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十個海子

春天十個海子

十代表完美,海子如芸芸大眾一樣,希望每個人能有靈魂的概念。不要被物慾所困,都能朝向更完滿的存在之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春天,十個海子》
【創作年代】現代
【作者筆名】海子
【作者姓名】查海生
【文學體裁】新詩
【作品出處】《海子詩集》

概述

春天,十個海子海子
春天,十個海子全都復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這一野蠻而悲傷的海子
你這么長久地沉睡到底是為了什麼?
春天,十個海子低低地怒吼
圍著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亂你的黑頭髮,騎上你飛奔而去,塵土飛揚
你被劈開的疼痛在大地瀰漫
在春天,野蠻而復仇的海子
就剩這一個,最後一個
這是黑夜的兒子,沉浸於冬天,傾心死亡
不能自拔,熱愛著空虛而寒冷的鄉村
那裡的穀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
它們一半而於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於農業,他們自己繁殖
大風從東吹到西,從北刮到南,無視黑夜和黎明
你所說的曙光究竟是什麼意思

賞析

春天,十個海子全都復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這一野蠻而悲傷的海子
你這么長久地沉睡到底是為了什麼?----《春天,十個海子》
當春天的風吹著,扶搖而上的還有春天的記憶。春天去看望一位詩人,他的家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是乘著春天和煦的風離我們而去,沐浴在花開的溫暖中,選擇了將理念融於生命的歌謠。他同永遠守護著他的麥地和村莊,他那些孩子的天真和那個搶人軍帽的小孩以及心目中那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天使一起離開了。如果把海子的生命比作一朵花,那么是在詩韻文壇的萬艷芳季中壓枝的一朵。詩歌是海子的生命,隔壁、麥地、太陽、月亮、大碗、鐮刀、黑夜是詩人的語言,但“麥地”是詩人詩歌的中心意象。那些永遠屬於詩人的麥子,呈碧波般湧向未來。花開著,年年終不似一朵。柳燕青飛,每個時代都是不同的記憶,人走後留下滿身的絢爛讓人驚艷,傳送了唯美的詩句讓人吟唱。詩人仿佛是自己精神領域的帝王,孤傲地守著高貴的淒涼,讓生命在春天裡激情地綻放。而那些永遠留在春天裡的記憶總是讓人驚艷,完美但卻易碎何不嘗試一下什麼也不帶,只帶一份回憶。去哪裡無所謂,一個人,靜靜的走在田間,走在樹林裡,走在陽光下,走在春天的記憶里。
海子曾寫過一首有關法國天才詩人、通靈者蘭波的短詩,題目叫《詩歌烈士》。在今天,當我們談論海子時,我們有理由用對蘭波的敬意來稱呼海子自己。說海子是一個“詩歌烈士”,這當然跟他年輕的死亡,以及他所選擇的死亡方式有關,因為那次死亡對海子和他的詩並不意味著結束,而是意味著超越。駱一禾以一個比喻來論說海子。駱一禾寫道:海子的生涯“等於亞瑟王傳奇中最輝煌的取聖杯的年輕騎士,這個年輕人專為獲得聖杯而驟現,惟他青春的手可拿下聖杯,聖杯在手便驟然死去,一生便告完結。”這就是說,跟大多數死得太晚和死得太早的人不同,海子正死得其時。
法國作家馬爾羅在小說《人的命運》里借吉佐爾之口說:“造人九月,殺人一日……造人豈只九個月,而是需要六十年。六十年的犧牲、意志與其他種種!而當此人一旦造就,當他身上再沒有童真、青春,當他真正成人,則唯堪一死。”這話神似中國的古訓:朝聞道,夕死可矣。只是馬爾羅要比孔子極端得多。聯繫海子,我們看到,海子並不需要六十年。因為他動用了衝刺的速度,以全部的青春生命和意志力為詩歌犧牲,並最終選擇死亡來標點他燦爛詩篇的警嘆號。
海子所熟悉的尼采認為死亡是人生應該學習的最美的慶典。死得其時,則生命意義完全發揮,命運被戰勝,並且帶給生者激勵與應許。海子自願赴死,因為海子認識到他的時機已經成熟,死亡一事正符合他的人生和詩歌所追求的目標。從這一意義上說,海子之死正是他和他的詩歌最美的慶典。
一九八九年二月,海子自殺前一個月,他談到對自己和詩歌的希望。海子說:“我的詩歌理想是在中國成就一種偉大的集體的詩。我不想成為一個抒情詩人,或一位戲劇詩人,甚至不想成為一名史詩詩人,我只想融合中國的行動成就一種民族和人類結合,詩和真理合一的大詩。”海子的詩,正是他所希望的越來越趨向行動的詩,而他的詩歌行動,則以青春生命為手段和代價。他的詩歌走嚮導致了他的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六日黃昏,——這次自殺作為一項最後,也是最初的行動,又反過來成為海子詩歌重要的一部分。是海子純潔的生涯,是他異於眾人的詩歌走向和他大質量的詩篇使得他的死成為必然,而且偉大。

作者簡介

海子原名査海生,生於1964年3月26日,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臥軌自殺,年僅25歲。在詩人短暫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顆聖潔的心。他曾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國70年代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他憑著輝煌的才華、奇蹟般的創造力、敏銳的直覺和廣博的知識,在極端貧困、單調的生活環境裡創作了將近200萬字的詩歌、小說、戲劇、論文。其主要作品有:長詩《但是水,水》、長詩《土地》、詩劇《太陽》(未完成)、第一合唱劇《彌賽亞》、第二合唱劇殘稿、長詩《大扎撒》(未完成)、話劇《弒》及約200首抒情短詩。曾與西川合印過詩集《地之瓮》。他曾於1986年獲北京大學第一屆藝術節五四文學大獎賽特別獎,於1988年獲第三屆《十月》文學獎榮譽獎。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種詩歌選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認為,詩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還給人類的東西。(註:2001年4月28日,海子與詩人郭路生(食指)共同獲得第三屆人民文學獎詩歌獎。)海子的第一首詩是《亞洲銅》,最後一首短詩是《春天,十個海子》。海子是真正完成中國近代詩歌改革的第一人,中國本土的田園現代詩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