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巴

易巴

一個以物換物的物物交換平台。2007年年4月,加拿大小伙子麥克唐納成功地用一枚紅色別針,在16次網路交換後,換來了一棟兩層別墅的一年居住權。“別針換房子”的奇蹟迅速引發了中國物物交換網站的興起,也吸引了不少網友加入體驗網上換物的“淘金之樂”。這些網友們也成為繼網際網路閃客、部落格、播客之後的新崛起一族:易客、換客。

網上湧現以物易物

“別針換房子”的神奇故事傳入中國後,迅速引發了眾多易物網站的建立。從4月開始,換物網網站陸續建立,此外,福建廣東陝西遼寧重慶等地也都迅速出現了地區範圍的易物網站。這些網站的核心服務就是聚集物品交換信息,為交換雙方提供互動平台,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

易巴
易巴

在中國創立的易巴(www.yeabar.com)目前已經吸引了6.5萬“換客”,換品總量即將突破20萬件。“網站平均每天增加一千多名換客,而每位換客平均發布3-5件換品,換品數量也在快速增長。”,大城市的網民參與比較積極,上海、江蘇、浙江、北京、重慶5個省市分列換客數量的前五名。在北京建立的換啦同城易物網也表示,上海、北京、黑龍江是換客比較活躍的省市。
換物的方式正在被更多網民接受,而筆者在一家易物網站看到,連網站招商引資也採用了“換”的方式——“網站首頁廣告正在交換中”。

易物方式天馬行空

手機換MP3、西服換小狗、機車換海釣小船……登錄各種易物網站可以看到稀奇古怪的交換請求,小到鉛筆、雜誌,大至汽車、房產,應有盡有。但網上易物與易趣、淘寶等網上購物不同的是,易物不涉及金錢交易,換客們並不專門追求等值交換。
換客的主要兩大群體是白領和學生,年齡集中在16歲—35歲之間。他們大多選擇當面驗貨、當面交易。
筆者在易物網看到,彩妝、香水、護膚類的換品最多,其次是女裝珠寶首飾居家日用裝飾書籍雜誌等等。提出交換電腦手機MP3電子產品的人也比較多。
avboys2001已經在易巴(www.yeabar.com)成功交換了310次,他的真名叫王麒皓,是經常使用電腦工作的上班族,今年23歲。換客對他的評價是100%滿意。他目前提出交換的物品多達88個,包括手機、耳機、1992年上海糧票等等。他認為網上易物非常好玩,面對面的交換方式也讓他“意外收穫”了十多個好朋友。曾有高中生換客反悔打電話要求換回物品,王麒皓也痛快答應了。所有換與不換的決定,在他看來,就是自己的喜好和心情,從不考慮經濟上虧不虧。
筆者發現,像王麒皓一樣,不少換客都沒有明確的換物目標,在換品要求上寫著“換啥都行”、“隨便”、“只要喜就換”、“換有趣的好玩的”等等。

贏利模式仍待探索

易巴(www.yeabar.com) 告訴筆者,在北美,易物網站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從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北美的易物網站收益達1.5億美金,這說明這一市場空間巨大,而他們的贏利方式可以為國內網站借鑑。如刊登分類廣告,在MP3的換物空間裡,連結上MP3企業的新產品廣告,吸引對MP3感興趣的換客注意。還有“換物指向服務”,如高級搜尋等增值服務。再者就是向換客收取一定的擔保金,保證雙方換品使用沒有問題後,再將擔保金退還給換客。這樣能夠形成一個暫時的現金流。

易巴(www.yeabar.com)也表示,目前他們也正考慮網站的各種贏利可能,正在研發一系列增值服務。比如,可以給VIP換客提供視頻聊天室、給異地換客提供物流服務、推出類似競價排名的增值服務等等,還可以開發一些專門的“易物聚點”,如繁華地區的咖啡店。

但這些針對個人的增值業務贏利似乎仍不能夠保證網站的正常運營,目前,多家易物網站辟出了“企業易物”的空間,試圖開闢一個服務平台,供企業之間交換庫存、積壓產品或更新換代的辦公設備。但目前,大多企業對於易物的概念還不認可,易客目前僅有兩個企業之間成功易物的記錄。相比之下,個人成功易物的記錄已經達到20萬多個了。

賽迪顧問分析師陳文對於易物網站的興起表示,有需求就有市場,這一模式有利於資源節約和再利用。但對於個人易物來說,交換物品的來源、安全程度難以鑑別,換客們需要多加注意。而對於企業換物,也有業內人士提出了擔憂,企業易物都追求等值,要比個人易物程式複雜得多,網站建立企業易物的贏利模式可能需要走至少1-2年的路。

目前中國的易巴(www.yeabar.com)是中國完全免費的全區域的也是最大的專業換物平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