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秋實集

春華秋實集

《春華秋實集》由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版,作者是尹光華,羅祥意。

基本信息

書籍簡介:

書名:春華秋實集
作者:尹光華羅祥意
出版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支持:個人出書網 老人出書網
字數:116千字
開本:850×1168 1/32

作者簡介:

在新中國成立的前夕,羅祥意和尹光華同志於1948年各自在學校參加了黨的外圍組織“民主青年聯盟”,不久又先後參加了中國共產黨,走上了光輝的革命道路。兩人出身不同、性格各異,但是有個共同點,在工作中都踏實、肯乾、能吃苦、而且有鑽研精神。1956年在宣武區委工作期間,他們經我愛人——時任區委組織部長的楊戡同志介紹,相戀成婚。他倆的婚姻成為兩個“實幹家”美滿的結合。
羅祥意同志建國後不久便結束了在北大的學習生活,調到宣武區委組織部,後擔任副部長,曾帶領一個建黨小組,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把全區的建黨工作很好地開展起來。他總結的一套經驗,得到市委組織部的重視,在《工人日報》、《北京日報》刊載推廣,並上報了中央組織部。越南組織工作代表團來華訪問時,中央組織部還特別指定他去介紹經驗。1964年我在中央調查部任幹部局局長,要從北京市選調幹部,羅祥意由有關領導推薦,經中央組織部將他調到中央調查部,開始在幹部局任二處副處長,我發現他果然是非常幹練、非常得力的幹部:工作積極努力、深入下層、平易近人、聯繫民眾、善於總結經驗,既能說會寫,又埋頭苦幹、不事張揚。1968年文革期間,我和他同被下放到山東鄒縣農場勞動,他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毫無怨言,不怕苦,不怕累,而且對各種農活包括技術性的勞動,無論是耕田、插秧、鍘草、砌磚、鋪瓦,都是一學就會,而且幹得有模有樣,儼然是個“老把式”。他較早恢復工作,並很快陸續提拔為處長、副局長。
1983年中央調查部改建為國家安全部,1984年他奉命限期在蘇州籌建部里的幹部培訓機構《江南社會學院》,完全是白手起家,任務重、時間緊、困難大,他毫不猶豫地承擔了這個重任。從提出建校方案、征地、基建,到制定教學方針、調集教職員工、編輯教材,他廢寢忘食,親自動手,四處奔走,嘔心瀝血,克服了許多困難,只用了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便以“優質工程”的標準,完成了第一期基建任務。並於1986年9 月15日,學院600多名師生員工在新校區舉行了教學樓落成暨新學期開學典禮。學院的建成,對國家安全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羅祥意由於長年累月的辛勞,身心超常規的運轉,突然患了“腔隙性腦梗塞”,住了一個多月的醫院才有所緩解。家人和朋友都說:“他為了江南社會學院,搭上命也在所不惜。”後被任命為江南社會學院院長。
他1994年9月3日離休。1989年曾被評為院、部級優秀共產黨員,國家安全部發給榮譽證書稱:“羅祥意同志長期艱苦奮鬥於隱蔽戰線上,忠於職守,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甘當無名英雄,為國家安全工作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貢獻,特授予榮譽證書,以資表彰。”1996年6月29日被評為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尹光華同志改革開放後,一直從事經濟體制改革與行政體制改革工作。1984年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生產體制局副處長,帶著兩位主任科員去廈門,對該市各方面的情況進行了深入地調查研究,寫出了調查報告。為了準備向廈門市政府各位領導匯報,她一夜沒有睡好。匯報後效果很好,對廈門市成為單列市,起了橋樑作用。他們為推進各部門體制改革而不斷地奔走呼號、提建議、搞試點,付出了很大力量。因為工作有成績,被連提三級,擔任了副局長。後經領導推薦調到人事部的中編司,為了解國內外的行政體制,先後出國考察13次,到過24個國家,了解了各國行政管理體制的現狀和管理經驗,回國後大大推動了各有關部門的體制改革。憑工作的實際成效,被評為高級經濟師,年度先進工作者。她的鑽勁和幹勁,可見一斑。
羅祥意、尹光華都是有貢獻、有水平的老同志,他們寫的回憶錄不僅是往事的鋪敘,而且有許多豐富的經驗和深刻的內涵,實際是用真摯的情感和詩一樣的語言對時代、對祖國的讚歌,令人讀後有所受益,有所感悟。因以為序,並對著作的出版表示祝賀。

內容簡介:

讀羅祥意、尹光華同志的“春華秋實集”,深有感觸。兩個普通的共產黨員,用樸實的文字、平凡的事例,記錄了曲折的成長曆程和濃厚的親情友情,使人不自覺地回憶和審視幾十年來國家、民族、個人和周圍的許多人與事,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改革的歷程,個人的經歷,人際的關係,年輕一代的成長,第三代的教育,等等。在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之際,對於老一代的人來說,很有意義。
光華同志與我共事二十五年,退休以後還在同一個支部。改革開放以來,光華同志一直以勇往直前的精神做著一項又一項的前所未有的改革事業,先是在國家體改委從事經濟體制改革尤其是企業體制改革,後在中央編辦從事行政體制改革尤其是政府機構改革,退休以後又在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做著社會組織改革與發展的事業,涉及到經濟、政治、社會領域的各個方面。三十年來,光華同志始終站在我國偉大改革事業的前列,不怕困難,鑽研業務,深入調研,開拓創新,堅持真理,勇於實踐,做出了十分出色的成績,令人難以忘懷。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領導全國人民在改革開放偉大事業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就是因為有了一大批勇於探索、勇於進取、勇於實踐的共產黨員。
光華同志有一個十分溫馨的家庭,也是一個革命的家庭,她與祥意同志都已離休多年,但仍保持著如初的相親相愛,金婚以後,老伴之間的情感更是得到了進一步升華。他們教育子女有方,孩子們都很有出息,對親人、友人充滿著愛心,令人十分讚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和諧家庭與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和諧社會與和諧國家的基礎。
光華同志是一位性格開朗,熱愛生活,十分透明又豐富多彩的人,到了古稀之年,更是精神煥發,逍遙自在,老兩口相伴去境內外旅遊,感受祖國大好河山,欣賞世界文化美境,真是樂在其中,令人很是欣賞。要健康長壽,就要開朗、就要有愉快的心境,就需要逍遙自在。
祥意、光華同志年紀都比我大,成長的經歷都比我曲折,精神意志都比我堅強,是我的同事和友人,更是我的老大哥老大姐,是我生活中的榜樣。
祝祥意、光華同志健康長壽,生活幸福。

本書目錄:

序言
讀“春華秋實集”有感
歲月如歌
歲月如歌開篇提要
我的七十個春秋
夕陽的光彩
八十不老 餘熱猶存
祥意、光華風雨五十年感悟
旅遊漫筆
香港小住
北歐四國、俄羅斯旅遊札記
七旬老友共游九寨溝
祖孫三人暢遊雲南麗江、香格里拉
獨特的新疆,希望的熱土
溫馨之旅,美麗吉林
敬賀老領導楊戡同志九十大壽
祥意北京大學同窗聚會摘記
懷念師大女附中的老師們
五一年市委黨校經歷和十班的情誼
對中促會戰友的祝願
宣武區委老友三次憶舊迎新聯歡會簡記
五十年代姐妹們的聚會
“四人幫”高壓下的真情
恭賀張老致祥百歲大壽
慶賀羅祥意八十華誕紀實
祝賀尹光華七十壽辰家人的賀詞和文章
對祥意、光華金婚五十年的祝福
一次別開生面的“家庭文化”論壇
我心中的媽媽
寄往天堂的信
家的感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