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農民大起義

明末農民大起義,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農民起義軍與明清軍隊進行的一場起義,近200萬農民革命大軍在黃河南北、長江上下十幾個省的遼闊地區,與明清地主階級軍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這次戰爭從明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王二起義開始,經過澠池之戰、洛陽之戰、襄陽之戰、成都之戰和山海關之戰,至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失敗,起義軍與明軍戰鬥17年,與清軍戰鬥14年,是中國歷史上歷次農民戰爭的最高發展和總結。

概述

明朝末年,各種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突出表現在農民與地主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
在腐朽的封建地主階級壓榨下,全國各地反抗鬥爭層出不窮,陝西地區成為農民起義的 中心地。 陝西長期以來是全國社會矛盾的焦點,明朝藩王對農民橫徵暴斂,農民生活比其他 地區更為困苦,階級矛盾尖銳。這一地區又是蒙、漢、回民雜居地區,是激烈的民族斗 爭場所,各族人民與明朝統治者矛盾很深。因此,陝西地區成為最早醞釀和爆發農民戰 爭的地區。在這種社會條件下,以陝西為中心,全國各地農民起義,士兵兵變,手工業 者罷礦不斷發生,為明末農民戰爭準備了必要條件。
天啟七年(1627年)三月,陝西大旱,澄城知縣張斗耀不顧饑民死活,仍然催逼賦 稅,敲骨吸髓地榨取農民。白水饑民王二聚集了數百個無法活命的農民進行鬥爭,他高 聲問大家:“誰敢殺死知縣?”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我敢殺。”於是王二率饑民衝進 縣城,殺死張斗耀,揭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
王二首義點燃了農民戰爭的星星之火,各地紛紛回響。天啟八年(1628年),陝西 府谷王嘉胤、漢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等領導饑民起義,張獻忠也在延安米脂起義,李 自成後來投入高迎祥軍中。這一時期最有影響的是王嘉胤義軍,他們曾經一度占領府谷, 稱王設官,建立了臨時性革命政權。但是,農民起義軍沒有統一指揮,各自為戰,而且 成份複雜,缺乏推翻明朝政權的明確目標,就全國範圍來看還處於戰略防禦態勢。
陝北起義震驚了明朝統治者,崇禎皇帝準備利用剿撫兼施的策略儘快平息農民起義, 三邊總督楊鶴執行以撫為主,以剿為輔的政策,企圖瓦解農民革命。在明軍剿撫兼施進 攻下,陝西戰場義軍除壯烈犧牲外,不少首領接受了朝廷招安,呈現出時降時叛的複雜 局面。為避開明軍主力,王嘉胤率軍入晉,起義中心轉移到山西。王嘉胤犧牲後,王自 用聯合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各部,號稱36營,在山西繼續戰鬥,農民起義軍由分散 狀態進入協同作戰階段。義軍勢力壯大,宣告了明朝招撫政策破產,主撫派楊鶴下台, 洪承疇繼任三邊總督,集中力量圍剿起義軍。王自用在崇禎六年(1633年)作戰犧牲, 起義軍在高迎祥領導下與明軍展開了激烈博斗,損失較大。為保存實力,起義軍從山西 轉入河南。崇禎六年(1633年)冬,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李自成等經澠池縣突破 黃河防線,轉移到明軍力量薄弱的豫西,展開了新的戰鬥。澠池突圍的勝利,不但使義 軍未被消滅,而且變被動為主動,對後來起義軍勢力壯大意義重大。
起義軍澠池突圍後,在豫楚川陝交界山區流動作戰,與明軍周鏇,明軍不得不分兵 把守要隘,窮於追剿,陷入戰線過長,兵力分散的困境。明將洪承疇為改變被動局面, 以重兵包圍起義中心地區,實施重點進攻,高迎祥義軍接連敗於確山、朱仙鎮(今河南 開封市西南)等地,連連受挫,被迫轉入西部山區。崇禎九年(1636年)夏,起義軍被 圍困在叢山之中長達3個月。高迎祥率部從陝西漢中突圍,遭到陝西巡撫孫傳庭埋伏, 被俘犧牲。
高迎祥犧牲後,起義軍逐漸形成為兩支勁旅,一支由張獻忠領導,活動在湖北、安 徽、河南一帶;另一支由李自成領導,活動在甘肅、寧夏、陝西一帶。崇禎十一年 (1638年),在洪承疇優勢兵力圍攻下,起義軍蒙受了很大損失。李自成兵敗梓潼,退 守岷州(今甘肅岷縣)、臨洮。張獻忠敗於南陽、麻城,最後投降了明軍,起義轉入低 潮。為保存起義軍力量,李自成率部進入河南,於崇禎十四年(1641年)一月攻占洛陽, 鎮壓了福王朱常洵。張獻忠經過一年休整,於崇禎十二年(1639年)五月再次起兵,在 羅山(今湖北竹山縣東南)殲滅明軍主力左良玉部,後轉入四川,在達州戰役中大獲 全勝,隨即兵進湖北,於崇禎十四年(1641年)二月攻陷襄陽,鎮壓了襄王。李自成、 張獻忠相繼攻占洛陽、襄陽,宣告了明朝圍剿政策的破產。
張獻忠、李自成兩支大軍相互應援,分別在川陝和河南戰場與明軍作戰。張獻忠於 崇禎十六年(1643年)五月攻下武昌,把楚王投入江中。張獻忠在武昌稱大西王,初步 建立了政權。次年,張獻忠帶兵入川,八月攻陷成都,在成都稱帝,改元大順,建立大 西政權。李自成從洛陽轉入湖廣作戰,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攻下襄陽,稱新順王, 初步建立了政權機構。此後連克承天府(今湖北鍾祥縣)、孝感、黃州(今湖北黃岡市) 等地,基本上摧毀了明朝在河南的精兵,“據河洛取天下”。李自成攻占襄陽後,在政 治上提出“均田免糧”口號爭取民眾,軍事上改變過去流動作戰戰術,派遣將領分守所 克城邑,嚴密軍事組織,建立各種軍事制度,把軍隊分為騎兵和步兵兩種,形成營隊兩 組編制,戰術上步騎配合,騎兵誘敵,步兵拒戰,然後騎兵包抄合圍。攻城時騎兵布圍, 步兵衝鋒,晝夜三番輪攻。這表明起義軍已由流動作戰階段進入陣地戰階段,已具備了 推翻明朝的實力。李自成確定了先取關中,繼取山西,後占北京的策略。崇禎十六年 (1643年)十月,李自成大軍攻克潼關,率10萬大軍圍殲明三邊總督孫傳庭,十一月起 義軍不戰而進入西安。崇禎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勢力進一步 壯大,把西安作為攻打北京的基地。然後,李自成親率大軍渡黃河進入山西,攻克太原, 沿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縣),從北面包圍了北京。另一路義軍由左營制將軍劉芳亮 率領,渡黃河攻克山西上黨(今山西長治市),分取真定(今河北正定縣)、保定,從 南面包圍北京。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從昌平圍攻北京,北京明軍不攻自潰,十九日李自 成率兵進城,崇禎帝在煤山自殺,明朝被推翻。
李自成進京後,面臨的形勢是如何消滅明朝殘餘勢力,其中力量最強的是盤踞在山 海關的寧遠總兵吳三桂,成為起義軍的心腹之患。出於對農民起義軍仇恨的地主階級本 性,吳三桂投降了清朝,與清軍聯合鎮壓起義軍。四月,李自成親率大軍攻打吳三桂, 在山海關激戰。在滿漢軍隊聯合進攻下,李自成失敗,撤回北京。二十九日匆忙稱帝, 建國大順,次日退出北京。
李自成撤出北京後,有計畫地實施戰略退卻,經山西平陽、韓城進入西安。清軍在 清順治元年(1644年)冬分兵兩路進攻西安,次年二月潼關失守,李自成從西安經襄陽 進入武昌,五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縣南九宮山遭到地主武裝襲擊,壯烈犧牲。順治三 年(1646年),清軍由陝南入川,攻打大西軍,張獻忠於次年七月撤離成都,北上與清 軍作戰,十一月犧牲在鳳凰山(今四川南溪縣北)。李自成、張獻忠犧牲後,農民軍余 部繼續堅持戰鬥,大順農民軍分為兩路,一路由郝搖旗、劉體純等領導,活動在洞庭湖 以東地區;另一路由李過、高一功領導,活動在洞庭湖以西地區。大西農民軍在孫可望、 李定國率領下轉入川貴,堅持抗清鬥爭。清軍集中兵力鎮壓義軍,李過病逝,高一功、 劉體純、郝搖旗等戰死,孫可望降清,李定國兵敗。到順治十五年(1658年),明末農 民軍餘部完全失敗。
明末農民起義軍和明清軍隊經過30餘年的反覆較量,推翻了明朝,打擊了清朝,在 中國農民戰爭史上譜寫了新篇章。 明末農民戰爭最典型的戰術是流動作戰,具有很大優越性,義軍時分時合,神出鬼 沒,使明軍疲於奔命。明軍雖然在數量上占優勢,但因督撫與武臣存在矛盾,軍政腐敗, 軍隊沒有戰鬥力,且分兵作戰,在具體戰役中往往只有起義軍的幾分之一或1A10,常常 失敗。
農民起義軍在戰略策略上運用恰當,澠池突圍完成了戰略轉移,後來從流動作戰 轉為陣地戰,避免了不利條件,變被動為主動。起義軍軍紀嚴明,戰鬥力較強,與明軍 形成鮮明對比。進入北京後,軍事首領滋長了腐化思想,軍隊紀律鬆弛,戰鬥力下降, 在明清軍隊進攻下功敗垂成。農民軍將士不怕犧牲,前仆後繼的革命精神,堅貞不屈的 革命氣節,都激勵著後人。

相關條目

歷史 起義 明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