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覺禪寺

普覺禪寺

新加坡面積最大的佛教寺院,光明山普覺禪寺,它一直積極的推廣佛教教育,並把佛法與公眾的距離拉近。於1920年由轉道法師所創辦。

基本信息

普覺禪寺

新加坡面積最大的佛教寺院,光明山普覺禪寺,在本地佛教徒的心目中扮演著獨特的角色。多年以來,它一直積極的推廣佛教教育,並把佛法與公眾的距離拉近。

普覺禪寺普覺禪寺

1920年由轉道法師所創辦。在那個年代,許多到來參訪的出家人都沒有棲身之所。光明山普覺禪寺為了迎合這瞬息萬變的世界,在其弘法的努力已茁壯的成長。為了普覺眾有情,我們願以悲智為引導,成為一個培育積極推廣,學習及實踐人間佛教文化的模範國際佛教中心。於是在1921年,便展開了普覺禪寺的建設。因普覺禪寺立於光明山(即過去的“海南山”),所以過後便總稱為光明山普覺禪寺。寺院在轉道和尚的領導下逐漸的成長,而佛法的弘揚也因而在本地開始紮根了。

歷史:

於1920年,新加坡佛門鼻祖-轉道和尚覺察到建立弘法道場與出家眾寮房的機緣已成熟。在那個年代,許多到來參訪的出家人都沒有棲身之所。於是在1921年,便展開了普覺禪寺的建設。

因普覺禪寺立於光明山【也就是過去的“海南山”】,所以過後便總稱為光明山普覺禪寺。寺院在轉道和尚的領導下逐漸的成長,而佛法的弘揚也因而在本地開始紮根了。

於1943年,新加坡佛門鼻祖,轉道和尚在普陀寺圓寂,享年七十二。

於1947年,宏船長老成為了本寺的住持。秉著堅毅不拔的毅力,長老與信徒們一步一腳印的逐步發展並擴充本寺至到現今的規模。光明山普覺禪寺已成為新加坡面積最大,莊嚴無比的修行道場。宏船長老於此也創辦了每月一次的大悲法會,並且永不言倦的弘法利生。

普覺寺在宏船長老的領導之下逐年發展起來,從人跡罕到的荒山, 轉為婦孺皆知的大剎,在二十餘年內,歸依弟子達六千餘名,儘是新馬各階層拔萃挺秀的人士。普覺寺也是成千上萬的佛弟子修身養性、修學佛法的好地方。在短短的幾十年內,普覺寺具體地湧出獅城,呈現在國內外前來參訪觀禮的僧俗人士之前,使教內外人士, 生起對佛教的尊敬。

於1980年,光明山修身院建竣。這是由宏船長老的歸依弟子- 房地產發展商何蕙忠的家族公司以530萬元所興建的。在1994年11月16日,總統王鼎昌探訪光明山修身院時,對這老人之家的清潔設備和高素質服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宏船長老於1990年12月25日安然示寂於普覺禪寺, 使新加坡失去一位德高望重的佛門高僧 。 長老徒眾有28萬人之多, 遍及天南地北 , 齊中社會聞人如林紹良 , 何蕙忠等等都受其感召渡化 。

1991年5月9日,演培長老出任普覺禪寺住持,普覺禪寺舉行盛大,莊嚴的進山升座典禮,共約有8000名佛教徒前來觀禮,是新加坡自開埠以來最盛大的寺廟住持進山儀式。進院儀式根據佛教叢林時代的“百丈清規”而編訂的,這是本地佛教徒第一次見到。 1994年,隆根長老接任成為本寺住持。 過後,菲律賓大乘信願寺與華藏寺住持瑞今長老則續隆根長老後擔任本寺第五任住持。於2004年6月5日,釋上廣下聲大和尚升座成為現今第六任住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