福建仙遊人。198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體育系,獲教育學學士學位。1989年進入福建師範大學公共體育教研室任教,2001年起在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田徑教研室任教。2003年考入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攻讀體育教育訓練學博士學位,2006年獲教育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大學體育和區域體育。現為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體育教育訓練學大學體育研究方向碩士生導師。2007年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近年來主持的重要課題有:2008年國家社會科學規劃一般課題《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主幹課系列教材結構與功能的研究》、2007年國家體育總局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關於福建晉江特色體育產業的研究》、2007年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我國區域體育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的研究》,主持完成福建省教育廳社會科學規劃課題3項,參與完成省部級課題2項;在體育類核心刊物、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參與編寫教材2本,多篇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獲得中國體育科學協會學校體育分會、全國高等師範院校學校體育協會和福建省高校體育協會優秀體育科研成果獎。

目錄

導論

第一節 選題依據

第二節 研究對象、範圍及方法

第三節 文獻綜述

第四節 研究觀點及限制

第一部分 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基礎

第一章 體育教材設計本體論

第一節 教材設計概述

第二節 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教育理念

第三節 體育教材的基本屬性與功能

第四節 體育教材設計的系統觀

第二章 學習理論與體育教材設計

第一節 學習理論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體育學習過程及特徵

第三節 學習理論在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中的套用

第三章 體育教學理論的研究進展與教材設計

第一節 論教材的教學論基礎

第二節 教材與體育教學過程

第三節 體育教學規律、原則與教材設計

第四節 高校體育教學模式與教材的特點

第四章 教育傳播理論與體育教材設計

第一節 教育傳播理論述略

第二節 傳播理論的基本觀點與教材設計的最佳化策略

第二部分 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框架

第五章 體育教材內容的選擇與組織

第一節 關於“體育教材內容”的討論

第二節 體育教材內容的選擇原則

第三節 任務分析理論:體育教材內容選擇的理論探討

第四節 體育教材內容組織的反思與重建

第六章 高校體育教材呈現方式的探討

第一節 體育教材知識呈現策略的探討

第二節 體育教材的文字敘述

第三節 體育教材圖表設計與表達的探討

第七章 體育教材編制過程的評價

第一節 教材分析與評價概述

第二節 教材評價的主體、標準及過程

第三節 體育教材編制過程評價的框架

第三部分 高校體育教材現狀與展望

第八章 高校體育教材現狀與展望

第一節 高校體育教材現狀的分析

第二節 高校體育教材編制的時代特徵

第三節 高校體育教材多樣化的思考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