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與中醫

易學與中醫

《易學與中醫》是2007年7月1日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其成。

基本信息

內容

《易學與中醫》,作者張其成,是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在書中介紹了易學與中醫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演變歷程,相互影響和巨大作用,結合西方醫學,闡述了“學醫不學易和學易不學醫,都是片面的,不能從宇宙大道上把握人體生命的本質和規律”的基本道理。是醫學工作者、大學師生和醫易愛好者的重要啟蒙讀物。

學醫不學易和學易不學醫,都是片面的。學醫而不學易的人,容易思路狹窄,不能從宇宙大道上把握人體生命的本質和規律;而只知易不知醫的人,容易滿足於玄學空談,不能解決具體問題,由於不能在身體上有所體證,因而對天地大道的把握也不夠深刻全面。只有將兩者統一起來,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彌補各自的不足,否則就會錯過一生珍貴的時光。

插圖 插圖

人類所要探索和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生命的問題。生命的本質到底是細胞、蛋白質、DNA,還是氣、精、神?揭開生命奧秘的到底是西方,還是東方?或許西方生命科學更能揭示生命物質層面的奧秘,東方生命哲學則更能揭示生命精神層面的奧秘,兩者互補互動,才是未來世界的大同。 《易學與中醫:張其成講讀<周易>》(修訂版)中的《易經》在各朝各代文人學者,沒有不讀的,也沒有不懂醫的。因為人類所要探索和解決的最大問題,莫過於生命的問題、生與死的問題。生命的本質到底是細胞、蛋白質、DNA,還是氣、精、神?揭開生命奧秘的到底是西方,還是東方?

假如說《周易》試圖從理念上告訴我們關於生命本質的各種可能性,讓我們從符號和寓言的角度感悟生命的大道,理解並戰勝時間,那么中醫也許在試圖給我們以更多操作平面的東西,它讓我們將自己的身體視作那無限的迷宮,去探尋自我能量的任何可能性,去挖掘它無限的創造性,直至人類重返那精神生命的家園。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人是什麼

第二章 回到遠古——探索生命的秘圈

第三章 氣——生命的原型

第四章 陰陽五行——生命的符號模型

第五章 藏象——生命內外同構

第六章 經絡——生命的圓形通道

第七章 病證——生命的異常之象

第八章 運氣——生命的預測

第九章 醫易會通的歷史

第十章 對醫易研究的反思

第十一章 中醫遇到“哈姆雷特”問題

附錄

後記

易學

學會六十四卦,沿著易道主幹,解密神奇易圖,最終必將對易學與中醫學之間的奇妙聯繫產生濃厚興趣。易學與中醫學,看是如此的風牛馬不相及,但是在《易經與中醫》一書中,兩者內在的聯繫絕妙地呈現在人們眼前。醫者,易也,醫易本互通。學醫不學易和學易不學醫,都是片面的、不足的。學醫而不學易的人,必定思路狹窄,不能從宇宙大道上把握人體生命的本質和規律;而只知易不知醫的人,必定滿足於玄學空談,不能解決具體問題,由於不能在身體上有所體證,因而對天地大道的把握也必定不夠深刻全面。只有將兩者統一起來,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彌補各自的不足,否則就會錯過一生珍貴的時光。

各朝各代文人學者,沒有不讀《易》的,也沒有不懂醫的。

假如說《周易》試圖從理念上告訴我們關於生命本質的各種可能性,讓我們從符號和寓言的角度感悟生命的大道,理解並戰勝時間,那么中醫也許在試圖給我們以更多操作平面的東西,它讓我們將自己的身體視作那無限的迷宮,去探尋自我能量的任何可能性,去挖掘它無限的創造性,直至人類重返那精神生命的家園。

易學、中醫是“交叉小徑花園”的寫照,這座花園“包含著過去和未來,甚至以某種方式囊括了星空”(博爾赫斯《交叉小徑的花園》),它們都在試圖征服生命、征服心靈、征服時間。靠一種迂迴的、隱晦的、直悟的方式,它們有著同樣的符號、同樣的模式、同樣的緣起、同樣的結束與開始,也同樣有著無限而循環的性質。它們具體而玄妙,實在而空靈…… 假如說易學試圖從理念上告訴我們關於生命本質的各種可能性,讓我們從符號和寓言的角度感悟生命的大道,理解並戰勝時間,那么中醫也許在試圖給我們以更多操作平面的東西,它讓我們將自己的身體視作那無限的迷宮,以內煉的藥物(元精元神)與外求的藥物(草木蟲石),去探尋自我生命能量的任何可能性,去挖掘它無限的創造性…

作者

張其成,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易學與科學委員會理事長,中國中醫藥文化研究會會長,北京易和書院院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總裁班、卓越領導班特聘教授,主編了中國第一部《易學大辭典》、第一部《易經套用大百科》以及第一本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哲學基礎》,被譽為“當代新易家”的傑出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