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學術文化新論

《晚清學術文化新論》是2010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史革新。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晚清學術文化新論晚清學術文化新論
《晚清學術文化新論》內容簡介:近年來,北師大歷史學院的教師們潛心學術,以探索精神攻關,陸續完成了眾多具有原創性的成果,在歷史學各分支學科的研究上連創佳績,始終處於學科前沿。特別是嶄露頭角的部分中青年學者的作品,已在學術界引起較大反響。為了集中展示北師大歷史學院的這些探索性成果,也為了給中青年學者的後續發展創造更好條件,我們組編了這套“北京師範大學史學探索叢書”,希冀在促進北師大歷史學科更好發展的同時,為學術界和全社會貢獻一批真正立得住的學術力作。這些作品或為專題著作,或為論文結集,但內在的探索精神始終如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程朱理學與晚清“同治中興”

一、嘉道年間理學思潮的涌動

二、程朱理學復興的重要契機

三、程朱理學與“同治中興”

四、理學復興現象的歷史透視

第二章 晚清理學經世思想

一、“義理經濟”合一的思想結構

二、“求變”、“務實”的基本思想內涵

三、理學經世思想的歷史地位與影響

第三章 晚清陸王心學的復甦與學術論辯

一、王學在晚清時期的復甦

二、程朱陸王之辨的開展

三、程朱陸王調和論的彈奏

第四章 晚清漢學的興衰變遷

一、晚清漢學的局部性發展及其衰落

二、晚清漢學的基本特徵

三、晚清漢學的歷史影響與地位

第五章 從“漢宋鼎峙”到“漢宋合流”——晚清漢宋學的關係

一、宗宋學者對漢學的猛烈批判

二、“漢宋合流”的學術發展趨勢

三、晚清漢宋學關係透視

第六章 晚清諸子學的萌發與復興

一、晚清諸子學的悄然興起

二、甲午戰爭後諸子學發展的新局面

第七章 16世紀60至90年代西學在中國的傳播

一、西學在中國傳播的新形勢

二、西學傳播的社會影響

三、西學在晚清傳播的歷史思考

第八章 戊戌維新運動與中國近代學術文化

一、揭示了中國近代新文化主導精神

二、新型知識群體的最初集結

三、對近代新文化建設的重大貢獻

四、中國近代文化發展的里程碑

第九章 辛亥革命時期的近代科學傳播

一、辛亥革命時期近代科學傳播途徑的擴大

二、辛亥革命時期輸入的科技新知和傳播主體的轉換

三、辛亥革命時期國人科學思想的進步

第十章 20世紀初西史東漸與中國近代新史學的發軔

一、中國近代新史學的醞釀

二、20世紀初年的西史東漸

三、近代中國新史學的形成及其基本主張

第十一章 西學對晚清學術的影響

一、援西學入儒學的初嘗試

二、借鑑西學,破舊立新

三、對西學研究方法的借鑑

第十二章 陳壽祺與嘉道年間閩省學風的演變

一、兼漢宋、博古今的通儒

二、“通經致用”的治學宗旨

三、開學術新風的一代名師

第十三章 曾國藩的理學思想

一、探求理學的思想歷程

二、基本理學觀念

三、“理學經世”論的代表者

第十四章 倭仁與晚清理學

一、恪守程朱理學道德論的一代儒宗

二、在新舊文化衝突的潮流中

三、理學主敬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第十五章 黎庶昌的“亞經”說及改革科舉議

一、以“亞經”輔經說

二、改革科舉議

第十六章 梁啓超研究宋明清理學的學術歷程

一、早歲對理學的研習

二、破除蔽障,啟蒙為先

三、出入於學術研究和啟蒙精神之間

第十七章 嚴復與中國近代文化學術

一、沐浴中西文化風雨激盪的洗禮

二、批判封建舊文化的健將

三、闡明科學與民主的內涵,構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內容

四、“介紹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第十八章 嚴復關於近代國家理念的闡釋

一、用民權說抨擊舊的國家理念

二、用進化論闡明國家的起源

三、關於國家內涵的闡述

第十九章 章太炎的社會思想

一、章太炎社會觀的形成

二、“熔中西學為一爐”的社會思想

第二十章 章太炎的佛學思想

一、章太炎習佛心路歷程考察

二、章太炎對佛學思想的闡發

三、章太炎習佛原因透視

第二十一章 劉師培與晚清學術

一、近代學術研究的多方面成就

二、近代學術研究的思想特色

三、不可忽視的歷史作用

第二十二章 王韜與近代西學的傳播

一、傳播西學的宣傳家

二、引進西學的文化活動家

三、引進傳播西學的特點

四、瑕不掩瑜的歷史功績

代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