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文苑

晉書文苑

顧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人也,博學有才氣。 顧愷之說道:“千山競秀,萬川爭流。 ”因此世上傳說顧愷之有三絕:才絕,畫絕,痴絕。

原文

顧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人也,博學有才氣。人問以會稽山川之狀,愷之云:“千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愷之每食甘蔗,恆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漸入佳境。”
尤善丹青,圖寫特妙,謝安深重之,以為有蒼生以來未之有也。每圖起人形,妙絕於時。嘗圖裴楷象,頰上加三毛,觀者覺神明殊勝。
尤信小術,以為求之必得。桓玄嘗以一柳葉紿之曰:此蟬所翳葉也,取以自蔽,人不見己。愷之喜,引葉自蔽,信其不見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傳愷之有三絕:才絕,畫絕,疾絕。

注釋

丹青:指繪畫
小術:小技巧,小法術
若:好像
恆:常常
善:擅長
傳:流傳

翻譯

顧愷之字長康,是晉陵無錫人。父親顧悅之,當過尚書左丞。顧愷之博學有才氣,曾經創作《箏賦》,寫成以後對人說:“我這篇賦和嵇康的《琴賦》相比,不懂鑑賞的人一定會因為它後出而遺棄,有鑑識能力的人將會認為高奇而推重。
桓溫提拔他為大司馬參軍,十分親近他。桓溫去世後,顧愷之拜謁桓溫的墳墓,賦詩道:“山陵崩溟海枯竭,魚鳥依靠什麽!”有人問他說:“您這麽看重桓公,為他哭的樣子大概可以看得見吧?”顧愷之回答說:“哭聲像雷震塌山,眼淚像河水傾注入海。”
顧愷之喜歡開玩笑,很多人都喜歡和親近他。後來他做殷仲堪參軍,也得到殷仲堪的愛重優遇。殷仲堪在荊州時,顧愷之曾經趁機回家,殷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給他,到達破冢時,遭受大風把布帆吹壞得很厲害。顧愷之寫信給殷仲堪說:“這地方名破冢,結果真的是破冢而出。行人安穩,布帆無恙。”他回到荊州後,人們問他會稽山水的狀貌。顧愷之說道:“千山競秀,萬川爭流。草木蒙籠,好像雲興霞蔚。”桓玄時常和顧愷之一起在殷仲堪那裏閒坐,共同說一種機智的遊戲“了語”。顧愷之先說道:“火燒平原全焚光。”桓玄說:“白布纏棺豎銘旌。”殷仲堪說:“投魚深泉放鳥飛。”再作以極危險之事為談資的“危語”。桓玄說:“矛頭洗米劍頭炊。”殷仲堪說:“百歲老翁攀枯枝。”有一個參軍說:“盲人騎瞎馬臨深池。”殷仲堪有一隻瞎眼,驚怒地說:“這也太欺負人了。”於是作罷。顧愷之經常吃甘蔗,總是從尾部先吃直到根部。有人感到奇怪,他說:“漸入佳境。”
顧愷之特別擅長繪畫,畫得特別神妙,謝安非常器重他,認為是自古以來還沒有人像他這樣。顧愷之每當畫成人像後,有時幾年也不點眼睛。人們問他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說:“四肢的美醜,本來就不缺少妙處,傳神寫照,正在眼睛裏。”他曾經喜歡一個鄰居的女子,挑逗她而女子不同意,顧愷之就把她的畫像繪在牆上,用棘針釘畫像的心,那女子於是患了心痛病。顧愷之接著向她表達了自己的情意,女子順從了他,他就暗中拔掉棘針而女子的病也好了。顧愷之經常推重嵇康的四言詩,於是給他畫了肖像,常常說:“手揮五弦容易,目送歸鴻困難。”他每次畫出人物肖像,總是妙絕一時,曾經繪出裴楷肖像,在臉頰上加上三根毛,觀看的人覺得神情特別美。他又給謝餛畫像,畫在石洞裏,說道:“這位老兄應該安置在丘壑中。”他打算給殷仲堪畫像,殷仲堪眼睛有毛病,極力推辭。顧愷之說道:“你正因為眼睛是這樣,如果是明白地點畫瞳子,用飛白往上拂描,使它就像輕雲遮蔽月亮,豈不是很好嗎!”殷仲堪這才聽從了他。顧愷之曾經把一柜子畫在柜子前封好題字後,寄放在桓玄那裏,都是他非常珍愛的。桓玄竟然打開柜子後面,竊取了畫,再像原來一樣緘閉好了歸還顧愷之,騙他說沒有打開過柜子。顧愷之看到封題還跟原來一樣,但是遺失了畫,說妙畫通靈,變化離去,就好像凡人登仙,沒有一點奇怪的神色。
顧愷之自誇自耀超過了實際情況,有些年輕人於是就極力以稱譽作弄他。顧愷之又作吟詠,自認為具有先賢的風致。有人請他吟詠洛生,他回答說:“何至於發出這種老婢妾的聲音廣義熙初年,顧愷之任散騎常侍,和謝瞻同在官署,晚上在月色下長聲吟詠,謝瞻總是遠遠地讚賞他,顧愷之更加努力忘記了疲倦。謝瞻準備去睡覺,讓別人來替自己,顧愷之不覺有異樣,一直吟詠到天亮才停下。顧愷之特別相信小法術,認為去求就一定能得到。桓玄曾經用一片柳葉欺騙他說:“這是蟬用來遮蔽自身的,拿來遮蔽自己,別人就看不見你。”顧愷之很高興,拿過葉子來遮住自己,桓玄就走近他對他小便,顧愷之相信桓玄沒有看見自己,非常珍愛那片葉子。
當初,顧愷之在桓溫的幕府中,常說:“愷之的身上憨痴和聰慧各占一半,合起來說,正好得到適中。”因此世上傳說顧愷之有三絕:才絕,畫絕,痴絕。六十二歲時死在官任上,所著的文集以及《啟蒙記》流行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