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柳社

春柳社

春柳社,是中國文藝研究團體。因從事演劇活動而在中國早期話劇創始時期產生過重大影響。1906年冬由中國留日學生組建於日本東京,以研究各種文藝為目的,並最先建立了演藝部。創始人李叔同(息霜)、曾孝谷。先後加入者有歐陽予倩、吳我尊、黃喃喃、李濤痕、馬絳士、謝抗白、莊雲石、陸鏡若等人。

發起

1907年初春陰曆年在中國青年會舉辦的賑災遊藝會上春柳社演藝部初試鋒芒,演出法國小仲馬《茶花女》的第三幕,由李叔同飾茶花女,曾孝谷飾阿芒的父親,並得到日本新派名優藤澤淺二郎的指導。這次演出以它良好的布景和對白、表情、動作皆截然不同於京劇的新面貌,在中國留學生中引起強烈反響,社員遂擴充到80餘人。在初戰告捷的鼓舞下,同年6月1、2日假本鄉座舉行“丁未演藝大會”,正式公演大型劇目《黑奴籲天錄》。這是春柳社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創作活動。劇本是曾孝谷根據美國斯托夫人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的林紓、魏易譯本《黑奴籲天錄》改編的。改編者對原著進行了創造性的加工,突出了奴隸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思想。劇本按現代話劇分幕形式用口語寫成,因而被歐陽予倩稱之為“可以看作中國話劇第一個創作的劇本”。這次演出在東京引起了轟動,其影響達於國內。此後由於遭到中國公使館反對及物質上的困難,春柳社的活動受到限制,只好演一些人物少、情節簡單的獨幕劇。直到1909年初夏借東京座以“申酉會”名義公演了 4幕劇《熱血》(演出時名《熱淚》,原作者法國薩都)。

作品

春柳社春柳社

《熱血》是中國留學生演出的第二出大戲。演出本強調了劇中關於革命黨人越獄、同反動當局作鬥爭以及慷慨就義等方面內容,在中國留學生中深得好評,尤其是同盟會成員,認為這次演出給了革命青年很大鼓舞。更重要的是在運用話劇形式上,這個戲要比《黑奴籲天錄》更整齊、更純粹一些。演出完全依照劇本,很注意舞台形象的統一,保持了全劇動作的貫串。《熱血》演出後,由於中國公使館的進一步干涉,“申酉會”停止了活動。日本時期的春柳社演劇至此告一段落。以上可稱作“前期春柳”。

春柳社的戲劇活動可分為前期春柳和後期春柳兩個時期。前期春柳包括1907~1909年在日本東京的演出活動。其中,影響最大的兩次演出,一次是1907年6月1、2日公演的《黑奴籲天錄》,劇本按現代話劇分幕形式用口語寫成,因而被歐陽予倩稱之為“可以看作中國話劇第一個創作的劇本”。這次演出在東京引起轟動,其影響達於國內。另一次是1909年初夏演出的4幕話劇《熱血》,這齣戲無論在內容和運用話劇形式上,都獲得中國留學生的好評。

辛亥革命後,春柳社員陸續歸國。1912年初,陸鏡若在上海邀集歐陽予倩、馬絳士、吳我尊為骨幹,又吸收許多上海青年,成立了新劇同志會,正式從事職業演劇。新劇同志會始終保持著春柳社的宗旨和傳統作風,因此可算作“後期春柳”。成立後第一年,他們以上海為據點,在蘇州、常州、無錫、杭州一帶作巡迴公演。1913年到長沙,先與社會教育團合作,後分離出來以“文社”名義單獨演出。1914年初春回到上海,正值上海新劇“中興”,此後一年多,他們便掛起了“春柳劇場”的牌子,除去無錫、杭州等地外,主要是在上海作長期公演。至1915年秋陸鏡若去世,新劇同志會也隨之解體。

春柳社春柳社

春柳社、新劇同志會的演劇藝術與同時期在國內由進化團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演劇相比,獨具一格,因此形成了文明戲中並列的兩大流派:春柳流派與進化團流派。

新劇同志會素以他們高尚的新劇稱頌於時。《文社簡章》宣稱“本社專編演各種有益社會、發人猛省之劇,務使於娛樂之中受相當之感化”。在實踐中,他們從各個方面維護了戲劇事業的高尚純潔,不走當時普遍存在的戲劇商業化道路。

新劇同志會的演出劇目,大部分屬於社會問題劇。保留劇目有:《家庭恩怨記》、《不如歸》、《猛回頭》、《社會鍾》、《熱血》、《鴛鴦劍》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組反映貧富矛盾的戲,如《社會鍾》、《猛回頭》、《運動力》、《寶石鐲》,這些戲都透露出一種朦朧的階級觀念,表現了社會革命思想的萌芽,在整個文明戲舞台上十分突出。

新劇同志會較大的弱點是:沒有一個正確的思想指導。因此辛亥革命的失敗、“二次革命”失敗後封建勢力全面復辟的逆流,對新劇同志會有很大影響,使他們原有的思想缺陷進一步暴露出來。前期春柳的政治熱情受到壓抑,最後當他們長期賣座不佳、內外交困時,搬演庸俗無聊的劇目,終於加速了自身的崩潰。

影響

春柳社新劇同志會作為在新劇初創時期自成一體的一個流派,對於這一新興劇種的形成、發展,起到了奠基作用。他們那些飽含社會意義的劇目,那種嚴肅認真的藝術作風,對觀眾、對戲劇界都產生過很好的影響,在社會上享有很高聲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