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頭炊

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 愷之與仲堪箋曰:「地名破冢。 」仲堪曰:「投魚深泉放飛鳥。

基本信息

詞目:劍頭炊(劍頭炊)
拼音:jiàn tóu chuī
注音:ㄐㄧㄢˋ ㄊㄡˊ ㄔㄨㄟ
解釋:形容處境危殆

詳細釋義

典源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排調〉~820~
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顧愷之曰:「火燒平原無遺燎。」桓曰:「白布纏棺豎旒旐。」殷曰:「投魚深淵放飛鳥。」次復作危語。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曰:「井上轆轤臥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顧愷之〉~2404~
愷之好諧謔,人多愛狎之。後為殷仲堪參軍,亦深被眷接。仲堪在荊州,愷之嘗因假還,仲堪特以布帆借之,至破冢,遭風大敗。愷之與仲堪箋曰:「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穩,布帆無恙。」還至荊州,人問以會稽山川之狀。愷之云:「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若雲興霞蔚。」桓玄時與愷之同在仲堪坐,共作了語。愷之先曰:「火燒平原無遺燎。」玄曰:「白布纏根樹旒旐。」仲堪曰:「投魚深泉放飛鳥。」復作危語。玄曰:「矛頭淅米劍頭炊。」仲堪曰:「百歲老翁攀枯枝。」有一參軍云:「盲人騎瞎馬臨深池。」仲堪眇目,驚曰:「此太逼人!」因罷。愷之每食甘蔗,恆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漸入佳境。」

典源譯文

顧愷之性好詼諧戲謔,人多親近他。後為殷仲堪參軍,也非常被寵愛和親近。殷仲堪在荊州,顧愷之曾因度假還鄉,仲堪特用帆船助行,經破冢,遭大風襲擊毀壞了很多東西。他在給仲堪的信中說:“地名叫破冢,的確是破了冢出來的。但行人平安,布帆未損。”返回荊州以後,有人向他問會稽山川的景色,他說:“叢山峻岭競艷,條條河谷爭流。草木非常茂盛,宛如雲蒸霞蔚。”桓玄為將時常與愷之在仲堪處,共作了語。愷之先說:“火燒平原沒有遺物。”桓玄說:“白布纏根黑旗垂樹。”仲堪說:“投魚深泉放出飛鳥。”接著又作危語。桓玄說:“矛頭淘米劍頭為炊。”仲堪說:“百歲老人攀登枯枝。”有一參軍插言:“盲人騎瞎馬面臨深池。”殷仲堪一隻眼失明,吃驚地說:“這太威逼人了!”因而作罷。顧愷之每當吃甘蔗時,總是從稍至根吃。人怪其所為,他說:“這樣可漸入佳境。”

釋義

“矛頭淘米劍頭為炊” 形容處境危殆。

同源典故

劍米危炊 劍頭炊 參軍談瞎馬 夜半深池 淅米茅頭 劍炊 淅米矛頭 矛頭淅米 茅頭豈容淅 險句矛頭

運用示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次復作危語。 桓 曰:‘矛頭淅米劍頭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