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寺[甘肅蘭州市城關區寺廟]

普照寺[甘肅蘭州市城關區寺廟]

蘭州普照寺,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年間(約627--649),在宋、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遺址在今蘭州市武都路中段的蘭園少年宮。昔日全盛時,殿宇雄偉、塑像精美、文物薈萃、為蘭州諸寺院之冠。寺內藏有歷代經卷6358卷,其中公元1419年刻印的《永樂南藏》638函,現藏於甘肅省圖書館。

基本信息

簡介

普照寺普照寺
蘭州普照寺,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年間(約627--649),在宋、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遺址在今蘭州市武都路中段的蘭園少年宮。昔日全盛時,殿宇雄偉、塑像精美、文物薈萃、為蘭州諸寺院之冠。寺內藏有歷代經卷6358卷,其中公元1419年刻印的《永樂南藏》638函,現藏於甘肅省圖書館。
清末民初,普照寺方丈釋眾誠,號悟明上人(俗稱藍大師),其視寺院經卷為生命,持戒嚴謹、道場莊嚴。1933年春季,開壇傳授三壇大戒,得戒僧尼數百人。後又邀來西北弘法的湖北名僧心道法師入寺講經,共辦“護國息災”法會,宣講反侵略、反邪教和眾生平等的主張等,吸引了眾多善男信女及各界人士,使寺院香火旺盛,信徒雲集。
1939年,日本侵華空軍狂轟濫炸蘭州時,具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普照寺遭劫,使“視經卷為生命”的藍大師與藏經樓同為灰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