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憲容

易憲容

易憲容(1958年——)男,江西上高人。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2007年辭去職位。他被稱為“房地產平民代言人”。是一位以“敢言”著稱的學者。作為一位以“敢言”著稱的學者,易憲容的辭職在網路上引起了較大反響。同時是房教中國網房地產策劃師培訓的全程特聘講師。

基本信息

簡介

易憲容易憲容

易憲容,男,1958年出生於江西上高,江西上高人。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2007年辭去職位。他被稱為“房地產平民代言人”。作為一位以“敢言”著稱的學者,易憲容的辭職在網路上引起了較大反響。

1989年獲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

1997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7年7月進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

1998-2000年到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做合作研究;

1999年7月曾到台灣清華大學做訪問研究;

從1998年起為國際新制度經濟學學會會員。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工作,2007年離職。

著作

著有:《現代契約經濟學導論》《交易行為與契約選擇》《科斯經濟思想研究》《金融市場與制度選擇》《現代經濟學入門》、(合著)、《金融市場的契約分析》《經濟學與經濟的迷思》《金融市場的震盪與發展》《經濟繁榮與權力運作》等書;

譯作:《佃農理論》《經濟解釋》等;

90年代以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0篇,並為香港《信報》《香港經濟日報》《香港明報》《香港大公報》等報刊的專欄作家;策劃主持大型經濟學叢書5套。

經典語錄

易憲容易憲容

易憲容的人生格言:無名、無利、無功

易憲容:房地產商比我更不了解房地產,他們怕我

易憲容:說我跟政府對立,那是說不通的,我跟央行,跟銀監會、證監會的關係特別好

易憲容: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些讓整個社會經濟學知識,經濟學信息,能夠分析得更清楚,看得更明白,能提供一些知識這方面

易憲容:沒勸說大家不要買房,自己買了兩套房

經典觀點

易憲容:國內住房銷售萎縮的原因

2008年7月份上海商品住宅新盤成交面積同比下降69%,而8月份,雖然平均成交價格環比小幅回升,但成交量仍然持續低迷,同比降幅近70%。同時,整個長三角的樓市僵局也開始打破。7月份,上海、南京、杭州、南昌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降幅分別高達68%、47%、58%和58%。

商品房成交量迅速下降的原因何在?為什麼國內的房地產市場會出現這種“一邊是商品房的成產量快速下降而另一邊房價照樣上升”的與市場經濟基本供求法則相悖的怪事?其原因何在?如果這樣的格局仍然維持下去,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易憲容易憲容

在房地產市場程度比較低的情況下,住房產品往往是房地產企業的壟斷性定價。加上消費者分散、住房信息嚴重不對稱、房地產開發採取不同的行銷策略,使得房地產購買者在市場中與房地產開發商的談判能力低。國內住房購買者基本處在住房產品價格被動接受的情況下。因此,在房地產開發商如此強勢的市場,如何來保護住房購買者是政府的基本責任。

實際上,就住房數量的銷售來說,2008年與2007年的特殊時期相比銷售量是下降,但與2006年同期相比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增長很快;如果與2005年同期相比,其銷售量則增長近一倍。因此,我們應更為全面地看待當前住房銷售的下降。2008年住房銷售的下降,是因為2007年住房銷售中投機或炒作的比重過高。隨著政府把這部分房地產投機或炒作慢慢地清除出來,住房銷售下降是必然。這不僅是政府房地產巨觀調控的目標,也是中國房地產市場走向健康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

但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一邊是商品房的成產量快速下降而另一邊房價照樣上升”的與市場經濟基本供求法則相悖的怪事?這當然與中國房地產市場化程度低、房地產產品壟斷性定價及房地產發展了八年企業積累一定財富有關。別看目前市場一片聲音在討論房地產企業是如何困難、房地產市場面臨多大的危機、房地產企業如何來過冬,但是實際上,這些問題都不存在。否則,就不會出現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寧可不賣一套住房也不降價的情況,也不會出現國內房地產開發商圍繞著“住房不降價”而翻出五花八門的行銷策略。

房地產開發商為什麼一定要把房價頂到開花板上不降價,卻又大喊房地產市場有危險呢?一是目前房地產開發商認為自己有實力來對抗市場。他們叫喊出一些危言聳聽的言論,只不過是希望政府出台政策來維持已有的房地產市場暴利模式;二是房地產開發商認為自己的利益早就把地方政府及銀行捆綁在一起了,他們相信政府會出台政策來救房地產;三是任何一家房地產開發商還是希望回到2007年房地產市場“奇蹟”的時代,他們仍然在重溫2007年房地產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的舊夢。

總之,目前房地產市場的住房銷售急速下降,根本原因是房地產開發商以壟斷性定價把房價頂到開花板上。他們之所以敢這樣寧可不銷售一套也不降價,就在於他們有財力來支撐,他們認為政府會出台政策來維持目前房地產的暴利模式。但實際上,誰都無法打敗市場,打敗的只是對抗市場、對抗政府政策的人或企業!

辭職風波

2007年3月21日,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在一個學術會議上透露,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已辭去先前擔任的金融發展與金融制度研究室主任一職。

易憲容易憲容的辭職風波

中國金融網快訊證實了“房地產平民代言人”易憲容辭職的訊息,但這則訊息隨後就被刪除,只在百度網快照里還能找到相關痕跡。

但是,也有人認為:易憲容先生的去職,則很可能是得罪了房地產權貴、某些既得利益集團的學者。因為,對易憲容辭職一事,房地產開發商不僅拍手稱快,更是向易憲容大潑髒水。

“不要談論‘那件事’。”易憲容用這句話作為開場白,“昨天晚上剛剛回到北京。”有媒體報導,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表示,易憲容是自動辭職,“因為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去研究。一個多星期前就去香港了。”

“一切都是炒作,其實是件很簡單的事,我不想乾就不幹了,沒有那么複雜。”易憲容說,“此事就到此為止,希望媒體不要再炒作了。”對於香港一行的目的及今後打算,易憲容三緘其口。

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早在兩周前辭職就已發生,當時當事人只想平靜收場,但沒想到事情會鬧得沸沸揚揚。

李揚曾表示,在金融研究所今年的考核中,易憲容的考核成績不合格。“易憲容一直都只忙於自己的事情,完全沒有為研究室做出應有的貢獻。”據報導,儘管被指“研究態度不嚴謹”,而且不再擔任社科院金融發展與金融制度研究室主任一職,日前易憲容依然公開表示,今後不會改變一貫敢言的作風,是否擔任行政職務並不重要,今後仍將積極發表言論,“直到國家利益、民眾利益都不再受侵犯了,我就可以回鄉耕田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