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積翠圖

春山積翠圖

《春山積翠圖》作於明正統十四年,是戴進六十二歲時的作品。 山積翠圖”,鈐印“文進”、

戴進春山積翠圖,中國古畫,明代,文物原屬私人收藏,文物現藏上海博物館藏。明戴進春山積翠圖紙本,墨筆,縱:141,橫:53.4厘米。

春山積翠圖春山積翠圖

明戴進春山積翠圖是作者現存畫跡中有年款可考的僅存幾幅之一,是研究戴進畫風演變的一件重要代表作。布局取南宋[院體]程式,用對角線截斷式構圖表現近、中、遠三個景物層次,明快簡潔。中景和遠景的山體皆從畫外切入,一左一右相互交叉,與近景結合形成S形曲線。近景山腳屈曲盤桓的勁松,曳行在山間小徑上的老者、書童等的處理和馬遠的[一角]之景十分相似。松樹的畫法帶有[拖枝馬遠]的味道,可見作者受南宋[院體]影響是很深的。山石用小斧劈皴和渴筆苔點畫出,但其筆法已從馬、夏樸實嚴謹的畫格中突破,顯示出輕快疏放的風采。款署[正統己巳上元日,錢塘戴文進為文序至契寫春山積翠圖],鈐[文進]、[靜庵]朱文印。此圖作於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作者時年62歲。曾經清代劉恕、近代龐元濟收藏。
  戴進,字文進,號靜庵。錢塘人。所作山水,師馬遠、夏圭,並取法郭熙、李唐,俱遒勁蒼潤。其畫風在明代中葉影響甚大,後世推為"浙派"的創始人。該圖作山間小徑,一老者策杖緩行,侍童攜琴隨後;山間深處屋宇隱約。構圖簡括,用筆剛健;山巒用淡墨皴染,以濃墨點苔及雜木,寫出了"山翠拂人"的意境。
  《春山積翠圖》作於明正統十四年,是戴進六十二歲時的作品。此圖構圖、用筆與李唐、馬遠等南宋院體水墨畫派風格—脈相承,以疏爽之筆出之。整幅作品用二大塊斜向切入,近景以濃郁的松冠為主體;中景山岩以重濃墨點出樹林;遠景用談墨稍示山形,施以苔點。近、中、遠三個景物層次自然推出,簡潔明快,頗具氣勢。視覺中心幾株蒼勁虬松屈曲盤桓,生意盎然。松下一高士曳杖緩行,一書童抱琴侍隨,一前一後行進在高嶺小徑上。中景和遠景的兩座山巒相互交叉,左右相切,之間的茅舍隱隱約約,含蓄有致,與前景的人物相呼應。此圖雲氣採用浸化渲染留出空白,隱無筆痕又瀰漫流動。煙靄於畫底油然而生,依山坡斜勢施以皴筆,雖寥寥數筆,但將山坡質地表現畢至;小景山巒用筆輕快疏爽,虛實相映;山腰虛處薄霧環繞,宛如輕紗遮蓋,穿過兩山之間,消失在谷底盡頭。使峽谷中的茅舍樹林深幽隱藏,景致愈遠愈迷濛。不僅加強了畫面的空間層次感,而且充滿了靜謐空幽,使整幅畫呈現出一種高古清遠,悠閒舒適的士大夫的生活情趣。
  《春山積翠圖》很典型地代表了戴進中晚期畫風的演變。作此圖時,戴進這個“浙派”首領生活已經窘迫不堪,在京城已難以立足,只好“乞食南還,既還錢塘,又值俗令票拘畫公署屋樑,遂逃入餘杭山中,卒靡有能物色之者”。畫這種春山積翠、隱土攜琴的題材只能抒發不得其志的抑鬱之氣,重溫昔日“遂名海宇”的舊夢,表達對自然景色的依戀。此圖款識“正統己巳上元日錢塘戴文進為文序至契寫春山積翠圖”,鈐印“文進”、“靜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