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之門亞特蘭蒂斯第四季

星際之門亞特蘭蒂斯第四季是由Joe FlaniganRachel Luttrell戴維.休利特Torri HigginsonPaul McGillion主演,2007年播出。

基本信息

一.演員介紹

主演Joe FlaniganRachel Luttrell戴維.休利特Torri HigginsonPaul McGillion

二.年份

2007

三.類型

科幻

四.產地

美國

五.片長

40分鐘

六.影片介紹

神秘的南極冰層里,發掘出星際之門建造者遺棄的基地。星際之門亞特蘭蒂斯小隊**執行一次冒險性最大的星際之門任務——前往遙遠的天馬星系。
亞特蘭蒂斯小隊遭遇古代人類文明的襲擊...包括不斷威脅人類生命無處不在的新敵人——The Wraith.
Elizabeth Weir博士是亞特蘭蒂斯小隊的隊長,她是一個外交關係專家。她擁有出色的**才能,但在軍事上喜歡虛張聲勢,在軍隊裡面擔任少校之職。John Sheppard是一個天資聰穎的駕駛員。陸軍少尉aiden Ford擔任副駕駛員,他是一個年輕熱情的軍官。Rodney McKay博士是一個聰明機智的天體物理學家,曾在星際之門司令部任職。飛船上還有一位朋友——Teyla,她是天馬星系人,Arhosian人年輕漂亮的領袖,與亞特蘭蒂斯小隊一起跟The Wraith戰鬥。
在新的一季中加入了許多新面孔,他們之中最引人注意的是Ronan Dex,一個為了捍衛自己的星球而與The Wraith抗爭7年的天馬星系人。還有地球最新型的銀河戰鬥巡洋艦Daedalus--代達羅斯號的司令官,Steven Caldwell上校。
新的一季新的冒險,Atlantis的冒險再度歸來,帶領你探索深奧的宇宙.

影評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雍容
觀美劇閒扯之三——《StargateAtlantis》
《廉頗藺相如列傳》,是《史記》中我比較不喜歡的一篇。為什麼不喜歡,一直沒往深處想。直到某日備課,一邊和對面的同事聊天,我說,太史公這個人,很個人英雄主義呢。你看,合縱連橫,對六國和秦來說,是攸關盛衰興亡的大策略走向,他寫來卻仿佛是蘇秦和張儀兩個人合夥玩的一場遊戲,秦和六國不過是他們小小的棋子罷了。《孟嘗》《信陵》《刺客》《遊俠》那些特別個人英雄主義的東西就更不必說了。他的筆調,時常讓我們相信歷史充滿了偶然性,一個小人物,一個小事件,足以改變整個歷史的走向,以至於讀荊軻項羽韓信……的故事時,總是忍不住要扼腕嘆息,仿佛荊軻最後一擲正中嬴政,秦的暴政將不復出現;鴻門宴項羽斬殺劉邦,天下就要從此易姓;韓信鼓起勇氣一“背”,就免了兔死狗烹……但是種種偶然性仿佛又指向了必然,也就是不可知的命運,因為那么多的可能性卻得到了一個看起來並非最合情理--甚至最不合情理的結果。難怪他又在《伯夷叔齊列傳》里表達了對“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的懷疑。
當然史書時有引發“如果……也許……”的聯想的東西,但是《史記》格外厲害些。大約因為他盡力並且擅長去還原細節,讓讀者產生更強烈的“親歷歷史”的感受。可是感受愈強烈,可疑成分也就愈大。後代學者--尤其是身兼政治家的學者,對“英雄”們每多質疑,大約因為他們以為:歷史不會如此任性,政治不會如此簡單。王安石對孟嘗君“養士”就大不以為然——雞鳴狗盜者眾,士所以不至也。亦有人質疑藺相如在要求秦王齋戒沐浴之後,卻搶先把和氏璧送回國內,事近兒戲,所全者小,所失者大。
《StargateAtlantis》某集。有一次另一支小隊通過星際之門抵達一個新的星球,這個星球軌道上遍布衛星,人民的發展水平卻停留在中世紀,顯然,衛星並非他們的傑作,更離奇的是,飄揚的城市旗幟上,分明是科技天才Rodney的頭像。這一幕被傳送回控制室,Rodney和John神情古怪。在Weir的追問下,他們招認兩年前,在勘查城市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古人“遊戲室”,可以在資料庫中選擇一個“國家”培育其文明。
Rodney和John面對面各用一台電腦玩了起來,他們的“國家”僅一水之隔,當然,Rodney發揮自己特長,在遊戲規則內,教給了他的“人民”很多古怪技術,而John則大力發展軍隊。兩個“國家”在他們指揮下勢同水火。
於是Weir讓他們組隊前去勘查,他們驚詫地發現,這個充滿了夢幻色彩的“國家”和Rodney在遊戲中的設定一模一樣,在那裡隨處掛滿了他的畫像,民眾尊之為“先知”。這時他們才明白過來,遊戲室不是遊戲室,而是古人社會發展的實驗室。他們在合適的星球上播撒生命,通過密布的衛星蒐集信息發回Atlantis,再從Atlantis傳送各種指示,恍若一個實時遊戲。這樣的星球不止一兩個,上面生活的人類只知道“先知”給予他們生命,指示他們應該過何種生活。一萬多年前,由於古人和幽靈的戰爭,指令中斷了。那些文明有的從此停滯,有的自行發展,更多被毀滅或奄奄一息,直到兩年前,“先知”再度降臨在這兩個“國家”……
哈,看到這裡想起了什麼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假如“上帝”“先知”真的存在,我們的生活只是“他們”操縱的一場遊戲,會怎么樣?我們躊躇滿志去做的每一件事情,原來並非出於自由意志;我們以為能夠改變歷史的壯舉,原來只是落入程式套中罷了。
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不朽》,阿革尼絲問她的父親,你相信上帝嗎?她父親說,不,我相信造物主的電腦。她又問父親是否禱告,父親說:“那就像電燈泡燒了向愛迪生禱告一樣。”
這段描寫,竟可以當作這集故事的註腳。上帝創造一切之後就轉身離去了,將人類丟棄在茫茫虛空之中,只留下電腦程式獨自運行。程式充滿了bug,世界如此不完美,可是人類卻無從掙脫,無處求告。當可憐的人類瀕於絕境,窮極呼天,那句“我的神,為什麼遺棄我?”總是骨鯁在喉吧。
故事的後半段順理成章,Rodney和John的意氣造成了災難性後果,兩個國家的人民痛苦地發現信仰的破滅和生活的真相,卻不願意停止敵對的狀態,一個仗著科技發達,一個仗著軍隊強大,準備拼個魚死網破。最終Rodney把一場虛擬戰爭的場面輸送到雙方的指揮沙盤上分享者影視,終於使他們明白戰爭的毀滅性後果任誰也承擔不起。Weir禁止所有人再次玩“上帝的遊戲”。這些星球上的人們,用得上尼采的名言——“上帝死了”,從此,要學會自己掌控生活。
劇中有個橋段,Weir試圖把兩國領袖引到談判桌前,他們卻喋喋不休的相互指責,一個說我們用禮物表達友好之情,換來的卻是什麼呢?另一個反唇相譏:“你們送來了什麼?幾箱橘子!(義憤填膺)橘子!你知道,這是對我們人民多大的污辱嗎?”Weir又氣又笑,她自然猜到,Rodney對橘子過敏,所以他以“先知”的身份告訴他的國民,橘子有毒。有時候,文明與文明,宗教與宗教之間的紛爭,某些神聖不可侵犯的迷米,不過如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