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羲之蘭亭序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支道林等名士41人,雅集於會稽蘭亭,流觴曲水,飲酒賦詩。 王羲之為詩集作序,《蘭亭序》就是當時酒後所書的手稿。 《蘭亭序》在陳以前未名於世,初唐始見於文獻,最早著錄於褚遂良《右軍書目》,但不久又陪葬唐太宗於昭陵。

內容介紹

《晉王羲之蘭亭序(馮承素摹本)》內容簡介:王羲之《蘭亭序》正是書風由質趨妍的代表性作品一一或許出於這一原因,後人把它美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支道林等名士41人,雅集於會稽蘭亭,流觴曲水,飲酒賦詩。王羲之為詩集作序,《蘭亭序》就是當時酒後所書的手稿。據傳,王羲之次日酒醒,數度謄清,均不及原稿。《蘭亭序》在陳以前未名於世,初唐始見於文獻,最早著錄於褚遂良《右軍書目》,但不久又陪葬唐太宗於昭陵。所幸的是,唐太宗在“貞觀十年(636),乃拓十本以賜近臣”(劉鍊《隋唐嘉話》)。此後,《蘭亭序》分作兩脈:一是摹本與臨本,相傳出自趙模、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初唐國手;二是刻本,最著名的是傳為歐陽詢拓臨,摹刻於唐朝內府的《定武蘭亭》,至於各種翻刻本則不計其數,據統計,僅較著名者就有140餘種之多。
為便於學習,本冊選用了最為人稱道的3個《蘭亭序》版本,以及《平安帖》、《快雪時晴帖》、《孔侍中帖》等9個唐摹本,讀者可相互比較,以求深入理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