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餐飲未必好

特別提示:專家提醒消費者,可以將炸薯條作為調劑口味的輔助性食物,不能將其當成主食大吃特吃,否則會造成人體營養成分缺失,影響身體健康。 肉類食品在高溫下直接燒烤,會產生一種叫苯並芘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致癌的可能性,長期食用肉類燒烤食品對人體健康不利。 特別提示:方便食品作為正常餐飲的補充,偶爾吃吃換換口味,完全可以,但不能把它當正餐,否則損害了身體健康,就不方便了。

(據紅網)炸薯條不要多吃
說起炸薯條,不少人會首先想到“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確實如此,正是這些洋快餐將炸薯條帶到我們生活中的,在各種快餐食品中,炸薯條軟硬適中,入口爽滑,尤其是將炸薯條蘸著番茄醬食用時,別具風味。所以,炸薯條一出現就倍受許多人喜歡。城市中的許多中國小生、兒童特別愛吃炸薯條,甚至將其作為主食。消費者王女士說,炸薯條是她4歲兒子最愛吃的食品,不僅去快餐店的時候要買給孩子吃,她還常常去超市買一些袋裝的薯條,回家炸了,給孩子吃。
大量吃炸薯條好不好?中國烹飪協會營養學家李瑞芬說,製作炸薯條的原料就是人們最常吃的土豆,有關研究發現,許多高澱粉類食品在進行高溫加工處理時會產生大量的丙烯醯胺,丙烯醯胺是一種透明、晶狀的固體,人體過多攝入這種物質有致癌的可能性。
特別提示:專家提醒消費者,可以將炸薯條作為調劑口味的輔助性食物,不能將其當成主食大吃特吃,否則會造成人體營養成分缺失,影響身體健康。
品茶不是越鮮越好
品茶在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近幾年,各種各樣的茶藝館流行於都市大街小巷,品茶也成為一種時尚。尤其是今年,由於“非典”疫情,人們更加關注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茶葉了,一些原本不喝茶的人,也開始喝茶了。從營養學角度來講,喝茶需要注意的事情不少,如果飲茶不當一樣會影響身體健康。人們在品茶時往往追求飲濃茶和品新茶,其實不然。
所謂新茶就是當年春季從茶樹上採摘的頭幾批鮮葉加工後而成的茶葉。為求其鮮嫩,一些茶農在清明節前就開始採茶,這樣的茶被稱為明前茶,雨水這個節氣前采的茶,被稱為雨前茶。有些消費者以品新茶為樂,爭相購買明前茶、雨前茶。其實,認為茶葉越新鮮就越好的觀點是一種誤解,因為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鹼以及多種芳香物含量較高,易使人的神經系統興奮,對神經衰弱、心腦血管病患者有不良影響。另外,新茶中不經氧化的多酚類物質和醛類物質含量較多,對胃腸黏膜有很強烈的刺激作用,胃腸功能較差的人特別是慢性胃腸道炎症患者,喝新茶易引起胃脘疼痛、脹滿、便秘、口乾等症狀,所以喝茶盲目求新不可齲另外,飲茶雖然有清熱解毒、潤肺化痰等功效,但太濃的茶對人體有害。尤其是胃潰瘍、神經衰弱、體弱胃寒者,都不宜飲濃茶,否則會使病症加重。
特別提示:空腹不宜飲濃茶,濃茶會對胃黏膜細胞造成強烈的刺激,讓人感到胃部不適,甚至產生心悸、噁心等症狀。平時沒有飲茶習慣的人,更應避免空腹喝濃茶。胃腸功能弱的人,喝茶要有節制。
咖啡不是誰喝都好
咖啡是當今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飲料之一,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喝咖啡已成為我國城市白領階層的時尚之舉。在一家合資企業工作的李小姐稱,咖啡是她日常生活中的親密夥伴,上班時,給自己沖一杯咖啡可以提神醒腦,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之餘和幾個朋友光顧一些別具特色的咖啡屋,自然也是一種享受。近一兩年,省城開張了不少咖啡店,喝咖啡成為一種流行。
喝咖啡能夠讓人興奮是因為其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可以緩解人們的工作壓力,幫助人們恢復精力等,適量飲用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但喝咖啡並不是人人皆宜,因為咖啡因具有刺激大腦皮質、調整心臟機能、擴張腎臟血管、利尿等作用,腦血管瘤患者不適合喝咖啡,心臟病患者應喝不含咖啡因或低咖啡因的咖啡,以免因咖啡因能增快心跳速度而造成心臟缺氧。皮膚並胃病患者應儘量少喝咖啡,避免因過量而導致病情惡化。另外,孕婦及哺乳婦女對咖啡因的攝取要較為謹慎,避免影響胎兒及嬰兒的正常發育成長。
特別提示:如果喝咖啡後感到身體不適,就應暫時停止,並儘快到醫院進行檢查。
露天燒烤少吃為佳
夏季天氣炎熱,許多餐館都推出露天大排檔招攬顧客,燒烤食品成了露天大排檔的主打菜餚,如烤羊肉串、烤魷魚卷、烤魚片等等,很受消費者歡迎。但露天大排檔的衛生狀況普遍較差。
很多露天大排檔,燒烤的魷魚卷、羊肉串碼放在盤子中,沒有採取任何防護措施。燒烤炊具也支在馬路邊,加工菜餚時很容易被過往車輛揚起的灰塵污染。對這些,多數消費者並不在意,他們認為,即使有些細菌,經過高溫燒烤也“死”了,不會有什麼問題。其實,消費者的這種認識是錯誤的。肉類食品在高溫下直接燒烤,會產生一種叫苯並芘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致癌的可能性,長期食用肉類燒烤食品對人體健康不利。同時,一些肉類食品烤得火候過嫩,隱藏在肉中的寄生蟲不能被高溫殺死,人食用後感染寄生蟲病的可能性很大。此外,有的燒烤使用的燃料是木炭,燃燒時會排放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這些有害的氣體會危害從業人員和食客的身體健康,可能誘發癌症、氣管炎等疾玻
特別提示: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好多人因為餐飲不潔而患上急性胃腸炎和痢疾等疾玻因此,吃露天餐飲要格外注意衛生。
方便食品不宜當正餐
生活在城市的人們由於工作緊張,速食麵、冷凍餃子、罐頭等方便食品成了許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
目前,以速食麵為代表的方便食品深受上班族的喜愛,它既可以當點心、宵夜,又可以當正餐,而且食用方便。但長期食用方便食品對人體健康會造成不良影響。拿速食麵來說,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其他營養成分很少。另外一些速凍食品比如速凍餃子、速凍包子等等,雖然食用方便、經濟實惠,但有些速凍食品為了延長保質期,會使用一些防腐劑,長期食用含防腐劑的食品,對人體會造成不良影響。
人體正常生命活動需要六大營養要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水,方便食品遠遠滿足不了人體每天所需要的營養。如果條件有限,需要長時間吃一些方便食品,那么應該多吃一些香腸、牛肉干,或者多以瓜果、蔬菜配餐,如黃瓜、西紅柿、蘿蔔等,以此來彌補營養的不足。
特別提示:方便食品作為正常餐飲的補充,偶爾吃吃換換口味,完全可以,但不能把它當正餐,否則損害了身體健康,就不方便了。
保健品不能當飯吃
目前,一些高收入者大量食用維生素等各種營養素片劑、膠囊以及各種保健品,甚至將其當成一日三餐,以追求營養平衡、養顏健身。他們認為,吃這些東西可以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求,而且不必像吃其他食物時那樣擔心受到什麼污染,儘管花錢不少但也值了。
供職於一家策劃諮詢公司的周先生堪稱“鈣片先生”,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中,總不忘隨身攜帶幾類補鈣品,堅持每天食用,周先生說,該公司的女職員幾乎個個都在辦公室準備一些養顏用的營養膠囊,每日必吃,有幾個特別愛美的女同事常常是十多種藥片、膠囊混在一起吞服,就當是吃中午飯了。據了解,像周先生這樣每天都要服用多種保健品的白領不在少數,他們並非為治病,大多是出於保艦養身的目的。
自古以來藥補不如食補,盲目把一些營養藥當成飯吃會適得其反,因為維生素類藥品不能代替均衡健康的飲食。食物中含有多種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科學膳食完全可以達到營養平衡。而且,藥補不當有時會產生副作用,如長期食用維生素A,很容易造成過量的維生素A存積在肝臟內,對肝臟造成損傷;長期食用維生素B1、B2,過量的維生素B1、B2會從小便排出,增加人體臟器負擔。
特別提示:缺什麼補什麼,吃營養保健品之前應向醫生諮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再補不遲。放棄美味的食物,以“藥”當飯,太不明智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